APP下载

学术和纪实的完美结合
——评《小关风土录》

2019-01-08张阳普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关村民俗文化村落

张阳普

王全营、郅公林主编的《小关风土录》,是由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小关村数十位老人撰写的、记录乡村往事的著作。该书既有严谨的学术考证,又有可信的历史记录,是一部充满风土人情、故乡情结,记录历史轨迹,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是挽救本土历史文化,留住乡愁的出色范例。这部书有文字叙述,有图片说明,有碑文考证,有人物专访,有作者回忆。全书用大量的资料,真实、朴素、通俗地再现了小关村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和风情风貌,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这部书涵盖了古村落的地理位置、历史建筑,碑刻铭文,老街旧貌,近现代工商业经济、乡村医疗教育,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等方面。编者以极其浓厚的故乡情结、认真严肃的学者风范,把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村落展示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释放家乡情结,念怀故土村落。恋念家乡故土,这是编者撰写这部书的主导思想和真实情感。一个人从出生到走出生活过的山村,不管后来的人生轨迹如何变化,但故乡的情是永远割不断、忘不了的。它往往让人回味,让人感慨,总想让岁月留住那青春的时光,留下那家乡旧貌。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故乡的旧貌已发生很大变化,但编者对那里的山水故土记忆犹新。从小关村的古槐树到小关的关帝庙,从小关老君庙、龙王庙到牛王庙、马王庙,从茶庵天爷庙到赵寨老君庙,从明清一条街到大片四合院……作者叙述得有条不紊,使人读后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从记忆中的小关集市庙会到名吃小店,从交通到乡村教育,从医疗卫生到文化生活,从民风民俗到茶余饭后的民间故事,无不记录着乡音乡愁,无不呼唤着爱故乡、恋故土的情怀。

展示民俗文化,保住历史痕迹。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部落创造的或继承延续下来的民间风情文化,它是人们追求美好愿望,满足心理需求,使人开心快乐,让人敬畏服从的风俗习惯。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尽管许多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或即将绝迹,但曾参与过当年民间习俗的人,都会作为有趣的经历不时进行回味。小关村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诸如,初一五更祭关爷,正月初七灯笼会,正月十五“烧秦桧”等,还有许多婚丧嫁娶等民间风俗习惯。这些民俗,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有小关当地民俗文化的独具特色。有些民俗文化逐渐被现代文明代替了或者消失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不可能不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文字把这些曾经在小关风靡多年的民俗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认识它,也是有深远意义的。

回望历史脚印,记下难忘故事。小关村的历史是小关人创造的,也是小关人见证的,编撰本书的是土生土长的小关人,提供素材者也是地地道道的小关人,他们大都处在古稀或耄耋之年,不仅见证了小关当年的风貌,而且见证了小关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近代小关街市商业和手工业的辉煌与衰落,也看到了小关教育、医疗、民间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虽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但今天的小关是昨天小关的延续,要想真正了解小关,就必须知道小关过去的历史,回望走过的脚印,让当事人讲故事。这本书大量的篇幅是个体回忆,让见证人说话,譬如《我所知道的小关供销社》《我所经历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教育》,还有回顾集市庙会的、名医世家的、正月十六狂欢节的等,这些耳闻目睹的当事人的记述,就使得这本书真实而鲜活。每篇文章的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能传给后代,留给子孙,使小关的历史不断线、不流失,这种责任和担当也是令人敬佩的。

记载村落文化,留住风土印迹。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小村合大村,大村变乡镇,深山区的农民因当地政府搞旅游开发等原因,被搬迁到平地或与他村相合并,有许许多多地方特色的旧房屋被拆除了,古树被砍伐了,山路被改造了,村落文化自然就无声息地消失了,有些地方的地名来历和历史故事都无从查证,有些在历史上曾有过长时期辉煌的村落无从考证,这是生存在这里的人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为了发展经济,发展当地的旅游,有的地方搞名人效应、名史效应而去挖空心思,甚至于打人名、地名的官司。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全国或者说多数的乡村都能像小关村那样,关心自己村的历史文化,通过一代代当地当事人的回忆、座谈、调查、考证,再编撰成文字图片记录下来,那我们各地的历史文化都会有据可查,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和流就不可能形成历史的误解。该书主编能从参观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和古罗马的斗兽场及欧洲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中受到启发,认识到保护古文化的重要性,结合本村实际,组织数十位乡贤,共襄盛举,用文字图片记录下了小关发展的历史和遗存下来的风土文化,不能不说在全国也是一个范例,这种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主编利用自己的学识专长,考证和译注了本村遗存下来的大量碑文,解读了历史上的专用词语和典故以及大量的历史知识,这不仅为更轻松地阅读本书增加了兴趣,同时在阅读和欣赏中学到了古汉语知识和历史常识,这也是主编的一大贡献,更是这本书可读性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关村民俗文化村落
梦想在关村起航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立足实际科学统筹 党建引领精准帮扶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东梓关村体系化修复古建筑群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古韵新居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