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淇滨样板”,建设“五型”幸福村

2019-01-08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全域

李 杰

淇滨区是河南省鹤壁市主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335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全国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园林城区等称号。

近年来,淇滨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农业增产高效,农村乡风文明,农民增收致富,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汇聚乡村振兴之“智”,探寻乡村振兴之“路”。淇滨区充分利用东部平原、西部山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明确了“淇美诗意乡村、滨水田园小镇”总体定位,提出了2020年、2022年等4个阶段性目标,明确了特色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培育、乡村文化繁荣、生态优先发展等10大任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淇滨区立足实际、充分挖掘,着力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可游可宿、可看可体验的美丽乡村,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淇滨样板”。

二、下足乡村振兴之“功”,繁荣乡村振兴之“根”。发挥素有“北国漓江”之称的淇河最大优势生态环境,利用沿淇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深挖潜力,在西部山区大力发展旅游。同时,高度重视淇河开发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一是整体谋划高标准。以上峪乡、大河涧乡西部山区为重点,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了83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淇河为主线,以“休闲康养”为主题,以“全域旅游”为方向,科学构建了“一河五区六镇十园”整体布局,大力发展休闲娱乐、生态民宿、农业体验、健康养老、户外运动等产业,聚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5A级开放式景区。二是以点带面求突破。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在淇河上游、中游、下游确定了横岭小镇、桑园小镇、淇河生态区3个发展核心区,以此为引爆点带动整体提升。淇河生态区,诗经九岛、鹤苑、科普馆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靓丽名片。三是全域打造见实效。依托交通环线,积极推进廊道绿化,道路沿线布局景观小品,将核心景区串联成线,植入诗经等历史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景区吸引力,实现了农业向旅游业、农村向旅游景区、农民向旅游从业者、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四个转变”。

三、借好乡村振兴之“力”,提升乡村振兴之“效”。淇滨区东部两个平原乡镇距离主城区较近,特别是新规划的鹤壁东区上升为市级层面战略部署后,为借势借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一是做好城乡融合文章。聘请雄安新区设计单位,高标准规划了37平方公里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鹤壁东区。目前,总规划已完成编制,海绵城市、水系景观等13个专项规划正在同步编制。二是做好以城带乡文章。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目标,今年计划投资30亿元,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三是做好城乡互动文章。在鹤壁东区保留村庄外,以钜桥镇岗坡村为试点,依托火龙岗天然微地形景观,充分挖掘明朝兵部尚书王越文化,以政府引导方向、集体经济示范、社会资本管理、群众参与生产的模式,破解资源分散、社会治理等难题,规划建设了互动式农产品加工、高端民宿体验等项目,着力打造的有产业、有文化、有生态的综合性城市郊野公园已全面建成。

四、擦亮乡村振兴之“绿”,塑美乡村振兴之“形”。坚持绿色优先,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一是实施全域植绿行动。牢树大绿化、大生态理念,大力实施“全域植绿、绿满淇滨”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积极推进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和庭院花园化,着力增绿量、增容量、增效益。二是实施环境提升行动。在全市率先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环卫体系,实现了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积极推进沿淇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以沿淇区域为重点,大力推进道路交通、休闲广场等9大工程。三是实施淇河保护行动。坚持保护第一、恢复生态、适度开发、促进发展原则,实行区、乡、村三级河长制,常态化开展乱排乱放、乱捕乱捞、乱砍滥伐等综合整治,全面关停沿淇畜禽养殖企业,新建了一批污水处理站,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淇河。四是实施厕所革命行动。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无害化卫生标准,采取上级补一点、区里拨一点、乡里筹一点、村民出一点的模式,每个乡镇挑选3~5个村试点推行厕所革命。目前,2019年市下达户厕改造任务已提前完成,位居全市第一。五是实施清洁取暖行动。因地制宜制定技术路径和建设标准,试点推进超低温空气源热风机取暖、农村建筑能效提升等工程。

五、传承乡村振兴之“魂”,唱响乡村振兴之“歌”。将乡村振兴与“六城联创”、社会治理、幸福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一起抓,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实效。一抓乡风文明。深入挖掘桑文化、鹿文化、沬河文化、王越文化等资源,传承历史文化,留住最美乡愁。扎实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系列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孝善敬老优良传统,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二抓基层治理。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人员、职能、服务下沉,有效实现了“群众需要、网格做到”,社会治理迈上新水平,积极打造现代社会治理示范区。三抓幸福创建。全域启动幸福创建,实施组织先进村、乡风文明村、社会和谐村、环境美丽村、生活宜居村“五村联创”,建立科学验收标准体系,每年新创一批、淘汰一批、动态调整,总量保持不变,标准逐年提升,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抓党建引领。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充分运用“人的党建”理念,突出抓好农村带头人、基层党员、群众骨干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莅鹤调研及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会、鹤壁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召开后,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淇滨区委结合实际,精心谋划了“11853”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富裕型、兴旺型、花园型、和美型、活力型“五型”幸福村,打造乡村振兴“淇滨样板”。

“1”即1个总体目标。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全域幸福理念,全力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淇滨样板”。

“1”即1个总体布局。围绕“一体两翼五区”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体”,就是城乡一体、统筹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既抓城市带动、又抓农村主体,既抓沿淇美丽乡村示范带、又抓平原地区城乡融合,做到全面发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打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淇滨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振兴示范标杆。“两翼”,就是以主城区东西两侧涉农乡镇办事处为两翼,探索平原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打造平原美丽乡村示范带,探索山地丘陵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打造沿淇美丽乡村示范带,构建东西呼应、两翼齐飞新格局。“五区”,就是围绕“五型”幸福村目标要求,坚持区块先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坚持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各具特色,着力打造桑园小镇、金山滨水、东区龙岗、大赉近郊、横岭小镇五个示范区,努力形成多点支撑、遍地开花的繁荣盛景。

“8”即8大提升行动。实施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文化铸魂、乡村治理、深化改革、民生改善、强基固本、人才助力8大提升行动。

“5”即5项工作机制。即定期研判机制、示范带动机制、包村推进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督促检查机制。

“3”即3项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区领导任副组长的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对乡村振兴幸福乡村创建工作把方向、绘蓝图。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力度。狠抓作风转变。全区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抓好任务落实。各级各部门大力弘扬焦裕禄“三股劲”,倡树“五比五不比”工作导向,以作风转变推动幸福乡村建设目标任务落实。

猜你喜欢

全域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全域种植业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修武:美学元素构成百花齐放全域美
全域作战能力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旅游+”助推铜川全域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