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内麦366

2019-01-08汪仁全黄辉跃王相权荣飞雪王仕林杨杰智周海燕关淑仙陈新媛宋军杰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本苗内江白粉病

汪仁全,黄辉跃,王相权,荣飞雪,王仕林,杨杰智,周海燕,关淑仙,李 明,陈新媛,宋军杰,杨 彬

(1.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641000;2.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000;3.安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安岳642350)

内麦366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其母本为Balandal88,父本为自育新品系内4344(绵阳26/92R133)。2006年3月经人工授粉杂交配组,采用系谱选育法,经多年在四川内江和马尔康两地交叉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6005。

1 选育过程

内麦366于2006年3月,经人工授粉杂交组配,获得的种子在四川马尔康夏繁加代,F1表现优势强,F2在2007年四川内江正季育种圃中分离大、类型多,根据育种目标,选取矮秆、早熟、结实好、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128株,2007-2010年(F2-F5)进行系统选育,连续优中选优,2010年性状基本稳定,参加鉴定、品比试验,2012年秋参加四川省区试,2012-2013、2013-2014年度均达省区试要求,2014-2015年度达省区试生产试验要求,审定时定名为内麦366。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全生育期178d左右,春性早熟。株高85cm左右,较对照绵麦37高1~2cm。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旗叶下披,旗叶长宽中等;株型较紧凑。茎叶、穗蜡质较少。种子卵圆形,籽粒红色,半角质,饱满度一级,腹沟深,千粒重45.0g左右。穗长方形,穗长 11.0~13.0cm,小穗较密,小穗数20个,穗粒数48.4粒,短芒、颖壳白色,卵圆形;护颖茸毛少,椭圆形,方肩。抗倒性较强,耐旱、耐寒、耐湿性中等。

2.2 抗性表现

经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CINAU15鉴定,内麦366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2013年、2014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为高抗条锈病、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中抗赤霉病。

2.3 品质表现

2014年由四川荣县试点统一送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内麦366籽粒容重780g·L-1,粗蛋白质含量12.09%,湿面筋含量 22.8%,Zeleny沉降值26.0mL,面团稳定时间 1.0min。经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对内麦系列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检测,内麦366含5+10优质亚基。

2.4 产量表现

2012-2013年度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5426.55kg·hm-2,比对照绵麦 37 增产 3.7%;2013-2014年度续试,平均产量 5220.15 kg·hm-2,比对照绵麦 37 增产 12.2%;两年区试平均产量 5323.35kg·hm-2,比对照绵麦 37 增产7.72%,15点次中13个点次增产。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445.45kg·h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6.6%,6点试验全部增产。

3 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内麦366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麦区做净作、间套作种植。

播期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最佳播期为10月28日—11月5日。净作播种量150~225kg·hm-2,基本苗 240万~300 万株·hm-2;套作播种量 90~120kg·hm-2,基本苗 120~150 kg·hm-2,肥力低田块以高基本苗为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后期开展“一喷三防”,灌浆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促进小麦籽粒灌浆。在蜡熟末期(九成黄熟)抓晴好天气收获。

猜你喜欢

基本苗内江白粉病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
共同推动内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小麦播种密度对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