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闲爱打斗 蜂闲则分离
——谈自然分蜂的原因

2019-01-08蔡呈贵

中国蜂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势内勤哺育

蔡呈贵│文

信州区土蜂繁殖场

分蜂是蜂群繁衍生息的自然现象。好比人类分家立户一样。笔者对蜂群分蜂谈点个人看法:

一、分蜂的主要原因

蜂群内勤蜂过剩,外界有繁殖蜜源且温度适宜。当在流蜜初期,蜂王产卵未受蜜压脾的影响,大量的卵虫,加上采集蜂的辛勤劳动成果(花蜜),使内勤蜂分身乏术,忙得喘不过气:造脾、育儿、酿蜜,所以群内并无多少或者根本上没有空闲的内勤蜂。但当出现蜜压子时,蜂王无房产卵(从花蜜进房那刻开始减少),从而减轻哺育蜂的工作量,同时蜂蜜已大部分成熟封盖,酿蜜工作又减轻,而此刻在流蜜初期的大量子脾相继出房,加强了哺育蜂的阵容。而新蜂出房后的空房,被采集蜂先下手为强,装上蜂蜜,所以流蜜期子脾的中间位置也会出现蜂蜜,蜜足、子满、内勤蜂多,在这三大因素的促成下,蜂群内的无业内勤蜂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时期,如此,蜂群便出现分蜂行为,正因为“最丰盛”,所以这时期中蜂往往会出现多次分蜂。一般直至内勤蜂不足以看护好王台时才中止。

二、分蜂的主要季节

通常出现在春(秋)繁后期。春(秋)繁经复壮发展后,蜂群已经焕然一新,此时外界气温已趋稳定的适宜温度,巢内无需大量工蜂参与保温工作,内勤蜂既无虫可育又没蜜可酿,外界有可供繁殖的零星蜜源,干什么去好呢?还是搞分蜂吧!所以,总的说来,外界有可供繁殖的零星蜜源和适宜的温度,蜜蜂才会分蜂,不然没蜜源,蜜蜂分蜂后无法发展,分后只有死路一条,或者气温寒冷(炎热),分蜂后也不能繁殖,只能在保温(散热)中等灭亡,这两种情况下,蜜蜂是决不分蜂自寻死路的。

三、分蜂的其他因素

1.分蜂与蜂王产卵力有关

蜂王日产卵量少的蜂群,则在分蜂季节分蜂热形成时群势往往还不够强大,群内的内勤蜂就有较多无业的了。因为蜂王产卵,蜜蜂就加紧造脾,产卵厉害的蜂王往往脾还没加高就产上卵了,所以新造的脾下面是“刀口”,但是如果蜂王产卵跟不上造脾,蜂群马上就停止造子脾,这时新造的脾下面就是“木口”。子脾是向下向左右造,蜜脾是向上翻的,不造子脾了,蜜脾就只能加高了,这样日产卵少的蜂群,造的脾张数不是很多时就停止了,同时造成哺育工作量少了,需要的哺育蜂少了。蜜房因为不是很多也容易装满,如此当“无业”的内勤蜂队伍壮大到一定数量时,便主宰了蜂群的行为:造台、育王、分蜂。所以不同的蜂王处于同一环境同一蜂场分蜂时的群势有大有小,这样导致有的蜂种的确很难养成强群,主要是因为蜂王的产卵力跟不上蜂群的造脾能力。

2.分蜂群势与地理经纬度有关

这是众所周知,很明显这就与各地气温不同有关联,南方比北方要热,因此,南方群势不大就要分了,而北方群势分蜂时普遍大于南方。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中蜂长期与大自然斗争形成的本能,北方群势过小,肯定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虽然工蜂一般活不过一年,但是长期进化已经使蜜蜂形成了这个适应大自然的本能;二是南方气温普遍高,尤其是夏天长,高温繁殖的蜜蜂寿命明显要短,这样,蜂王繁殖力即使一样,但因为成蜂死得快,所以群势也大不起来。不过,不管南方或北方,分蜂时一定会出现一定数量的无业内勤工蜂。

3.分蜂与人为干扰有关

当扣王时间过长,巢内会出现台基或改造王台,这个恰好粉碎“蜂王物质”被大量工蜂稀释产生分蜂热之说,这是因为蜂王长时间不产卵,使原来的内勤蜂劳动力被解放,加上扣王期间新蜂的出房,加强了内勤蜂的力量,随之如上所述。有蜂农在大流蜜时扣王实行无虫化采蜜,结果当箱内全是蜜脾时,蜂群不见了!原来是所有蜜蜂没事做了,工蜂采蜜无处放,蜂王无处产卵,哺育蜂无子可育,留下来只有等灭亡了,怎么办?逃!因为没有子脾,所以本该分蜂的变成了飞逃,分蜂时子脾越多留下来的蜂就越多。

有道是:鸡闲爱打斗,蜂闲则分离。无业内勤工蜂是分蜂的主谋。

猜你喜欢

群势内勤哺育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捕头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捕头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派出所内勤工作应知应会二三事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老鼠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