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化康复训练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019-01-07孙永峰

关键词:股骨颈肌力康复训练

孙永峰

(于都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江西 赣州 342300)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临床研究发现,由于股骨颈骨折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同时受到手术麻醉、镇痛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肌力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1]。为了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本文就量化康复训练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展开了下述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7~79岁,平均(63.87±5.65)岁;观察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39~80岁,平均(63.12±5.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施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量化康复训练:(1)术后第1 d~第2 d,指导患者开展咳嗽、深呼吸等肺功能训练,5 min/次,2次/d。(2)术后3 d开展股四头肌收缩锻炼,5 min/次,3次/d。(3)术后4~7 d开展肌力增强训练,同时继续上一阶段锻炼,患者取平卧位,腿部肌肉紧绷,缓慢抬高20 cm,再逐渐放下,5 min/次,3次/d。(4)术后7~14 d开展股前肌、股后肌强化训练,同时继续保持上阶段锻炼,5组/d。(5)术后14 d~第4周,锻炼关节主动屈伸性,同时保持上阶段训练,达到屈伸最大角度后保持30 s,5 min/次,4次/d。(6)术后4周~术后3个月开展肌力增强训练,包括股后肌训练和股前肌训练,5 min/次,4次/d。(5)院外延伸锻炼,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开展量化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以Harris(髋关节评分)为标准[2]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疼痛(0~44分)、步态(0~33分)、功能活动(0~13分)、畸形(0~5分)、活动度(0~5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恢复效果越好。(2)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术后4个月观察组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髋关节功能评分 t P术后1 d 术后4个月观察组 26 33.28±6.74 75.43±5.16 25.320 0.000对照组 26 32.79±6.85 67.41±5.75 19.738 0.000 t 0.260 5.293 P 0.398 0.000

3 讨 论

本组研究证实,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说明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方案可有效防控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治护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应用量化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因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肌力康复训练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