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探析

2019-01-07魏妍妍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茶道饮茶

魏妍妍

(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天津 300410)

茶源自中国,历经漫长发展,茶已不单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其超然物外、谦和淡泊的深厚内涵深受文人青睐,并成为众多文学作品中的“常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茶文化逐步流入西方,并出现在众多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之中。由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在英美文学作品拜读中,要从“文化理解”的视域下深入解读茶事活动,明晰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文化精神,以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1 茶文化对英语语言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西方国家首次接触“茶”这一概念,始于16世纪传教士克鲁兹所著的《中国志》,该书提及:“若有人造访某个体面人家,那习惯的作法是向客人献上一种茶(Cha)的饮品”。至今,葡萄牙人仍将该饮品发音称为Cha,此乃西方国家首次接触中国的“茶”文化。随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基督远征中国史》中记录了中国的茶道习俗,该书风靡欧洲,大规模地向欧洲各国传播了茶文化。随着荷兰将茶叶实体输送至欧洲各国,真正意义上催生了绮丽多姿的西方茶文化,17世纪,荷兰人凭借航海优势,将茶从厦门输送至印尼爪哇,并转运到欧洲各国,到17世纪中叶,茶叶已在荷兰、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各国风靡开来,并成为英国皇室的必需品。

茶的风靡促进了西方茶文化的发展,更推动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众多文学家试图从茶文化中挖掘素材,汲取灵感,以创造出多元融合、独具匠心的文学风格。在世界文化宝库中,英语语言文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英语语言文学不仅可以深度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还有助于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深度融合。细数英语语言文学发展史,最为突出的当属英美两国文学,而茶文化凭借其深厚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文学大家的喜爱,并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对象,寄托了创作者无限的情思与无尽的精神追求。

虽然,英美两国的茶文化均源自中国,但文化理念却大相径庭。就饮茶习惯而言,国人饮茶讲究“清”,即环境清幽、口味清淡,以彰显品茶者谦虚而低调的品质;而英国人则不然,其饮茶强调“厚”,味道越浓郁、口味越厚重的茶叶越受大众青睐,不仅如此,英国人对于饮茶环境也有独特要求,所布设环境必须复古而高雅、奢华而高贵,这种独特的要求也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关于茶文化的语言文学作品通常爱憎分明、情感丰富;在美国,快节奏的生活使当地人们压力甚大,而喝茶无疑是缓解疲劳、提神醒脑的第一选择,与中国、英国强调修身养性的茶文化不同,美国茶文化关注便捷与高效,可见,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甚远,在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剖析时,势必需要充分了解创作背景与意图,结合当地茶文化特点具体研究。

2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分析

2.1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茶事活动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乃形而上的艺术,而茶文化则是热气腾腾的生活。在现实中,总是先有饮茶习俗,才有反映该习俗的语言文学作品。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茶文化以丰富的活动形式蕴涵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童话等多重作品中。其中,诗歌体裁有埃德蒙·沃勒所著的《论茶》、纳尔姆·泰特所创作的《灵丹妙药》;散文中享誉盛名的有约翰·普里斯特利的《大众化价格》、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小说体裁中有凯瑟琳·曼斯费的《游园茶会》、《一杯茶》等;戏剧作品中有弗朗哥·泽菲雷里的《与墨索里尼的女儿喝茶》;童话文学中有朱迪斯·克尔的《老虎来喝下午茶》等。值得一提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散文《泡一杯好茶》中,较为全面地记载了饮茶的目的、方式,细究之下,甚至能够发现不少中国茶文化的“身影”。而在诗歌作品中,彼得·莫妥的《赞茶诗》、纳厄姆·泰特的《灵丹妙药》、乔治·拜伦的《唐璜》等都有对茶文化活动的描写与赞美,在诗人眼中,“茶”被视为“中国泪水”。以上仅为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还有更多并非以茶为主题,但却多处涉及茶文化的英语语言文学作品,如大文豪狄更斯的《匹克威客外传》,文中描摹“茶”的场景多达86次,多处以茶烘托氛围、刻画人物;作家萨克雷在小说《潘登尼斯》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饮茶习俗。可见,茶文化活动不仅是独特的文化元素,更是文学作品创作与描述过程的重要素材,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2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内涵

随着茶的传播,英语语言文学中所彰显的茶文化内涵愈加丰富。一方面,不少作品折射了西方茶文化中凝结的药用价值。茶最初是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为西方国家所知,因此,很多文学作品也展现了茶文化的这一内涵。在纳厄姆.泰勒所创作的诗歌《灵丹妙药》中,作者不遗余力地赞颂茶对身体的健康意义,并将其称为“健康之饮”、“灵魂之饮”,诗歌以丰富的想象与浪漫主义的神话传说凸显了茶的药用功效;作家彼得·莫妥在《赞茶诗》中,也大力赞颂茶乃甘露与缪斯,是自然馈赠的财富与令人愉悦的药物,是健康的承诺,如初恋般美好。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还展露了茶文化的“静雅”情趣。很多西方国家将饮茶时间固定在下午4点到5点,并称之为“下午茶”时间,以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而这种“静雅”、“恬适”也体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在乔治·吉辛所著散文《四季随笔》中如此写道:“每天最快乐的时光,无疑是下午茶时间……红茶的香味悠悠然飘进了书房,我放下书本,走向了客厅……管家走进来了,她端了茶盘与果盘,肃穆中带有几分微笑,看起来心头暖暖的。”英国作家约翰.普利斯特里在《为乏味的客人辩护》中也有描述:“黄昏时分,我点燃了炉火,拿出茶叶与点心。温暖的炉火映照在你我的脸上,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舒适。”从作品中所蕴含的茶文化内涵可知,英语语言文学不仅体现了欧洲文化特色,还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文化,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逐步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艺术。

2.3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茶道精神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不仅体现在丰富的茶事活动描摹与多元的茶文化内涵方面,还体现在茶道精神的表达与传播。在众多文学家匠心独运地创作下,英语语言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得茶道精神得以集中诠释,特别意境与留白的运用见微知著,使读者以全新思维审视和欣赏作品的同时,深度理解茶道的境界。具体而言,可从通感性、画面感等方面解析二者的微妙联系。其一,通感性。在庞德的代表作品《在地铁车站》中,诗人将微妙的情感幻化为文字跃然纸上,其追求茶道的四字箴言——“少则多言”、“茶禅一味”,以简洁却深刻的通感表现手法,给予读者甘甜而淡雅的层次感与画面感。其二,视觉感。卡明斯在所著《孤(寂)》中摒弃了传统作品的语言行文要求,将简短的词拆开并以垂直方式排列,以意象将树叶飘零的视觉画面与视觉感受有机结合,直观上第一感觉犹如—片孤寂飘零的树叶在茶具的水中翻滚一般,令人心生敬意,诗尾处树叶终落于大地,平躺在尘土之上,这片孤寂的树叶在茶道中恰似叶片在壶中、杯中之情境,叶片在沸水中上下浮动,茶的香、茶水的清、茶烟的萦绕使读者在视觉观赏中体会声音与文字所无法传达的“弦外之音”——沉浮即人生,一茶即世界。

3 结语

一言以蔽之,西方文化深受茶文化的影响,这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大有“踪迹”可寻。一方面,茶文化为英语语言文学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加持”也成就了熠熠生辉的西方茶文化。可见,茶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茶道饮茶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Great Adaptation to A Great Work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茶道六百年》
Journey to seek the meaning of life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