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研究

2019-01-07孟繁钢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色政治思想

孟繁钢

(北华大学,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十分剧烈的变化,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形式、教育技术等都提出了更大的标准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为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纲领。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的核心内涵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意识形态和社会阶级性质的教育内容,在教育体系中居于战略性、方向性、导向性的重要地位。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先后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突围方向”,常见的模式比如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的“融入性”包括这样几个核心的内涵: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入性关怀

区别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教育本身是以何者为中心,就看教育本身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的目标。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以应试为中心”曾经一度占据了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学生的思想教育一度陷入了“灌输论”的境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重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命题,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的主张上它提倡“以人民为中心”,即“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地位至上,实现每个人民自由全面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的核心价值导向。

1.2 “以大众化需求”为导向的融入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性更为强调和突出“大学生的大众化需求”,即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一味追求从理论出发、从课本出发、从课程出发、从课堂出发,而是从马克思所讲的“实践哲学”出发,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出发而开展教学设计,尤其是注重对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教育需求下进行针对性回应。尤其是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以大众化需求为导向的融入渠道也越来越呈现出“教育者的平民化”取向、“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取向、“教育内容的现实化”取向、“教育方法的人性化”等特点。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的路径建议

从人类教育史发展历程来看,任何教育理论本身往往是灰白的,只有将这些理论嵌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才能使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于“融入性”的理念内涵有效地把握住了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实践的具体实际,构成了未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路径。

2.1 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意义上之所以走向“失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从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课程知识和思想回应。从而,衍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提出“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能跟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个体既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未来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开展相关思想教育活动时应该“让大学生用大学生的语言、用大学生的口气、大学生的风格、大学生的精气神、大学生的需求,讲好大学生们自己的故事”。

2.2 融入大学生的热点关切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渠道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有自己的基本认知,同时实际上也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于“生活实践第一”的主张出发设计相关策略的,他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就传统思政课堂而言,教师往往采用一种灌输式的讲解方式,导致不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少参与感,久而久之也会对思政类相关知识产生抵触心理。新媒体给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的契机,学生因此提升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融入性”思想提出了诸如“实践育人法”和“榜样示范法”、“实干兴邦法”等具体的生活化德育策略,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德育供给侧改革的工具箱。因此,从学生课余课外一些关切的热点问题入手回应其思想教育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融入性渠道。

2.3 融入大学生的虚拟交际网络时空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在社会交往层面呈现出来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网络交际”,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的虚拟现实交际网络已经成为“人的数字化生存”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融入这些交际空间中去。“放下镰刀,拿起鼠标”、“网络群众路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成为一种历史现象。在这方面,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虚拟交际时空,可以尝试在德育教师群体与大学生之间构建起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互动社区和平台。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师生交流、答辩平台类似于课余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辅导社区,这一业余社区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提高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具有重要的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答辩平台的构建需要明确分类、科学合理、层次明显,满足大学生不同属性的需求。例如,这些专题网络社区可以分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向大学生们提供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可以分为社会实践针对性很强的就业辅导、创业辅导、课题研究、社会实习、学术交流、心理咨询、贫困生救助、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内容。

2.4 融入大学生的社区组织

在社会学领域,“社区”一般也被人称为“共同体”,代表着一种血缘、地缘、趣缘、业缘等在一定空间内的排列组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性、有效性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了大学生的社区。在这里,按照习近平的设想,从注重“家风”建设,到“家国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机制。为了实现这种融入性,例如我们可以建立起基于新媒体的、定期召开的“教师——家长联谊会或者教师——家长对话会”,就大学生们在学校、在家庭中遇到的一些苗头性的、具有潜在风险的教育话题和趋势进行研讨,并就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对大学生的监管、服务进行探讨,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公共理性的培养。

3 结语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理论,外在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发生变化,这就是教育创新的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关于“融入性”的主张便是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需求而进行的教育理论创新,这种理论上的创新需要围绕着大学生关于德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展开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并最终反映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终极价值旨归上。习近平新时代德育理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具体实际出发,及时、直接地回应了这一时代的教育实践关切,展现出了一种宝贵的理论品质和理论勇气。

猜你喜欢

特色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