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9-01-07李金艳钱艳红张向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效能乳腺癌疾病

李金艳 钱艳红 盖 超 张向苹*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成年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转变等原因,乳腺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即使我国是世界上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但是每年却有高达16.9万的妇女诊断为乳腺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乳腺癌患病人数的国家[1]。乳腺癌患者在承受疾病带来躯体痛苦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后,乳房的缺失,疾病的预后情况,都会直接导致患者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期的抑郁、焦虑又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现代研究发现癌细胞在身体免疫功能增强时会被抑制生长,甚至可以被清除,但是当患者免疫力下降,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增快,容易发生转移[2]。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自我效能这一命题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第一次提出后,医学领域就兴起了自我效能对疾病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研究显示提高乳腺癌患者免疫力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可以认为乳腺癌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早期康复、预防复发的重要内在因素。要实现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医护人员在干预的时候以心理学为基础,引导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积极的心态,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应对状态。而本研究在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法治疗乳腺癌患者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2.0±2.3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0.0±1.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大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首次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并行改良根治术;②能理解调查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③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既往无精神病史、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以及本人不知晓病情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讲述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手术治疗及预后相关方面的知识与护理,使患者对乳腺癌患者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包括:①自我认知:告知患者乳腺癌一旦被早期发现,则通过手术治愈的成功率很高,并且易于康复,并讲解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与积极的情绪之间的关系,倾听患者关于疾病的不适,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分析处理疾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减轻和消除患者因为害怕手术和治疗周期漫长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并且提供宣泄途径,给予一定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重树信心:通过视频播放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向患者讲解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列举以往成功病例的预后生活照片和进行文字描述,观看励志片,推荐阅读正能量书籍,使患者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③支持心理干预:建立患者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患者家属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亲友要多和患者交流并且积极给予精神支持,使患者有战胜疾病勇气,并积极配合治疗。④行为训练:主要通过讲座进行和音乐疗法进行,指导呼吸功能训练,让患者聆听音乐,以减少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关注,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⑤感恩笔记:鼓励患者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长期重温和回味,让患者能心存感恩,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干预时间:从患者入院时即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术前干预2次,每周2~3次,每次40~60 min,出院后则主要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进行延续心理干预,每周进行1次,每次20~30 min。

1.3 判定标准: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采用王才康等翻译编制的由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SCHWARZER等编制的自我效能感量表,此表只有1个维度,共10个项目,总分40分,采用Likert 4级评分系统,从1分(完全不符合)到4分(完全符合),分值高低与自我效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30.65±1.75),观察组得分为(38.16±1.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够完成特定领域任务所具有的一种自信心程度[3],主要体现在选择过程、认知过程、情感方面和动机方面,每个人行为和选择环境的方式方法,行为的失败与成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仅如此,每个人的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其动机与目的,而人们的动机性目的的强弱,行动力都会受到个人的情感影响。与此同时,个人在面对某一件事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激情绪状态,都是会受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的。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4-6],乳腺癌患者的核心心理障碍主要是焦虑和抑郁,患者长期在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下,时间久了会慢性神经行为压力和机体的慢性炎症过程,而这又能直接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与此同时,还能加重肿瘤患者的心理应激障碍,进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内环境的稳态失去平衡,机体内多种免疫细胞(主要有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分泌水平和细胞活性受到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乳腺癌癌细胞则容易生长和转移,而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则主要通过调节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以及细胞因子(CK细胞)的蛋白量的表达发挥作用从而发挥作用。

积极心理干预能够引导患者认清自己的不良情绪,并用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并能尝试改变和消除这种心理应激障碍,能与医护人员及亲属和朋友保持有效沟通,正视健康、珍爱生命,逐步发掘自身的正向潜能,激发其满足感、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使乳腺癌患者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并战胜疾病。因此在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中,注重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通过讲座、播放视频、访谈、情感交流方法等,达到增强患者对抗疾病信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行为效率,同时,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愈强烈,距离所达到的目标值愈近,患者就会越加努力去完成其所从事的活动,并且能够维持的时间也更长。因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以矫正患者对乳腺癌不正确的认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这对疾病的预后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自我效能感,从而抑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本研究干预没有持续追踪评价长期效果,对于患者的感恩笔记、行为训练是否坚持也不能长期追踪,与患者随访仅限于微信和电话沟通,因此,患者出院后,除了患者保持联系,定期随访外,还应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癌症公益组织和社区医疗机构等的作用,提高社会对于乳腺癌患者这一群体的关注,提高对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猜你喜欢

效能乳腺癌疾病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