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原创图画书指导策略

2019-01-06郑洁李晓京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图文图画书亲子

郑洁 李晓京

摘 要:图画书即“画出来的书”,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家长的推崇。家长和孩子一起创编故事、设计排版、亲手制作,共同完成一本原创图画书,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艺术理解力、语言表达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会为幼儿埋下希望的种子,为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关键词:幼儿;图画书

那么,如何梳理幼儿天马行空的凌乱表述?如何把握幼儿创编故事情节的节奏?如何对幼儿的初始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如何合理設置图、文的关系及比重?如何选择恰当的形式整体设计?如何发挥细节的助力作用……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家长个性化的专业指导。通过三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亲子原创图画书的三条指导策略,发挥了很好效果。

一、确立故事主题

主题是图画书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它关涉到幼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和艺术创作灵感。亲子图画书创作的主题需要符合“三个源自”:

(一)源自幼儿意愿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主题拟定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充分的引导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求,体会孩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再确立故事的主题。

(二)源自幼儿生活

家庭成员间的琐事、生活中的小事件、孩子与同伴间的游戏等等都可成为故事的主题,这就需要家长多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捕捉灵感。例如:小二班韩佩璇小朋友怕黑,爸爸带着孩子与音乐小兔捉迷藏、玩手影游戏、看露天电影……在韩佩璇家庭的亲子图画书创作把自己从最初对黑夜的恐惧,到在爸爸的陪伴下克服恐惧、享受黑夜游戏的快乐娓娓道来,最终创作出以“克服对黑夜的惧怕,鼓励孩子养成坚强勇敢的良好品格”为主题的《黑,你好!》。

(三)源自幼儿需求

主题的设定要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相结合,让孩子在创编与分享中获得认知、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提升。大班卢玥伊小朋友家庭创作中,我让家长更多去发现孩子生活中的兴趣点,关注孩子乐于动手体验、乐于与同伴分享的事情,感受孩子的情感体验……最终,卢玥伊在父母的陪伴下以“小豆苗成长记”为主题,将自己培育小豆苗的经历编写成原创图画书——《丸子妞与小豆苗》,并在原创绘本剧场中与大人同台演出。

二、撰写故事文本

故事文本是图画书的蓝本。确立主题后,家长需采用启发式谈话、针对性观察、游戏式交流等方式记录、收集文字资料,并对孩子的初始语言进行简洁梳理及艺术性加工,形成丰富、形象、生动的图画书语言,最终完成的故事蓝本要达到“三个呈现”:

(一)呈现幼儿思想

亲子原创图画书是以幼儿的思想为灵魂,家长要深入感受孩子的情感,精准提炼孩子传递的思想。例如:在《萌小妹》的故事创编中,孩子想将与小伙伴的日常交往事件制成图画书,但这些零散的片段就如同散落的珍珠。于是家长通过深入引导,在每一个小事件叙述中,都加入了孩子要对朋友说的话,把幼儿的思想完整呈现。

(二)呈现曲折情节

在收集素材时,孩子的语言往往是凌乱的,他们或是描述自己的想法,或是叙述事件的经过,缺少生动的情节。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把控故事的情节设置,我以图画书《幸运的内德》为范本,带领家长进行故事仿编,一个个“真倒霉”、“真幸运”的曲折情节应运而生。

(三)呈现独特的叙述形式

图画书文本内容可以是直接叙述、也可以间接叙述;可以是顺序、也可以是倒叙;可以是平叙、也可以是插叙。不管哪种方法都要让孩子听得懂,形成文本后要读给孩子听,再调整完善并进行艺术加工,用孩子乐于接受的叙述方法定稿。

三、选择艺术形式

为了使原创图画书更具艺术感染力,应该结合图画书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选择适宜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支持”:

(一)支持图文交互

培利·诺德曼指出:“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所以处理好图画书的图文关系尤为重要。如:图文排版能否引发孩子阅读兴趣,图文互补情况能否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能否将相互呼应的图文一一对应等。家长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对图文进行不断调整,达成内在的一致性。

(二)支持艺术渲染

图画书中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带给孩子丰富的审美体验,家长要引领幼儿尝试运用粘贴、拓印、绘画、洞洞、立体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图画书的教育价值。如:在亲子原创图画书《不想长大的鸡蛋哥哥》中,家长运用粘贴蛋壳碎片、毛线碎等方式,展现了披着蛋壳不肯长大的鸡蛋哥哥、毛茸茸的鸡蛋妹妹等的形象,用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故事更具生命力。

(三)支持细节助力

经典图画书都少不了吸引读者的细节,创作图画书时要重视对细节的艺术处理。首先——突出文字的艺术表现,在设计文字的排版时,字体的大小、颜色、排列方式、位置等都要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力求在阅读的瞬间赢得孩子的喜爱。其次——关注各部分的前后呼应,图画书中封面、封底、书名页、故事主体和环衬等各部分,应具有前后呼应的设计风格,例如:中班于扬浩轩的《蓝色的星期天》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呼吁家长“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成长。”在图画书前衬的设计上便以一个张大大的日历作为引入点:“七月十四日,星期日,宜:出行。”为家长带孩子度过蓝色星期天的故事主体埋下了伏笔,而在后衬的设计上又以星期一的日历为故事画下圆满的句号。再次——丰富图画的展现功能,图画书中的主体形象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画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因此,图画的设计要具有讲述功能、感染功能、启发功能,使孩子在观察与发现中,引发思考和想象,体验成功与快乐。

最终借助亲子图画书的创作,我们搭建了亲子陪伴的平台,实现了“从做一本书开始,爱上阅读!”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图文图画书亲子
图画书
画与理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花是一本图画书
图文配
图文配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