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茨瓦纳遭遇干旱,超百头大象死亡,疑似爆发炭疽病

2019-01-06

海外星云 2019年21期
关键词:炭疽博茨瓦纳纳米比亚

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的死象遗骸,死因或为感染炭疽病毒

2019年10月24日有报道称,博茨瓦纳政府在记者会上表示,由于严重干旱,该国乔贝国家公园,在过去两个月,有超过100头大象死亡。相关部门的研究显示,炭疽病毒是象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博茨瓦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也指出,进入10月以来,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国家正遭受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持续干旱使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原植物枯萎,蓄水坑干涸,象群在食草的同时也误食了大量尘土,导致细菌和病毒进入体内。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紧急焚烧了死象尸体,防止病毒在其他动物中进一步传播。非洲有1/3(约16万头)大象生活在博茨瓦纳。自2015年以来,南部非洲连年的干旱对象群造成的生存危害,仅次于盗猎。

南部非洲持续干旱严重威胁到动物的生存,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条件

阴云不散

炭疽病(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可长期存在的疾病,其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都是一定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一般在动物中传播,人进入疫源地时才会被感染,编者注),但通常它不易传播。每年有数十万人和动物因感染炭疽病原而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皮损处有黑痂形成,水肿等等。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染,人类中等敏感,多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还多见于屠宰、皮毛加工等人员密集的城镇,偶尔也暴发于城市。目前,常见的病发地区有南美洲、非洲和中南亚,呈地方性流行。

博茨瓦纳,位于南部非洲,刚好处于上述区域中。而炭疽病最近几年一直在该国和邻国间此起披伏的爆发。

与博茨瓦纳相邻的纳米比亚,之前也发生类似事件。位于纳米比亚东北部较偏远的巴布瓦塔国家公园,地处安哥拉和博茨瓦纳之间,2017年10月1日,该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园区内的河马出现异常情况,随后的一周内,有超过100头河马离奇死亡,浮在河中的河马尸体肚皮向上、四肢伸直,死状诡异。当时,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它们的死因可能是感染炭疽病。据纳米比亚环境与旅游部的人员介绍,“纳米比亚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研究人员认为,大象误食带有炭疽病原的植物,是死亡的原因之一

巴布瓦塔国家公园约有1300多头河马,奥卡万戈河的死亡事件至今无确切说法

2017年10月,纳米比亚奥卡万戈河,管理人员统计共发现109具河马尸体

而巴布瓦塔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以前在纳米比亚也曾爆发过疫情,但只有一对河马和大象因此而死亡。“这是我们以前发生过的情况。”他还说疫情爆发,“主要发生在河水水位降低的时候。”

虽然有很多猜测说动物可能是死于炭疽病,但确切死因当局仍在调查中。

接踵而至

博茨瓦纳的大象死亡事件尚未平息,2019年11月又传出坦桑尼亚蒙杜利爆发了严重的炭疽病,初步估计,已经有近90只羚羊和15只瞪羚在塞雷拉地区因此病死亡。

报道称,蒙杜利市专员伊德·吉曼塔在向阿鲁沙省安全委员会的汇报中确认道,已经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因炭疽病死亡的羚羊尸体,而实际破坏情况很可能会更糟糕。

吉曼塔说道:“羚羊属于群体性野生动物,它们迁移速度快、范围广,这极有可能会造成更多的羚羊感染疾病,政府部门必须马上对蒙杜利附近的国家公园进行清点和盘查,包括马亚拉湖区、塔兰吉雷和恩戈罗恩戈罗。科学家已经对死亡动物的尸体进行了病理分析,确认这些羚羊是由于感染了炭疽病而死。”

蒙杜利市畜牧业官员萨卢姆·奥玛称,炭疽病对于动物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目前已发现的因此病死亡的牛、羊和山羊数量达到165只。

奥玛说道:“我们已经在给饲养家畜进行疫苗接种,来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人们必须拒绝食用因炭疽病死亡的牲畜,也不要过于接近炭疽病携带体。”

人类无能为力?

事实上,炭疽病菌并非近年来才出现,它的历史久远令人惊讶。中国古典文献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曾爆发过疑似炭疽疫情。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曾经对大约公元前一世纪爆发于欧洲的疑似炭疽疫情进行了描述,“它通过动物的血管进行传播,并造成肌肉萎缩,最终导致骨骼分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病菌早在古埃及法老王时期就已存在。奇怪的是,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曾经遭遇过炭疽疫情。由于炭疽病发展特别迅速,常在发病后几日内导致死亡,因此被感染的动物发病后很难远离感染源和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意味着炭疽疫情通常爆发于局部地区。

虽然偷猎行为难以得到根本遏制,但在博茨瓦纳的国家公园保护下,该国野生大象数量从1991年的5.5万头升至目前的约16万头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科学家马丁·休·琼斯认为,炭疽杆菌可能最初起源于非洲。在非洲南部某些地区,土壤样本中的炭疽杆菌的基因多性样非常高,这一现象可以很好地证明炭疽杆菌最初出现于非洲。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科学家塔里玛·佩尔森曾经在南非开展炭疽病研究。佩尔森介绍说,历史上,该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大型食草动物,而这些大型食草动物最容易被炭疽杆菌感染。它们迁徙到南部非洲其它地区,因此从理论上讲炭疽杆菌会随它们一起传播到各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佩尔森表示,“我们对炭疽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不同种类的炭疽杆菌局部化传播程度很高。”研究人员最初对此非常困惑。不过,后来他们考虑到炭疽病发病特别快,致死率高,被感染的宿主很快死亡,因此这种病菌传播局部化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雖然病原体通常依赖于宿主进行传播,但是感染炭疽杆菌的宿主还没来得及远行就已发病死亡。因此,让人“谈之色变”炭疽病,通常只是一个高度局部化的难题,只要处置得当,事态还是可控,至少现在看来在南部非洲是这样的。(综合自网络)(编辑/柏舍)

猜你喜欢

炭疽博茨瓦纳纳米比亚
炭疽病的防控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巨型钻石
博茨瓦纳——诗人的国度
警惕!炭疽疫情来了
纳米比亚大挑战
纳米比亚小号手
纳米比亚严查“酒后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