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与探索
——以《概论》课“三进”“六演化”为例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概论马克思主义特色

杨 舟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现状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作为一种信仰,产生于现实生活交往之中,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高等教育教学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连为一体,形成共生共荣的关系,高等教育的交流,已不仅仅是人才的流动,更是教学、科研、管理的互动,这种交流几乎是全方位的。

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讲话中提出,“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新时代《概论》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自2007年问世出版以来,教材的内容和体系经历了6次修改,分别为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版本。编写组成员先后对课程内容和体系篇目结构进行体例说明,从修改的状况来看,整个教材体系更连贯、逻辑更清晰。

2.1 篇目结构的发展与创新

以《概论》(2018年版本)来看,对篇目的体系和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除前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十四个章节。这十四个章节又分为三个部分,突出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站起来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使中国富起来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使中国强起来的理论体系。

2.1.1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

第一部分共四章内容,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地位与意义;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主旨内容,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理论进行讲述。

2.1.2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第二部分共三章,分别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各自形成的社会与历史条件、形成与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进行阐述。

2.1.3 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部分总共分为七个章节,具体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布局即“六演化”、四个全面、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大国外交、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等。

第三部分的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主要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新时代的理论依据和意义,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结合起来,阐述了其核心内容和主要要义;第九章,主要讲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共分为两个小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第十一章内容为“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讲述和分析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对四者的关系进行的阐释;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重点阐述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本书最后的结束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2.2 内容创新

2.2.1 反映了新时代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

2.2.2 推陈出新,有的放矢

本次《概论》教材在2015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补和完善,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了《概论》学科研究的进展进程,一方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精神,另一方面,也涵盖了十九大报告讲话精神,反映了2015年至今学术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形成的话语共识。

2.2.3 可读性强,贴近实际

教材体例上,更加易于师生理解;新编教材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如毛泽东思想保留了原有的教材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是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教材内容上,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中的重难点讲清楚,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讲清楚基本理论,克服了以往形式单一化、语言生涩、思路呆板等问题,教材通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3 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智慧性

《概论》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指导主线,集中阐明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时代的主要成果、历史地位、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全面理解和掌握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部署。

3 创立“六演化”模式,展开《概论》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概论》课的教学与实践实效性探索中,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运用“六演化”即听、读、写、讲、绩、悟的教学模式,将经典诵读、读书心得、互动课堂、实效分析、体察领悟融会贯通,从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去调动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从而开拓探索思政课的创新之路。

3.1 “六演化”之一——听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认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多听、多领会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认识到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让学生联系到建国近70周年的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实际,展示新中国所发生的历史变革和巨变,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让学生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伟大复兴的梦想。

3.2 “六演化”之二——读

所谓读,就是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原著。研读原著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由于经典著作往往文字艰涩,内涵深厚,加之大学生的理论功底和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给予导读讲解。 在思政课特别是《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精选与教材相匹配相适应的著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和史情、世情相关的经典著作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矛盾论》《实践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伟人传记等,要内容简明和难度适中,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们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答疑,通过经典文献的传诵和阅读,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学习《概论》课程的兴趣,原本看似艰深的名词跃然纸上,不再晦涩难懂,也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3 “六演化”之三——写

所谓写,指的是可以书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体会,开始时可以将此作为课外作业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可以鼓励注册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方式,发表长微博或推文,旨在鼓励学生学习红色经典教材的同时,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总结,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成立读书小组、学“习”小组和应用签到等途径,让学生每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和著作时,可以将个人心得体会发上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我修养与实际能力相结合,听在实处、看在实处、落在实处,每读一篇文章有回音、每看一本著作有回响。

3.4 “六演化”之四——讲

讲指的是师生互动模块,可以在前期读与写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或课外举办演讲、讲课、辩论赛等,每学期可在本班课堂上举办一次以《概论》、经典诵读等内容为主题的讲课比赛,老师可当评委,学生登台讲演,以学生视角来探索和发现课程中的知识点、内容点和创新点;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可设置组长一名,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对教材的分析到选取章节,从教案的制作到课件的准备,通过小组集体备课的方式,选出代表进行比赛,最后通过总评方式,对学生讲课内容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点评,加深学生对新教材的知识点理解。

3.5 “六演化”之五——绩

绩的考查,主要是对学生《概论》课内课外的综合能力与水平,通过绩效分析,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如上课时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是否在课下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对随堂问题的回答是否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对学生的成绩的考量不应以教师的个人评判,而应该通过《学生成绩绩效量表》这样的实施细则,增加学生互评与成员互评环节,在过程中培养好的成果。

3.6 “六演化”之六——悟

在《概论》学科的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领会其中的要义要旨,与教师的课程教授、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密不可分。悟,包括教师对课本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党情党史、马克思主义经典教材的领悟和分析,也包含教师对《概论》课程在教学中的阐述和运用,让学生清楚和明白的了解对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悟也指学生对《概论》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深化,让学生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来源,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背景下,以《概论》课程构建“六演化”的听、读、写、讲、绩、悟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和革新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增长才干和知识,培养能力素养,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而贯穿于始终的,是教师的情理交融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概论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