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的融合研究

2019-01-06李艳霞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茶文化融合

李艳霞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我国茶文化传统源于自然,随着民族的划分和时代的演进而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茶文化传统。而“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美作为一种独具美学价值的生态观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与我国茶文化传统有诸多想相通和共融之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华灯璀璨的城市生活中,大多数的都市人反而更加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不止要求生活环境的宁静,还要求内心的宁静。自然环境中孕育着诸多“天人合一”的生态美景观,但是,并不能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只能由人主动去接触大自然方可感受其魅力。而中国茶文化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传统文化,体现在人们休闲娱乐的方方面面,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茶文化中虽然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尚不足以达到美学高度,因此,需要借助生态的视角来挖掘自身更多“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而这也是本文对中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生态美融合问题探讨的意义所在。

1 中国茶文化传统的内涵

1.1 具有德育功能

茶文化萌芽于神农时期,在唐朝时有了飞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朝政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国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发展。医学上茶叶提取物具有药用价值,音乐领域中采茶歌舞又体现了茶文化对艺术界的贡献,在带动经济增长的旅游事业方面,我国的茶文化旅游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在众多发展领域中,要数茶文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最突出和特别的。比如,我国高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思政教育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国的思政教学经常被称为“形式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收效甚微。后来茶文化思想被引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茶文化利用自身的魅力调动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且茶文化思想具有亲民特性,更能够被学生所接纳和认同,因而在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上更得心应手。以上这些足以说明了茶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无论是正处于象牙塔的学生,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茶文化思想都能带给他们一定程度上的启迪和收获。

1.2 具有宗教特性

宗教是道德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我国的传统宗教中有很多理论都是从茶文化思想中提取的。发展到现在,虽然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但是,在它们的共性特征中绝大多数都有茶文化思想的成分。比如,佛教僧人的修行往往离不开“禅定”,正所谓“外不着相即是禅,内不动心既是定”,其表示不被外界的诱惑所侵扰就是“禅”,内心保持平静、不乱滋生多余的欲望和情绪就是“定”。而“禅定”的内涵又与我国茶文化思想的本质不谋而合。我国茶文化思想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活在当下,不困于心,不乱于情。这种将注意力投放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茶文化思想正是顺应了“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理论对人的思考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见,我国的茶文化思想其本质具有宗教特性,同时也对宗教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2.1 “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天人合一”思想最早产生于周代。但当时并没有专门用“天人合一”这个名词来定义这种思想。后来在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司马迁首次运用了“天人之际”这一名词。他在《报任少卿书》中提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这一出处中,“天”是指自然法则,“人”是指代人事,“际”是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就表明,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开始探究了人与自然相处之道了。后来在百家争鸣阶段,“天人合一”思想被热议,其中尤数道家和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贡献最大,孔子曾经在《论语》中对“天”的定义做了多次诠释,赋予了“天”更丰富的人文内涵。直至宋朝,“天人合一”的思想才被确定和完善。那个时期,普遍大众接受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且真正开始利用“天人合一”思想来指导个人的实践。

2.2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

在成熟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天”是指自然天性,“人”是指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大自然经过万年的衍变蕴含着关乎于天命、人事以及生存之道的法则,这些是人类很难以单纯用自己的力量去与之抗衡的,唯有顺从天道且为我所用,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人生之路也会因此变得通畅。而所谓“天人合一”,其本质就是在阐述人的心应该与自然之道保持一致,在自然法则的指引下做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的行为。比如,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以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和昼夜之分。既然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人就应该遵循同自然一样的规律,日出而起日落而息。那些没有遵守同大自然一样作息时间的人就会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惩罚,比如他们的脸上会有黑眼圈和眼袋,身体的免疫能力也会降低。

3 中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融合的策略

3.1 制作具有“天人合一”寓意的图腾

现代都市提倡生活的仪式感,因此“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感受和乐趣,而更应该上升到一种仪式感。现代人们都生活在一种快节奏中,被工作和生活琐事所拖累,因此,在身心没有获得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让他们去感受“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将这种抽象的和谐美具象化,抽离其精髓并制作成具有“天人合一”寓意的图腾,并将这类图腾投放于一系列的茶文化活动中进行宣传,将会成为中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融合的最佳途径。茶文化活动在人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茶文化旅游、采茶戏表演、茶画展览等等。这些茶文化活动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让人们紧绷的心弦得到舒展,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因为我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思想本身就可以相通,因此在茶文化传统活动中加印具有“天人合一”寓意的图腾将会为茶文化活动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的融合并不一定需要有特定的自然环境,将这种自然美进行提炼和重组,使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再投放于大众的视野,这样不仅是一种拉近人与自然距离的行为,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升华,使其在大众面前更富有感染力。

3.2 开发“天人合一”生态主题的茶文化旅游景点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特色,不仅受本国游客的喜爱,更受外国游客的喜爱。然而从近几年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来看,其旅游热度比往期有所下滑,很多游客对茶文化旅游项目产生了“体验疲劳”的心理,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茶文化旅游不够重视创新,对每年游客的喜好和期待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是现阶段人们比较向往体验到的一种美的感受,因此,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开发“天人合一”生态旅游主题的旅游景点,对景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表现茶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属性。开发“天人合一”生态主题的茶文化旅游景点不仅是中国茶文化传统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融合的创新举措,更是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事业再攀新的高峰的重要步骤。我国茶文化思想本身就蕴含着“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因此,与“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的融合,会比与其他理论或现象的融合来得更加自然与和谐,与此同时,我国“天人合一”生态也因为茶文化传统的融入而更加丰富和完美。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茶文化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融合》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