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教育改革分析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院校

陈 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各种全新的思潮和理念变得势如破竹,轰轰烈烈。其中“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教育领域也是深受追捧。特别是在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职教育中,如何在将“工匠精神”与高职职业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变得十分热门,这二者的相互结合也变成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 工匠精神的基本概述

工匠精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名词,但是将其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进行相互的结合,是我国近几年思想领域的全新尝试。广义上的工匠精神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一种职业精神,这个职业精神包含的内容有该职业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等多方面的内容。广义上的工匠精神包括的内涵有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和创新等多方面的元素。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之下,匠人们对于自己的产品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和标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追求产品质量和工艺的极致突破。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社会来说,工匠精神是整个制造业的标尺,是社会不断文明进步的试金石。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重新提到了工匠精神。很显然,这就是新时代工匠精神横空出世的标志之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和扩张的全新时代背景之下,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闪亮登场”十分引人注目。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就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求实奋进的一个全新过程,是每一个新时代“匠人”们应该在工作中谨尊的时代使命。这一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2 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改革的密切联系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早已经变得十分迫切,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来形容也是丝毫不为过的。在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各种思想和理念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工匠精神对于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理念自然是以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基本导向。而工匠精神则是十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很显然,这与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如出一辙,不谋而合的。

第二,工匠精神让高职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全新的高职院校改革创新过程中,最新的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都需要工匠精神的积极参与与积极融入。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都悄然的融入其中,这很显然是工匠精神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且又有章可循。

第三,工匠精神让高职教育的评价变得更加的多元且具有层次性。在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如何革新最终的教学评价方式变得十分迫在眉睫。有了工匠精神之后,所有的评价仿佛找到了根据和立足点。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下,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能水平,产品质量等都变成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评价要素。这些都是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缺失的内容,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变得更加立体且生动。

第四,工匠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双师队伍的构建与形成。双师型教师是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广受关注的一个全新的教师模式。双师教师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既有能力从事专业的理论教学工作,又能在动手实践领域拥有不二的能力与技巧。这是工匠精神视角下对于教师全新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最终欢迎的双师型教师人才。

3 在高职教育改革中提倡工匠精神的主要意义

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之间天生的联系千丝万缕,在高职教育改革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如出一辙。众所周知,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之中,是一种在制造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质量和工艺全新发展的过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改革中能够让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方向明确。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真谛的体现。有了工匠精神之后,原先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彻底的扭转,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翁,在课堂上如鱼得水,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体现的基本保障。在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过程中,立德树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职业人拥有很高超的职业技能,但是却始终缺失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那么他最终的建树也不过如此。因此,德育教育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工匠精神要求匠人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认真负责,严谨踏实,兢兢业业等基本原则,这也是新一代职业人应该在未来职场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终成长成为一个有操守,有原则的新时代匠人。

4 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4.1 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

古语有云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任何一项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发挥的作用都是十分巨大且不容忽视的。在工匠精神的视野下进行高职教育改革,教师自身的素质建设变得首当其冲。每一个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特点制定一个长效且常态化的教师培养机制。在这个培养机制下,每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能够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接受相关的教学培训和职业培训。通过最前沿的培训,教师的知识能够常换常新,始终掌握业界最新的知识技能与发展动态。

同时,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紧密跟上步伐。工匠精神视野下的教师应该具有格局高远的匠心品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既体现高超的技能,又流露循循善诱的教诲。此外,每一个高职院校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进一些优秀的工匠。在工匠的帮助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建设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通过全新的学徒制制度带领学生在技术上实现攻坚克难,在思想上实现升华发展。这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4.2 在教学目标的构建上体现工匠精神

教学目标的设置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异常重要,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工匠精神视野下的高职教育改革目标设置应该狠下一番功夫方能最终成形。何为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就是工匠精神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更好的教学目标设置方能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一遍一遍的磨练,最终达到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工匠精神视野下,教学目标还应该变得更加的丰富且立体。就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与技巧,还应该逐渐成长成为具有严谨,实事求是,不断求实创新的新时代职业人。

4.3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显然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之上。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之下,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安排应该有所突破,体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基本指引,要求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重复且不厌其烦的练习最终达到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首先,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练习强化学生的工匠意识与工匠精神。在工匠精神视角下,职业教育远远不仅仅只有理论学习的相关内容,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实践才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主战场”。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努力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多的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一一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出来,并对自己的学习起到一个查漏补缺的反馈性作用。在不断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除了具备专业的技能之外,拥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在工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的东西远比教师苦口婆心讲解一百遍要好很多。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工匠精神之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所在。

其次,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播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树人育人的工作中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以徒弟的身份全面参与其中,在日常的生产中观察师傅的一言一行,工匠精神传递过程中所谓的“言传身教”不过如此。通过校外企业的磨练,学生逐渐滋生对于本行业的敬畏感和使命感,工匠精神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4.4 构建积极向上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氛围

在工匠精神视角下推行的高职教育改革工作还需要一个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长期渲染和熏陶,这一点尤其不能轻视和放松。良好且具有针对性的氛围能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让学生长期浸入其间,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文化氛围中逐渐领略工匠精神的妙处和益处所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传递工匠精神的“声音”,通过诸如“道德讲堂”、“文明校园建设”等活动形式构建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文化氛围。同时,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等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中积极学习,让工匠精神贯穿实践的各个环节。

5 结束语

“工匠精神”视角下的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任重而道远。每一个高职院校应该立足现实,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领域,以“工匠精神”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让高职教育改革始终走在大家预期的轨道上,让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够拥有过硬的本领以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