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思想研究

2019-01-06龚世雄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国民哲学

龚世雄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引言

中国哲学思想是我国民族经历长久发展形成的思想,是经历5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的思想。中国哲学思想体现民族的智慧,呈现孔孟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应当传承的思想,中国哲学思想生命哲学可以充分体现出生命智慧,为我国民族生命的持续,以及生命哲学的革新进步供应历史依据和实际基础。当今社会给予人们对生命新的认知,在社会发展中人民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和自然的主导。西方哲学认为生命在进化中,具备行动能力以及思维意识,这种现象都是生命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渐提升的体现。

1 中国哲学思想生命哲学的特点及关系

1.1 中国哲学思想生命哲学的特点

生命哲学在西方各个国家普及,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在德国、法国等国家传播广泛,是对十九世纪中期的自然主义以及唯物主义等的抗争。生命哲学将竞争作为其核心思想,将生命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归纳,并在总结中发现生命的规律。生命哲学教导人民对生存环境的残酷进行深入的认知,同时改善自身去适应和改造世界。因此,生命哲学是既理性又客观的唯物主义哲学。首先,生命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哲学家将生命当做根源,生命在自然科学探索中作为物质存在,转变为生命对自身的生活的体验和感知,这一过程是生命激发自身情绪的表现,是抒发人的能量和情感的体现。其次,生命哲学对生命及情绪,超越理性和经历较为重视。生命哲学与传统的哲学思想的世界观具有差异性。传统哲学认为物质、生命的精神是世界的基础,在静止的世界中探究世界的根本。生命哲学则以世界中飘荡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根源。

1.2 中国哲学思想与生命的关系

中国哲学思想生命哲学,将生命的组织器官与生命的精神意识统一。首先,中国哲学与自然生命的联系。自然生命作为生命的基础,对人类存在的物质基本以及精神生命形成的前提具备重要意义。中国哲学思想,有利于生命更加和谐,中国哲学思想的存在形式,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类思想活动。正确的思想可以让人们呈现出闲逸的状态,这一闲逸的状态,为精神生命落实哲学思想提供了现实的路径。生命中的哲学思想,为生命的主体感官提供理想上的满足,这一理想的实现,呈现出生命感官的喜悦感,可以为生命补充精神上的能量,减轻自身的压力,充实人们的正能量。也就是说,拥有正确的中国哲学思想,有利于使人民放松工作中的压力以及疲累,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若没有正确的思想,自然生命无法健康成长。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若强化国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认知,将哲学思想充分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使国民在经济背景下,拥有良好的心态以及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呼吁国民向往愉快的生活,体会哲学思想为人们带来的快乐,追求精神和思想的提升。

2 中国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中国哲学中的生命哲学是哲学思想构成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刻画人民生命观、强化国民综合素质、增强人民思想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在生活方式以及生命认知等方面相对良好。而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国民的欲望也随之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国民对内心的关注逐渐减少,对生命方面的哲学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理解也渐渐缺失,导致国民对生命的价值以及存在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在这个急躁的时代中,人们逐渐缺失自身的立场,缺少判断是非的能力,对生命的价值认知不足。由于生活带给国民的压力,国民时常忙碌于工作和学习,忙着追求物质,缺少思考人生的时间,也缺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思考。与我国古代时期相比,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缺乏自由,即使物质以及思想文明在不断进步,国民的知识掌握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社会中焦躁以及杂乱的现状仍较为常见,在这一环境下,国家以及学校应重视中国哲学思想的传承,呼吁全民加深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感知,优化国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水平,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思想的发扬,促进我国全面发展。

3 中国哲学思想生命智慧的发展策略

3.1 深化人民对生命哲学的了解

在信息发展时代,中国哲学思想深入人心并不困难。但只让人民理解中国哲学思想,没有培养人民形成对生命智慧的感知,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生命哲学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认知和实践是生命活动的两种方式,也是生命对事物感知的本原。在生命哲学视域下,首先应强化生命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深入了解,增强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理论探究。根据生命哲学,整理中国哲学思想与生命哲学和生命观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影响中国哲学思想发展进步的主要原因,吸取其中美好的部分,舍弃无用的部分,促进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其次,摒弃传统过于庄重的理论形式的说教,应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以图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国民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中国哲学思想,并通过这一方式,深化人民对生命哲学的了解。最后,通过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季节的变化,以及生命变化的规律和自身发展的平衡,正确引导人民养生,在加深人民对生命哲学理解的同时,渗透中国哲学思想,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思想生命智慧的思想意识发展。

3.2 创建中国哲学思想下的生命观

对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生命生活表象具备的特征,也是人民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这种形式呈现出生命对生活行为的感知。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由于人民收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导致国民在生命哲学背景下,形成的生命观具有偏差,并且缺少生命精神。在这一影响下,国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理解,脱离其真正的含义以及公共性,对国民养成正确的精神意识以及社会精神具有反向影响。在生命哲学的背景中,中国哲学思想下的生命观,其实质就是生命和自然的整合,是生命本身和精神的统一,也是物质和人类精神的平衡发展。正确的生命观,有利于提升国民辨别西方文化中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部分,防止生命观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建立生命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生命哲学的中国哲学思想探究,通过整合东西方文化,不断思考生命和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同时,以正确观念来了解生命哲学的领域,并在中国哲学思想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其次,发展生命观的中国哲学思想教育,塑造当今人民的文化生活。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命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思想是国民对生命感知的思想方式以及理论基础。在科技和经济不断进步的时代,中国哲学思想持续地影响着国民的生活和理念。本文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生命智慧的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分析了深化人民对生命哲学的了解以及创建中国哲学思想下的生命观对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意义,加深国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认知,对国民生活质量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正向影响,还能强化国民传承中国哲学思想的意识。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国民哲学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铸造民族精神的哲学*——陶德麟哲学思想初探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