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茶文化传播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9-01-06杜盼盼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茶文化茶叶

杜盼盼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1743)

1 中国茶文化传播现状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和传播对世界文化多元化以及中国文化输出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一切按照自然规律发展,久而久之变形成中国特有的“茶禅文化”。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茶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青睐。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英语学习者要承担起茶文化传播的责任,不断加强自我语言口语能力和翻译能力,提高英语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纵观现状,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乏双语人才

目前,我国茶叶对外输出的重要市场集中以英语语言占主导地位的欧美以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茶叶因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茶叶种类繁多,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名称和专业翻译词汇也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茶文化输出造成了困难,表述上有一定歧义。英语语言学习者缺乏一定的茶叶专业知识,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交际失误。对于大型跨国茶企,如何打造具备国际品牌的优秀文化企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作为中介。

1.2 文化意识匮乏

中国是茶的故乡,名茶林立,茶产业经济开发价值空间巨大,许多中国茶品牌以及茶原料已走向国际市场。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一种饮品,可以消除疲劳,有益身心健康;茶叶作为一种物质商品,同时具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特征。中国茶叶资产丰富,茶叶品种和效应也因地而异,例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等,各地区因根据本地茶叶特色打造鲜明主题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打造,可以从茶品牌、茶道、茶功效以及茶意识等多方面开展,这有助于加深国外茶企以及茶爱好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1.3 国际推广不够

茶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开发,无论是茶叶生产、茶叶推广还是茶叶品牌的建立都处于较低的等级,缺乏国际品牌意识。茶文化宣传不到位,就难以将茶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就目前而言,茶叶的推广仍停留在国内一线城市等展览会、旅游节和茶博会等形式,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缺乏市场调研和有价值的资源开拓力度不够,宣传力度欠缺。弘扬中国茶文化可以在各项实践中落实传播茶文化的行动,例如:涉外宣传中通过赠送茶礼品来弘扬中国茶文化,设立茶文化形象大使作为企业茶文化宣传的形式,让世界上更多国家通过了解茶叶来了解中国。

2 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的管理、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等课题(胡文仲,2004)。根据Porter和Samovar提出的跨文化交流模式,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成功现象包括:文化传播及渗透;非成功现象包括:文化空缺、文化碰撞等。就目前英语教学现状而言,学生过度关注于语法、词汇等语言基本知识,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交功能以及文化传播功能,这不仅与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关,还与缺乏多元化文化教育有关。大学英语课程目前实施的是2007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该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该课程要求规定了四个方面的标准:语言知识、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与学习策略。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2.1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语热”在中国成为一种现象,全民学英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但同时也吸纳着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观。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文化输出和和文化输入同等重要。近年来,西方文化和节日渗入中国,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日益盛行,而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节日,传播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者却是一大难题。陈申在《外语中的文化教学》一书中提出以中国文化环境为前提,通过外语教育培养学生在本民族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新事物互相作用下激发出求新动力,即“文化创造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应体现在吸收优秀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传播母语文化,这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茶文化的缺失是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

2.2 非语言交际能力低下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等身势语。不同民族在交谈过程中会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大部分信息会通过非语言交际传递出来。国内英语语言学习者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下,侧重于对语言基本知识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如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基本技能。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应试,通过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或者考博英语,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教学,而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很少有人将非语言交际作为系统学习内容来对待。

3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中西茶文化的异同,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注意事项,并进一步进行课内外实践。课堂实践中学生模拟跨文化语境,设立具体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跨文化实际操练。跨文化意识的增强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比如观看英美国家电影、纪录片;阅读相关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书籍;加强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的沟通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沉浸在纯英文环境中,体验真实语境中的文化,增强英语思维。

3.2 拓展多元文化的教学内容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应具有国际性和跨文化特征(张红玲,2007),不仅包括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还应包含国际文化知识。茶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授课中应重视茶文化的导入,茶叶专业术语的解析以及跨文化交际中茶文化的输出。

3.3 设立跨文化交际课程

大学英语教师是传授跨文化知识的使者,他们需要进行跨文化相关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自我提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MOOC、微课的学习,进行教研研讨、分享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跨文化教学效果。跨文化课程可以从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和跨文化意识三个层面进行设置,教师通过专业必修、公共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分层次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教师个人也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尤其是茶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例如:茶叶的起源,生产以及跨文化中茶叶的特殊内涵等。

4 结语

在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对诸多挑战。语言学习者作为沟通的桥梁,应该认清当前茶文化输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中西茶文化的导入,提升自我修养和人际交际能力,做好中国茶文化的输出。传播中国茶文化,有助于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沟通,这对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跨文化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香喷喷的茶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