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茶文化视角看翻译中的文化自信与建构

2019-01-06房国铮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观茶文化内涵

房国铮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因地域的差别,历史的积淀,不同民族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社会的发展进步与文化发展,都需要各民族之间文化形成有效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有效地促进本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民族文化与茶文化也需要与各民族文化形成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并且,我国茶文化经过悠久历史的积淀与汲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特色,对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价值观与人生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茶文化对于周边国家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以《大观茶论》译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从茶文化视角去分析文化自信与建构对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用,从而将茶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实现我国茶文化与世界文化形成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1 文化自信与建构

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者是标准,由于文化涉及范围较广,同时文化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在对自然的认知、自然的改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被广泛认识的、能够被人类逐步传承下去的行为规范标准、历史地理环境纪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审美标准等等,并且文化还可以被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所以,任何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与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通过不同的建构方式、规则、形式形成的特殊内容。不同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及地域特征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且在形成过程中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更加加深了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自身价值的文化体系,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价值与地位,所以,才能够推动不同文明与文化的传播交流,通过交流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论任何历史时期,我国都没有停止本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古有“丝周之路”、“郑和下西洋”,现代有“一带一路”的文化与物质交流模式,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一直坚持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具有强有力的文化自信,主动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拓宽交流与传播途径,逐步加强地区文化的构建。在经过了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灰暗时期,通过现代领导人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文化强国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在接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加强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而茶文化作为我国极具代表的文化元素,其不仅包含了我国重要的儒家思想,也包含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与文化思想内涵;此外,茶文化是存在于每个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所以,以茶文化视角去研究翻译中的文化自信与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以茶学著作《大观茶论》为对象,研究翻译中的文化自信与建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大量的关于茶学的著作,其中以宋朝时期的《大观茶论》尤为突出,它们详细的描述了茶的种植、生长、采摘以及我国的茶道等等,反映了我国茶业的发展及茶文化形成的整个过程,蕴含着大量的茶文化内涵。所以,在改革开放、文化包容交流的大环境下,翻译工作者可灵活的运用多种翻译手法及方式,坚持“文化包容”与“文化自信”基本原则进行翻译工作,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2.1 深刻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内涵,重视“文化融入”

作做为翻译工作者,要以《大观茶论》为理论基础,深刻研究茶文化内涵,积极发挥茶文化作用,加强“文化融入”,构建良好的“文化自信”,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大观茶论》主要是受我国儒家思想影响,主要以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与“天时、地利、人和”为中心指导思想,读者只有静心解读这些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才能深刻解读其中的茶文化。而本书是以茶树的生长为开篇内容,其中提到无论是在园林中种植还是自然之地种植,都讲究阴阳协调的自然环境,“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在对这句进行翻译时,翻译的重点是要突出阴阳五行学、儒家中庸学等重要的文化,同时要顾及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对阴阳五行学、儒家思想要做特别的注释,帮助西方读者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此外,在《大观茶论》中有一章节是对宋代时期最具特色的一种茶文化“斗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斗茶”可谓宋朝时期茶文化鼎盛时期的一种表现。“斗茶”是一种茶文化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比斗游戏,也是一种茶文化的具体表现方式,其包含了茶叶、茶具、茶艺等具有观赏性与艺术性的茶文化。有学者曾这样评价“茶斗”:是消费者对于茶文化在物质消费基础上的一种精神享受与精神寄托。所以,在翻译时,要认真细致的分析“茶斗”中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将“茶斗”艺术文化直观地展示给西方读者。此外,在进行文化著作翻译时要考虑读者的思维习惯、阅读习惯与文化价值观等,我国汉语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翻译者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与叙事方式,在语言描述、语言表达、语法应用等方面要注重西方文化思维的融入,才能更好地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我国文化内容与接受我国文化。

2.2 坚守我国茶文化内涵,确立“文化自信”

《大观茶论》以及我国其他关于茶文化的著作都是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形成了文化著作,是经过历史经验积累以及种茶、品茶人切身体验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知识,并非是经过系统性科学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茶文化独具东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等,《大观茶论》这本著作就是作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茶文化在前人的经验总结上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容,并提出个人观点与认知,从而归纳总结了中国茶文化的文化精髓。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是经过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而逐步形成极具代表意义的文化瑰宝,不仅仅影响着中国人的品茶习惯、道德修养,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人的思想内涵、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对周边国家的茶道文化及发展思维具有的深远的影响,也对西方国家饮茶文化的形成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树立坚强的文化自信,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与世界接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因此,要借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茶文化为指导,在翻译中建立文化自信,加强我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大观茶文化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内涵漫画
人与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