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中的应用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危机

兰 阳

(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132012)

关注学生需求、聚焦学生成长,这是高校教学体系改革进程中,需要充分关注的内容。当然,有效结合积极健康的心理理念,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优化健康心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也是目前做好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干预的重要要求。

1 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背景分析

现阶段高校教育机制改革创新时,虽然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普遍设置了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和专门服务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室,教学课时和教学考核都极为完善,实现了应有的教学价值。然而在目前所具体实施的心理教学中,存在忽略学生参与、趣味不足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危机引导与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价值,也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从学生多样性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出发,系统化改革和优化当前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就极为重要。

全新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本身的要求性更高,以文化创新思想理念为改革路径,将实现学生心理教学活动的真正创新与全面发展。就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境看,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学习环境得到全新构建,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面临快速推进与发展的全新形势,多元化信息充斥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学生学习与培养过程中的平台效应逐渐凸显,学生成长环境的开放性与及时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相关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加大了学生思想引导的压力。尤其是一些负面消息在不经过任何处理之后,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之中,这不仅造成了负面能量,也很容易对学生健康心态形成冲击。但是,从目前多数高校教学活动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就业问题,在学生心理教育上,更多依赖思政课来实施。因此,在高校学生培养体系成熟的今天,要精准学生培养定位,发挥心理干预的文化传导和行为引导价值,探究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心理,通过发挥茶文化的重要影响力,让心理干预过程更丰富、更有内容。

多数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一种传统思维之中,缺乏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存在较为严重的“排斥”心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成长困惑看,学生急切需要专业、科学、隐秘的心理咨询服务,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发挥教学优势,满足学生的情感宣泄。也要注重构建完善的教学与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深度和及时的心理服务,让学生在健康心态环境中成长。

2 茶文化应用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可行性分析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活动是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所实施的服务活动,开展此项活动的基础前提,在于从学生成长的的各个方面出发,全面规划、及早规划,通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状况制定多样化应对方案,确保出现相关问题之后,能够第一时间予以解决。这也为当前学生成长营造了更为完善的空间。从目前学生成长与学习、生活的环境看,社会转型与产业调整,加上人工智能等等,日益独特的社会环境都加大了学生成长的压力。心理教育作为一种内涵性、本质性教育方式,与学生成长的本质诉求之间,有着内涵关联性。因此,积极构建预防和干预机制,发挥引导优势,形成科学性、多样性的学生心理引导方案,有效保障了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效果。

当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时,要看到此项活动的动态性特征,要注重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打造有区分、有侧重的倾诉与心理咨询服务。倾诉主要解决学生的情绪问题,心理咨询服务则主要对学生所存在的持续性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解答,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能量,提高学生的价值理解。结合茶文化的趣味性看,其中所包含的采茶戏、茶叶加工等实践环节,充满乐趣,能够为学生释放压力、舒缓情绪营造良好的空间。事实上,想要真正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就不能从客观机械的视角来解决,要注重融入学生成长的个性特征,通过融入情感内涵,积极诠释正能量,触及学生内心,让学生在品鉴我国深厚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开阔视野和积极心态。

3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活动中茶文化的应用策略

在具体教学操作上,要注重发挥茶文化的内涵优势,通过合理挖掘,将该文化的价值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心理认知之中,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要注重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通过提前介入,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要树立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及时私密心理服务的基本意识,通过提升学校的重视程度,实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及时化解。

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加深,传统的心理服务无法满足大众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在心理学百余年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的成熟应用拓展了心理服务的领域,并且为心理测试和咨询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来说,除了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要注重发挥技术上的应用优势,通过及时收取和倾听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科学分析,为学生提供相关合理建议,服务特定群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的理想效果。

在具体应用茶文化时,要始终把握大众参与这一本质优势,通过提升对文化内涵的全面认知,凭借层次性应用体系,彰显和诠释了茶文化的价值影响力。茶文化是聚焦大众美好生活形态,其中所倡导的饮茶方式,也营造了全新的生活模式和态度,作为我国文化机制中最重要的内容,实现该文化最佳应用效果的关键,本质上在于该文化发展始终依据时代特征,并且融入时代环境之中,为大众参与该文化机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目前互联网时代文化的开放性与传播优势,为茶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新媒体时代,通过积极参与让茶文化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多元。通过不断传承和系统化建设,茶文化的影响力与价值力,实现了全面提升,尤其是该文化与大众生活的融合程度不断增加,这就为我们构建茶文化实践体系搭建了平台。

从时代特征看,传播交流为茶文化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传播空间,并为整个文化体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时代特征。从茶文化的融合本质看,茶文化是文化内涵与思维理念的全面融合。在互联互通的时代环境下,茶文化不再局限于文化元素的融合发展,茶文化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为该文化的体系化与内涵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大众通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文化体验、融入美好的生活创意,使茶文化始终呈现出不断变化和深化应用的文化形态。

在学生培养方面,文化传播所形成的吸引力和价值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关注,这也恰恰是目前高校学生培养体系全面改革的重要诉求。在当前学生培养时,除了要做好知识教学,也要注重文化内涵与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寻找到自身的个人价值。因此,心理预防干预需要寻找到适合学生的语言形态和高质量引导途径,特别是要注重为学生提供科学、私密性环境,从而为推进心理教学创新探寻到必经途径。因此,将茶文化全面融入高校学生心理教学干预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该教学活动中所诠释的乐趣与生动特性,有效发挥了健康文化内涵的心理引导力。

在学生心理教育体系全面创新时,学校与老师要突破传的教学局限性,营造极具想象力的思考空间,通过丰富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智慧,真正做好思政课教学创新,通过探索全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内涵吸引力,让学生真正在思政课程中得到提升与成长。在高校思政课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传达诠释正确的思想理念,在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要注重构建理性、内涵和思想引导的思政教学体系。

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使用各种紧急处理的措施帮助学生及时解除心理上存在的危机,并且立即缓解相关心理症状,使学生的心理功能恢复到出现危机之前的具体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强调学生获得相应的应对能力和处理水平,避免心理危机问题的再次发生。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也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互动体系,老师要时刻、发自内心地关注学生发展与成长,以生为本,结合学生实际,形成正式的心理问题预防措施,实现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及时干预和有效解决。

4 结语

学生是教学信息内容的接收者,面对互联网时代多样化内容体系现状,如何让学生有效筛选思想理念,就成为决定教学课堂生命力与价值力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机制时,关键在于始终关注学生的具体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和内容,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最新鲜的文化素材和有深度的思想解读。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困惑进行有效解析,使心理干预和预防成为一个深耕思想,融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平台,延伸心理引导与教学的课堂价值。

猜你喜欢

茶文化高校学生危机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茶文化的“办案经”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