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道思想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019-01-06孙奇彧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茶道教学方式思政

孙奇彧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难以适应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需要。当前高校在思政教育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比如教学目标不切实际、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密切等,这些都需要相关教学工作人员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拟定对应解决办法。茶道思想凝聚着古人待人处事的智慧,且其在现代也不断被运用到诸如教育、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因而我们不妨将茶道思想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之中,借此创新整个思政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1 茶道与茶道思想

1.1 茶道

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其是茶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据一些权威茶人的观点,茶道是以修身养性为目的、围绕饮茶品茶展开的生活方式。相传茶道滥觞于华夏境内,而最初的茶道以唐代煎茶茶道为代表。当时茶人对于饮茶环境、饮茶礼仪、饮茶方式、制茶技艺等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后来随着日渐增多的茶事活动而形成了颇具考究的茶道流程。一直到南宋时期,日本禅师将中国茶道引入本国,可见日本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茶道的影响。明朝中后期,日本僧人千利休结合《诗经》和中国茶道思想正式在日本境内举起名为“茶道”的大旗。事实上,虽然中国早在日本之前就提出“茶道”,但是却并未真正地开展“茶道”活动,因而日本茶道自提出后并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且其知名度远高于中国茶道。一直在现代,一些茶艺协会在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提出了诸如“茶道四谛”等在内的茶文化思想。虽然茶人关于中国茶道思想的看法各有千秋,但是这些看法却都能解释得通。

1.2 茶道思想

关于茶道思想的说法有许多种,比如“清静怡真”、“静美”、“美律”等。结合传统茶文化思想和当今茶人的总结,我们认为中华茶道思想可以概括为“和静怡真”这四点。其一,“和”从字面上表示“和谐”、“和睦”、“和缓”之义。而站在儒家角度来看,“和”表示不多不少,万事万物都应该以中庸之道处之。这事实上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茶人在待人接物等方面需要掌握分寸,把握适度原则,使事物看上去不偏不倚。其二,“静”在字面上意为“安静”、“寂静”,而这与到家所倡导的“清心寡欲”是相契合的。试想想,茶人端坐于茶桌前,面前摆放着一杯清香的茶水,此时此刻自己的内心彻底安静下来,摆脱俗世的纷纷扰扰,身心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三,“怡”表示“怡然自得”、“怡情养性”,也就是说茶人时刻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要看到积极的一面,这样自己的人生境界才有可能在往后的时光中得以升华。其四,“真”表示“真实”、“不做作”,而这也体现了道家所倡导的“返璞归真”等思想。事实上,在茶事环境中,茶人所饮用的茶水、使用的茶具、面对的茶友、感受的茶境等都是真实的,这便是“真”在茶道中的集中体现。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处理人情世故、面对各种疑难问题时也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保持初心,真诚待人接物,这样才能够拥抱真正的自己。

2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所在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仍旧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地方,而这也导致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综合而言,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教学目标

在一些高校,思政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制定。部分教师会在整个课程开始前按照教学大纲告知学生大致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诸如论文、感想以及期末测验等在内的各项任务,这便是一些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仔细想来,这种目标太过于宽泛,且目标的设计未从真正意义上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很多学生在学完整个课程后仍感觉毫无收获,他们不论是在思想高度上,还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上都未能达标,这与整个教学目标设计的不科学存在关联。

2.2 教学方式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往往习惯于采用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可见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十分依赖PPT讲解,他们几乎照着PPT上的内容念读出来,这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极其枯燥无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难以聚精会神。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整个课堂索然无味,从而使教学效果无形中降低。

2.3 教学内容

就教学内容来讲,思政教师会根据课本教材进行讲解。然而,信息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各种新闻资讯也层出不穷,如果仅仅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将很难跟上时下的热点潮流,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理论。再者,虽然有些教师会在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但所扩充的内容也屈指可数,这些内容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思政教师往往太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设,导致学生未能将理论落到实处。

2.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不少高校思政教师往往会结合出勤率和卷面成绩对学生的所学情况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方式事实上相对片面。因为,很多教师在期末考试之前都会给学生列考纲、划重点,帮助学生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备考,那些记忆力出众的学生往往会取得较高的成绩,甚至有一些经常逃课、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因为这一个星期的准备而取得高分,这对于那些出勤率高、学习态度端正,但临场考试未正常发挥的学生很显然是不公平的。

3 基于茶道思想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有很多值得优化和革新之处,这些都需要教学工作者加以注意。从茶道思想出发,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3.1 在“真”思想的指导下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和”思想的指导,也就是说思政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事先在高中阶段接触过政治课程的文科类学生,他们需要在学完课程后撰写一篇2000-4000字的结课论文,同时还需要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而针对未在高中阶段接触政治课程的理科类学生,他们则只需要完成1000-2000字的论文,且对社会实践不做强行要求。

3.2 在“静”思想的指导下拟定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整个课堂氛围也因此变得相对死板。因而,教师可以在“静”思想的指导下开展教学,让学生和自己同时静下心来感受知识的跳跃。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茶道环境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够在相对安静的氛围中听讲,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凝聚自己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3.3 在“怡”思想的指导下优化教学内容

在“怡”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环节融入一些相对正能量的课外知识或材料,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些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于心智尚在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指导,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出迷茫和心理误区,因而教师也可以适当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向学生讲解一些健康向上的内容。

3.4 在“和”思想的指导下革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需要在“和”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也就是说教学评价工作需要坚持适度原则。这就要求教学评价尽量要详尽,不可根据一项或两项评价内容就对某个学生做出盖棺定论的评价。基于此,教学评价可以包含:出勤率(占20%)、课堂表现(占25%)、实践报告(占15%)、结课论文(占15%)、期末测验(25%)。这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能够更为科学和全面。

猜你喜欢

茶道教学方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