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视阈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创新研究

2019-01-06司庆洛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视阈茶文化体育教师

司庆洛

(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 213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给予高校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的标准,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教育必须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进而培养切实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必须改革教育理念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尤其在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与内容单一、人文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背景下。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其对于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将茶文化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必定能够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品格与修养,其对于体育体育教学实践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茶文化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茶文化至今在我国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1],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塑造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茶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受到不同地域人们的喜爱,因此我国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特色的茶文化,例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茶等,人们通过不断提升茶叶生产工艺、烹制手法以及挖掘茶的更深层次内涵将茶文化不断进行传承与升华。不仅如此,中国的茶文化在文化传播中不断向世界各地扩散,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都深受我国茶文化的影响,并基于我国茶文化特色衍生了其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内涵上,其广泛吸收了我国儒教、佛教、道教等许多优秀思想,可以说集百家之长,其所倡导的“和”、“天人合一”、“亲近自然”等茶道精神以及饮茶活动的社交性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首先,茶文化亲近自然、及时行乐、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塑造高校学生的健康品性,在自然朴实的茶文化感染下,学生们会少一分戾气,多一分平和,其对于促进高校学生人文修养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3]。其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日益完善,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对于高校体育制度构建以及体育精神塑造都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2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实践创新困惑

2.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展开大学体育课程为主,其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及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核心目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具有较高的普及性,在传统体育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更加重视体育技巧的培养,一般采取教师演练、学生模仿、练习等教学模式,通过多项体育项目对学生体育技能进行考核[4]。最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高校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如何优化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也成为焦点话题。不过就现阶段而言,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列问题:①体育课程没有引起高校、教师以及学生足够重视,作为“副课”存在被边缘化的尴尬,在高校学生眼中,只要体育考试及格即可,其参加体育活动热情普遍偏低;②体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大纲缺乏,理论教学受到忽视,体育教学的开展标准不够统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依赖自己的喜好以及经验;③教学方式以及内容单一,受限于传统教学理念,当前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参差不齐,体育教学成果很难切实满足现代化社会给予高校人才提出的最新标准。

2.2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创新困惑

在高校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也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加入体育教学实践与创新的队伍中。当前,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上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很多高校在教改中切实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而这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5]。但在具体实践与创新中,教师们却困惑重重。首先,高校管理层把握着教改方向,尽管教师是教改的实践者,但是体育教学实践与创新很容易陷入“两张皮”的困境。笔者结合调研发现,许多一线体育教师排斥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管理层把握着体育教学教改方向,其所勾勒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具备现实意义但是难以进行细化。因此,当管理层要求体育教师呈现教学成果的时候,体育教师就会显得十分为难。其次,不同于专业课程,体育教师受限于自身职业视角,其对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更加重视竞技性项目教学。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始终没有将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培养模块,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在功利性教育管理思维影响下,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很难从细微处入手。第三,高校体育教学更加重视体育项目基础知识教学,其在习惯意识驱动下很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教学素材[6]。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大可不必钻牛角尖,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研讨和培训即可以改变教师的惯性思维。

3 传统茶文化视阈下高校体育实践和创新途径

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以及高校体育改革创新困惑,我们可以明确在传统茶文化视阈下高校体育实践和创新的具体思路。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必须对体育教学实践和创新合理放权,同时其应强化体育教师的茶文化知识培训,这些都可以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在传统茶文化视阈下进行高校体育实践和创新[7]。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层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和创新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将茶文化和教学项目相融合

在传统茶文化视阈下进行高校体育实践和创新,如何将茶文化和教学项目进行有机融合,是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果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单独进行茶文化教学,其不但无法有效发挥茶文化的实际价值,而且也无法通过茶文化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笔者认为,茶文化和体育教学项目相融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将茶文化和太极拳项目相融合,太极拳教学以修炼学生的平和心境为目的,但是仅仅通过项目本身很难实现启发式教学效果,如果将茶文化和太极拳相融合,其可以更好起到更好的育人效果。此外,茶文化所蕴含的追求初心和纯真的精神正与太极精神不谋而合[8]。

3.2 将茶文化导入到教学内容中

由于茶文化所蕴含的茶道精神属于优秀的人文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茶文化贯穿于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其有利于丰富学生认知,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规范和提升自我品性。例如在将茶文化和太极拳相融合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方式进行茶文化的讲解,比如讲解四川盖碗茶,教师可以通过其告诫学生为人处世应保持谦卑平和的态度,并应积极融合到社会群体中;讲解潮州功夫茶,教师可以通过其冲泡流程启发学生做事贵在坚持,只有从点滴做起,肯吃苦耐劳,才能在苦中品味人生的真谛和乐趣[9]。

3.3 注意提高学生兴趣

在传统茶文化视阈下进行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和创新,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突出学生在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借助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对于茶文化以及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了解和学习茶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质[10]。在学生兴趣培养和提高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校资源以及开展各种茶文化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学校公示栏进行茶文化的简单讲解,引发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好奇心;与学校附近茶园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到茶园切身感受和学习采茶和制茶工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感受中提高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生活经验中感悟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正是我国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及实际需要的;或者成立茶文化体育社团、开展茶歌茶诗表演大赛、茶文化知识竞猜等[11]。

3.4 加强师生互动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茶文化相关的公开课,虽然茶文化没有应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与创新中,但是其早已步入校园与课堂。由于高校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注重灌输式教学方式,习惯一个人唱独角戏,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导致课堂开展过程中死气沉沉,葬送了学生对于茶文化最初的兴趣和喜爱[12]。在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和创新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丰富教学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元素加强师生互动,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进而树立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中导入茶文化还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教师都应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所感悟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在茶文化中学习和领悟到的精神品质,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学生更容易反思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通过学习好的品性进而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不足[13]。

4 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和创新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基于传统茶文化视阈进行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体育学科的人文教育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了切实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运用和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借助其悠久、浑厚的思想内涵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这对于改变体育教学现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视阈茶文化体育教师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