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在高职学生第二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9-01-06倪道安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茶道第二课堂茶文化

倪道安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35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标准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对高校学科教学第一课堂积极补充的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其开展对于完善高校教学形式、优化高校教学结构、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的第二课堂从其形式、内容和目标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自主性、综合性、全面性的特征,其在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具备了第一课堂所不具备的诸多的优点。高校的第二课堂基于以上认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予以了关注,许多高校在第二课堂中开展了各种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形式,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1 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的价值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并且将其发展为一种文化的国家。根据文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人饮用茶的历史能够一直上溯到神农氏的远古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广义的茶文化,就是指围绕茶这种物质基础上的文化集大成。它以茶为载体,生发出相关的精神内容,是基于天人合一基础上的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统一。其内容包括茶的人文环境、茶的应用技艺、茶的文化艺术、茶道精神,以及由这些生发开来的茶德、茶品,还有茶对人们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影响;狭义的茶文化则专注于茶的精神实质,具体来说也就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们产生的文化现象。当前,人们对茶文化的应用,不只是生理上的渴求,更多的是心理方面对精神层次的追求。

目前,快节奏的生活、社会快速发展遗留的问题、改革过程中的阵痛,带给了人们沉重的压力,人们普遍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感、负重感,普遍表现出焦躁情绪。而茶文化的静、和、真、怡这几种精神境界,正是慰藉我们现代人这种心理的良方。

静:就是寂静、恬静、清静。这是中华文化中最朴素最原始的修身养性的必经途径,也是茶文化的精髓。在这一精神境界中,人们通过茶这一物质载体,让心灵追寻自我超越,以不动应天地之动,以不变应万物之变,从而达到明心志、炼性情的目的。

和:是指谦和、平和、和谐。它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灵魂,更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们人饮用的茶水是茶和水的相互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浑然天成,它契合了中国最朴素的道教理念,那就是天人合一、阴阳相承、此消彼长。和更是一种方法论,讲究的是行为处事的合宜、适中。

真:是指真知、真理、真性情。它是中华茶文化的起始点,也是饮茶者追求的终极目标。饮者通过饮茶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品茶中领悟茶的真实、真性,最终引领自己的灵魂返璞归真。

怡:是指怡神、舒适。这是饮者最纯朴的心灵感受,饮者通过品鉴茶味儿,产生愉悦的感受,从而顿悟人生,产生满足感和心灵上慰籍。

2 高职第二课堂应用茶文化的育人作用

2.1 倡导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

网络信息的普及与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当今的一些年轻人,受多元文化和网络思潮的影响,变得思想迷茫、意志消沉。他们看不到社会的光明面,只是钻牛角尖去讨论社会的问题,因无法回避现实而变的焦虑不安,于是就染上了抽烟、酗酒、网瘾等不良行为,这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茶文化的育人作用首先应该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第二课堂中通过茶文化的一些相关活动,向学生倡导健康时尚生活理念,并且通过饮茶的明显的各方面保健功能,引导学生摒弃坏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饮茶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需求,在它的基础上还生发了许多精湛的技艺和传世的艺术。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围绕着相关茶文化的活动,可以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让学生欣赏到茶道中的高雅与精致,能够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并且在这种文化魅力的影响与陶冶下,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像春风化雨似的爱上中国的茶文化,并积极地去学习茶文化、应用茶文化,从而把学生的审美境界引领到高雅的层次。

2.3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在当今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中也备受推崇。在高校第二课堂中开展相关茶文化的活动,可以在校园中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茶文化不仅能够怡情,还能够养性,更能够修身,它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这有利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同时,茶道的和为贵和恬淡中和,更能引导社会形成君子风气,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在高职第二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3.1 高职第二课堂中开展茶文化课程

在高职的第二课堂中开展茶文化课程,可以有效实现传统茶文化在第二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起到对传统优秀文化中茶道的传承和发展。茶文化课程要围绕着中国茶道这一传统的核心内容,向学生阐述茶文化的起源和它的历史,向学生诠释茶文化的内涵,并且用科学的分析和真实的情境讲解让学生了解饮茶的积极意义,积极倡导饮茶的健康时尚观念。茶文化课程要包含茶的营养价值分析、中国茶道的民俗文化、茶的养生保健功能、茶道的艺术形式等。其教学模式应该将观赏茶艺表演、品鉴茶品、欣赏相关的茶具、展示现代茶室、欣赏茶文化艺术作品结合在一起。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互联网新媒体的音频视频功能,向学生展示茶文化的起源、老北京茶馆的环境、现代茶室的环境、茶音乐、茶文学作品、相关于茶的影视作品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其深邃的内涵,从而体验其独特的魅力,深刻领会茶的物质之美和精神境界之深远,从而产生对茶文化的喜爱,对茶道养生健康时尚的追随。

3.2 要把茶文化和学生社团结合在一起

将茶文化应用到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中,就要成立一个围绕茶文化的学生社团,并且各高校要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建QQ、微博、微信等交流群,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一个学生茶室,通过这些形式积极的为学生提供以茶会友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讨论茶品、鉴赏茶道、介绍经验、传授心得,从而调节他们的业余生活。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充满内涵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这些活动形式:如茶文化讲座、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演讲比赛、茶诗词朗诵比赛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能够畅所欲言的交流经验,养成得体的待人接物礼仪,养成优雅的行为举止,养成习惯性的礼貌用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的礼仪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渐渐的脱离低级趣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平和中正、高雅健康又充满正能量的现代文明人。

3.3 将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过去的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专心经济发展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缺失。加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潮的侵蚀,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如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的泛滥,致使年轻一代理想信念丧失、伦理道德的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以修身、养性、怡情、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证明其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于学生的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养成阳光开朗的心态,从而能够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置身其中,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全的人格。

4 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将其应用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可以利用其修生、养性、怡情的核心内涵,帮助学生在当今喧嚣的社会环境中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可以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绵延不绝并越来越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茶道第二课堂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01—02合刊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第二课堂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