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2019-01-06蒋怡周华祥陈家利孙珂彭婕婷黎琳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肉毒眼睑镜片

蒋怡,周华祥,陈家利,孙珂,彭婕婷,黎琳娟

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1]是指由于眼部肌肉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导致不自主的单侧或双侧眼睑周围肌肉跳动、频繁瞬目。可分为继发性眼睑痉挛(secondary blepharospasm,SB)和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BEB 指除角结膜炎、倒睫等引起的继发性眼睑痉挛或其他有类似眼睑痉挛症状或体征的疾病以外的眼眶、眼睑和眶周轮匝肌自发的持续性痉挛收缩,可单眼发病,但多累及双眼。最新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该病平均每年发病率为约0.1%,其中男性为0.07%,女性为0.12%,发病高峰在50~59 岁年龄组(0.19%),相比于生活在较不发达的地区的人来说,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患病风险更大(P<0.05),严重的持续性眼睑痉挛可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国外有研究[3]表明该患病人群中广泛焦虑及重症抑郁的比例明显增高,由此可见,该病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中、西医长期探索BEB 的治疗方法,收获颇丰,总结起来主要治法有局部注射、口服给药、手术干预、经颅磁刺激、光调色法及中药、中医非药物疗法等。本文通过搜索2002 年—2019 年的文献,就BEB 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1 BEB 的病因病机

BEB 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彭彬等人[4]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眼睑痉挛存在遗传学基础,也有研究[5]认为可能与大脑基底神经节异常代谢引起第7 对脑神经(面神经)电活动过多有关,大脑活动异常原因通常与接触毒物、头部创伤、精神压力等有关,生活在高度社会化的发达地区的人口日常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及生活压力,因此其患病风险大大增高。Hirabayashi 等人研究[6]表明BEB 可能与三叉神经眨眼反射回路功能失调有关,而大脑黑质致密部中多巴胺细胞的缺失增强了三叉神经眨眼反射的兴奋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下降,因此特发性眼睑痉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2 目前的西医疗法

2.1 药物治疗

2.1.1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1)A 型肉毒杆菌毒素:眼肌痉挛部位肌肉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在眼科主要应用于特发性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7],它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根据抗原分型可分为8 种类型,其中A 型常见于人类肉毒中毒且其毒性易保存,目前眼部周围肌肉注射A 型肉毒毒素是公认的治疗BEB 的首选方式,其优点在于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其主要机理为A 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末梢胆碱能受体,拮抗钙离子与胆碱能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的松弛麻痹,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有研究表明[8]随着神经末梢的芽生,突触功能恢复,乙酰胆碱正常释放,会导致BEB 症状再次出现。该治疗方案可能需反复注射A 型肉毒毒素以维持疗效。国外有研究[9]长期随访观察至少接受15 年A 型肉毒毒素治疗的9 名BEB 患者,平均症状改善率为71%,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副作用多局部和轻微,如眼干不适、复视、眼睑下垂等,副作用的频率与治疗时间无关,且随着药量减少,上述副作用发作频率也随之降低,得出结论认为A 型肉毒毒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期治疗BEB 的手段;(2)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主要成分为氢溴酸樟柳碱、维生素B12、盐酸普鲁卡因等,主要机制为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阻断神经冲动,缓解眼睑痉挛等症状。张丽剑[10]使用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BEB,显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黄波[11]对比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与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治疗效果显示复方樟柳碱对于病程较短的BEB 患者,其疗效更好,疗程更短;(3)眼轮匝肌局部封闭疗法:利多卡因与其他镇静药物或营养神经药物联合,于眼睑周围肌肉皮下注射,阻断了细胞间产生的传导动作电位,从而缓解痉挛症状。陈淑香[12]等人将90 例BEB 患者的98 只患眼分为2 组,治疗组使用地西泮0.5 ml、维生素B 注射液25 mg(0.5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15 ml 进行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临床观察3~6个月,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局部封闭疗法疗效肯定。

2.1.2 口服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BEB 的口服药物多属于中枢性药品,由于BEB 发病机理至今还未完全明确,所以口服药物多作为其他治疗模式的一种辅助手段。⑴左旋多巴联合阿波吗啡 可增加大脑黑质中多巴胺的作用,已有研究[6]证明多巴胺的缺失与眼睑痉挛等肌张力障碍有关,增加多巴胺数量及加强其作用可缓解BEB 患者的症状;⑵盐酸氟西汀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目前多用于抗焦虑抑郁治疗,赤克美等人[13]将汉密尔顿焦虑自测量表或抑郁自测量表评分[14]>50 分的22 例BEB 患者纳入治疗组,其余17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治疗组在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的同时服用盐酸氟西汀,对照组仅单纯使用A 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经6 个月随访,根据Burke-Fahn-Marsden 肌张力障碍评分标准[15],治疗组BFM 小于对照组BFM,且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自测量表及抑郁自测量表评分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⑶哌醋甲酯 一种神经兴奋剂,可阻断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现多用于儿童多动症,Hirabayashi 等人[6]对38 例经过注射肉毒杆菌的BEB 患者在服用哌醋甲酯前后进行眼睑表面肌电图检查,发现电压下降31%~50%,伤残评分下降57%;⑷其他药物γ-氨基丁酸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均被证实[18]能改善BEB 患者症状。

2.2 手术治疗

2.2.1 选择性面神经划开术 通过局部面神经终末支切开,减轻不自主的眨眼及眼睑闭合,同时保留上眼睑闭合的能力。眼部周围肌肉组成为:眼轮匝肌、额肌、皱眉肌、降眉肌,它们受面神经的终末支颞面支支配,卓晓等人[16]采取垂直划切分布到上下睑轮匝肌的面神经的终末支,减少了神经兴奋传导,从而缓解了眼睑痉挛的症状。该方法疗效确切,考虑到该神经解剖位置的复杂程度,手术过程中仍存在增加眼部后遗症的风险,因此建议根据具体的病例来决定神经切除的程度[17]。

2.2.2 眼周肌肉切开术 人正常的瞬目运动是通过眼轮匝肌、皱眉肌、降眉肌等眶周肌肉协同作用的结果,眶周肌肉出现异常活动导致眼睑痉挛,对于经过保守治疗后疗效差且伴随上睑下垂、眉下垂、睑裂变小等症状的BEB 患者可行眶周眼肌全切,赵敏等人[18]采取眶周眼肌全切术治疗重度眼睑痉挛患者,发现能够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的症状。徐晓红等人[19]通过比较A 型肉毒毒素注射与眶周肌全切术对BEB 的疗效比较,发现单纯A 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效确切但易复发,眶周肌全切术疗效好,且稳定不易复发,但该方法要求术中操作仔细,避免碰伤神经及其他肌肉,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2.3 其他疗法

2.3.1 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rTMS)是一种无痛、非创伤性的利用设定好频率的磁信号作用于大脑相应区域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EB 患者除了基底神经节的改变,还存在着大脑前扣带皮层的病理改变。Kranz 等[20]收集12 名BEB 患者,采用该疗法,使多个经颅磁刺激脉冲作用于前扣带皮层,大脑前扣带皮层经过一次rTMS 治疗约1 h 后,BEB 症状能立即得到改善,结果显示该疗法可明显改善BEB 症状,并且改变相应的电生理指标。Wagle 等人[21]利用rTMS 联合A 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BEB 患者,使用较小剂量的多个低频脉冲作用于大脑前扣带皮层,结果显示BEB 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rTMS 可作为治疗BEB 的工具之一,但还需大量的研究及临床数据,以证明重复的经颅磁刺激是否能产生持久的效果。

2.3.2 光调色法 研究发现眼睑痉挛患者光容忍度较正常人群低[22],多个报道指出多达79%的眼睑痉挛患者发现明亮的光线是其症状加重的最常见因素,约80%的患者早期存在畏光表现[23]。Yong-Soo Byun 等人[24]研究发现瞳孔收缩速度的增加与BEB 患者畏光程度呈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瞳孔光反射、畏光和局灶性肌张力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光色的调节,可以明显减轻眼睑痉挛患者的畏光症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来缓解眼睑痉挛的畏光症,有文献报道[25]彩色镜片可以改善BEB 患者的畏光症状,Marcus 等[23]收集30 名符合条件的BEB 患者,其中2/3 的人目前正接受注射A 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1/3 的人接受过眼周肌肉切除术,30 人中随机分配佩戴一段时间FL-41 彩色镜片、灰色镜片及近似FL-41 镜片颜色的玫瑰色镜片,结果显示大部分配戴FL-41 彩色镜片者比配戴其他颜色镜片者在光敏度、眼睑痉挛频率、日常生活活动中都有明显的改善。FL-41 是一种近似玫瑰色的颜色,能够阻挡光谱中绿到蓝的可见光,BEB 患者似乎对FL-41 减弱的那部分可见光谱有特殊的敏感性,该研究显示FL-41 镜片在阻断加重BEB 症状的可见光的频率上优于其他颜色的镜片。配戴有色眼镜是一种安全、无创、廉价的改善BEB 症状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受试者配戴该镜片时都有客观或主观的改善,所以佩戴FL-41染色镜片不应作为治疗BEB 的唯一手段,应作为药物、手术等治疗的辅助手段。

3 中医对BEB 的认识

BEB 在中医属“目瞤”“胞轮振跳”“睥轮振跳”范畴。其中该病与目劄症状相似,“目劄”[26]指胞睑不自主地频频眨动,但多发于小儿,其发生多与眼部局部病变或全身病变有关,由此可相鉴别。目瞤最早见于《审视瑶函》[27]:“此症谓目睑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出,乃气分之病,属肝脾二经络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知顺,非纯风也”“目者肝胆风木之所属,相火相所乘,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瞤动”。《黄帝内经》[28]“风盛则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医宗必读》[29]“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为肝脾两虚,日久生风,风性动摇,牵拽胞睑而振跳,及久病过劳,耗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经脉失养而跳动[31]。

4 中医治疗

4.1 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胞轮振跳的治疗宜从“肝、脾”“风、血”论治[30],证属于血虚生风者,宜用当归活血饮加减,方中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益气养血,防风、羌活、川芎驱风散邪,症状甚者可加用蝉蜕、蛇蜕、僵蚕、全蝎等熄风止痉之要药,诸药调和,共达养血熄风之目的。姚菊英[31]采用当归活血饮加减治疗眼睑痉挛属肝脾气血虚弱患者,收效显著。心脾两虚者,血不养筋,筋脉失养则生胞轮振跳,宜归脾汤加减,补益心脾,濡养精筋,筋养而睑牵拽跳动则止。李晓华等人[32]予归脾汤加减合并针灸治疗胞轮振跳证属心脾两虚者,发现该治疗组比单纯西药治疗组起效快,疗效佳。临床上还需具体分析患者证候,随证治之,方可达到满意疗效。

4.2 非药物疗法

4.2.1 针刺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为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主要选用调理肝脾、滋补气血、熄风止痉等作用之穴位,可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配合,Bao FangFang 等[33]局部取丝竹空、攒竹、四白,远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以达滋阴补气养血之功效,结合眼周局部注射A 型肉毒毒素,得出结论其疗效相比单纯A 型肉毒毒素注射组显著。李淑波[34]采取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治疗BEB 患者,以局部太阳、丝竹空、攒竹、四白等穴位为主,远端辅以足三里、百会、太冲等穴位,配合自制中药制剂,取得良好的疗效。

4.2.2 灸法 雷火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采用不同配伍之中药,利用药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悬起灸或实按灸刺激特定穴位,使药力透达肌表至穴位之下,起着疏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姜乃康[35]在排除了局部及全身器质性病变的条件下,对35 例的眼睑痉挛患者使用雷火灸(赵氏雷火灸药),近取精明、攒竹、鱼腰、瞳子髎,远取风池、合谷等穴位,由近及远,循环进行,再行雀啄灸,配以当归活血饮及牵正散口服,有效率达94%。

4.2.3 耳穴法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当人体某脏器病变时会在对应耳穴出现压痛或结节等改变,我国运用耳穴治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灵枢篇》[36]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掣”。李玉丽等人[37]采取耳穴贴压的方式,选取最敏感的穴位,每日按压所贴穴位2~4次,辅以心理疏导治疗64 例BEB 患者,1 个疗程后能随访到的52 例均治疗有效。现代理论研究[38]证明,耳部神经分布丰富,通过刺激特定的耳穴,可激动或抑制相关神经功能,从而缓解所对应脏器的症状。

5 结语

目前BEB 在临床上多采取分级治疗措施,根据shorr[39]眼睑痉挛分级标准,分级为I~II 级的BEB 患者多建议采取口服西药、中药、局部药物注射及针灸等治疗,对于分级为III~IV级的患者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无效或伴有上睑下垂、眉下垂、眼睑横径缩小等并发症时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口服药物疗效不一,且长期服用副作用明显,仍需大量实验室及临床数据得出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耳穴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特色疗法,但目前临床运用较少,还需进一步研究及实践。其他疗法如重复经颅磁刺激及光调色法可作为上述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加以改善患者症状。BEB 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及改善疾病的预后。

猜你喜欢

肉毒眼睑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有关肉毒毒素的疑问
隐形眼镜
肉毒杆菌有多毒?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我该如何选镜片?
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