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桦政治抒情诗歌赏析

2019-01-06黄春枝

福建茶叶 2019年4期
关键词:白桦孔雀诗人

黄春枝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白桦1930年出生,他一生饱经忧患,经历了战乱、反右运动和文革等一系列运动,因此他的诗歌深深的打上了政治烙印,并和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的诸多诗篇都是政治抒情诗,包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孔雀》,到新时期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船》《一棵枯树的快乐》等等。白桦的诗歌常以议论和哲理入诗,政治色彩非常鲜明。或是对自我和历史的反思,或是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或是弘扬爱与美的主题,或是呼唤正义,体现国家大事。富有对政治的审美建构、反思和想象,与政治有着不同意义、不同层面的关系。白桦诗歌主要是以情感结构的形式,呈现政治观点。本文着重从审美层面探讨了白桦诗歌的政治情节。

1 作为战士诗人,诗风纯净而明朗,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

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时候,白桦对不少诗歌进行了创作,用以歌颂新生活、歌颂祖国。诗人在诗中,流露出深切的希望和欢乐,表达浓浓的爱国情怀。如《金沙江的怀念》描写了雪山人民对贺龙将军的深厚情谊。在《寄给北京的礼物》中,对北京金黄色的早晨进行了抒写。在长诗《鹰群》中,对祖国、北京、新生活,进行了动情的歌唱。白桦有着纯净而明朗的诗风,使读者很容易感受到身为战士的诗人的政治倾向,而正是这些诗篇,使白桦在当代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白桦在饱经风霜之后,对自己年轻时候跟风的作品不甚满意,认为它们缺乏文学性,而过于紧密的联结政治宣传。边疆本身就有着非常复杂的生活,而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白桦对生活中的阴暗面和艰苦性进行了回避,并没有写出其中的复杂性。

暮年再回首时,白桦曾深以为憾,承认自己最初的文学生活并没有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消极面过多的触及,更多的是为了满足那个时代的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伊始,白桦开始用诗歌讴歌崇高的理想和生活。在《雀》这部长诗中,虽然和政治的关系不大,但却没有完全脱离政治。这首诗既富有民族色彩和美感,有诗的绘画美。同时,也蕴含了强韧的战斗精神和深沉的思想。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分析,《孔雀》是白桦前期诗作的一个总结。这首诗直接取材于云南傣族的口头文学,延续了之前抒情诗的特点。在结构和形式上,对民间说唱艺术的特点充分借鉴,但却将民间故事原有的迷信因素和宗教色彩剔除。对爱与美的赞颂,是这首歌的主旋律。一方面,《孔雀》流露出一个来自中原的诗人对异域风光和风俗人情的热爱,同时,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诗人内心的理想主义,通过大团圆的结局进行了验证。生命意识与人性光辉,以及故事脚本本身所富有的诗情画意,是《孔雀》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但不可避免的,这首诗歌也同样受到政治文化的规训。尽管诗中具有淡薄的革命阶级的色彩,但白桦还是对新中国正确而庄严的话语进行了借用,用以对故事的塑造和人物的改编。诗中所歌颂和肯定的对象,就是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乎所有作家所共有的政治倾向,就是对人民的认同。

作为“百花文学”中的诗歌代表,《孔雀》也是“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所催生的“鲜花”,在革命文学中地位可谓坚不可摧。但后期在政治动荡中,《孔雀》开始逐渐受到冷落和遗忘。这首诗的命运,密切关联着诗人白桦的命运。在结束十年浩劫之后,白桦再次喷发了创作的激情,并先后在《文汇报》《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若干篇诗歌,“觉醒”是白桦归来之后的诗歌主题。电影《孔雀公主》,由白桦亲自担任编剧,是在诗歌《孔雀》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而这些改动,正是源于诗人在觉醒之后的追求和反思,对真理和正义的强烈诉求,也是白桦诗歌中的最强音。

2 作为知识分子,利用诗歌中弘扬正义和真理

在1976年至1978年这两年期间内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前,白桦写出了不少“政治抒情诗”。在诗中,诗人强烈的表达了在历史转折之后的乐观和希望,或是对重大社会事件的反映,或是对领袖的歌颂。如在《我们伟大的旗帜》中,对伟大领袖毛主席进行了热情讴歌。再如在《风暴般的悲歌》《祝酒歌》中,对人民群众万分敬仰的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歌颂。在结束十年浩劫之后,和大多数诗人一样,白桦对光明时代的到来,热烈而由衷的欢呼。在这些饱含政治激情的诗歌中,字里行间都是希望和憧憬,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新的政治语境给诗人带来无限的幻想和喜悦。

新时期之初的这些诗篇,还不能深刻的反映领袖和时代,主要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认识文革。在同一时期,诸多作家共同的创造特征,就是诗中所洋溢的乐观主义。诗歌创作雷同,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白桦是比较清醒的看待这种似曾相识的歌唱,他认为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在白桦的诗篇中,开始逐渐隐退对伟大领袖的歌颂。同时,从残酷的历史中,白桦开始不断总结和反思,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开始转变,很多诗句,都闪烁着哲理的光芒和尖锐的思辨。相比于文革之前被生活的不断改造和纠正,在这个文学生活的新阶段,白桦开始试图纠正生活和干预生活。他认为文学创作,也应该对社会责任有所承担。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是白桦小说创作的基点。而白桦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是20世纪80年代。在这个时期,具有相对开放清明的政治,文学之风盛行。白桦又重新迎来了诗歌创作的春天。在这个时期,他对文学的责任与使命反复强调,他的“为人生”的文学观持久而强烈,使他的文学创作充满了力量和大爱。

白桦对祖国和人民,具有真挚和赤诚的爱,他试图用文学对生活进行纠正,也为祖国和追求真理的战士,献上了一首首饱含真挚情感的诗歌。白桦用诗歌,对愚昧和专治进行批判,对民族的悲剧和苦难进行反思。在他的许多诗篇中,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进行了控诉。他在《阳光,谁也不能垄断》《珍珠》等作品中,对历史前行中的挫折进行了思索。“真理是人民共同的财富,/就象太阳,谁也不能垄断!它的名字叫做觉醒”。这些思想锋利的诗句,针对性和概括性极强,对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历史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即便是在今天,其思想价值依然非常强烈。在披露张志新冤案后,白桦接连写了两首挽歌,既《我多么想……》

《复活节》等,为张志新冤案发出了愤怒的呐喊,表达了诗人坚持真理、反抗思想专治的强烈诉求。对烈士的悼念,正是为了对真理的弘扬。而因为审视,诗人爱恋的目光也越来越强烈。

借1979年的渤海钻井船沉海事件,白桦创作了《公民的忠告》,对官僚作风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另有6首缅怀森林的组诗,既《废墟》《海市唇楼》《我曾经那样冷漠》等等,揭露错误的经济政策,严重破坏森林资源而导致的恶果,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珍爱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一直以来,白桦都心系祖国和人民,而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既感到无能为力,又忧心忡忡,所以只能借助于诗歌发出微弱的声音。尽管意识到自身具有非常卑微的地位,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批判和呐喊。他在诗中写道:我坚决站在捍卫未来的行列里,/用我的脊骨去加固通向未来的桥梁;/只要我的生命之火不熄,/我就要去点燃千万次失望中的希望。尽管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白桦依然愿意“拼将纤细的生命化为烈火,在天地间疯狂地燃烧”,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战斗精神和凛然正气。

3 白桦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反思

通过不断总结和回顾个人经验和中国的历史,白桦曾很多次的反思文学和政治的关系。他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会将作家的思想束缚。但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并不代表文艺能与政治脱离。对白桦一生的诗歌创作进行反观,从总体上分析,他的诗歌和政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紧跟政治,对新生活和新时代的歌颂,到新时期对政治的反思,对现实生活和历史的真实表现。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忧患的诗人,作为一个人民的代言人,白桦的诗风不管是乐观欢快,还是沉郁顿挫,始终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情感。他的诗歌真情率真,有着深切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晚年诗歌创作中,白桦的诗歌更是闪耀着求真、求实、求美的光芒。在《从秋瑾到林昭》这首诗歌中,有机地结合了政治性和艺术性,使其诗歌更加彰显了一定的艺术性。作为特殊年代成长的一代人,白桦的诗歌创作中,都深深的打上了政治的烙印,白桦诗歌的精神底蕴,就是浓郁的政治情结。白桦一直以来都是笔耕不辍,他以诗明志,以理想为纽带,将诗歌艺术和政治情结建构了一种平衡状态。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白桦经历了巨大的荣辱毁誉,他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觉醒。他深刻意识到,广大读者的理解,就是对一个作家最大的奖赏。一个作家和时代良心的体现,就是有生命力有价值的文学。因此白桦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思索,勇敢的追求自由和良知。

4 结语

白桦的诗歌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纵观白桦一生的诗歌创作,无不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白桦的诸多诗篇中,既具有浪漫主义的豪迈气息,同时又对现实主义的理性之光进行了折射。通过探讨白桦的诗歌创作,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其作品的风格与内涵。

猜你喜欢

白桦孔雀诗人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孔雀1
我理解的好诗人
孔雀
诗人猫
俄罗斯见闻:浴血白桦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