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例母牛胎衣不下的诊断治疗

2019-01-06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母畜胎衣家畜

张 乐

(天津市静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 静海 301600)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家畜产科常见病,本病多发于牛,发病率高达60%,轻则影响家畜采食和饮水,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重则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迅速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法,对于保障养殖户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胎衣不下的定义

胎衣不下是指母畜分娩胎儿后,在正常时间内未能将胎衣排出的一种产科疾病。胎衣不下包括胎衣完全不下和胎衣部分不下两种类型,此病常见于牛、羊等家畜,偶见于猪、犬。

2 病因

引起家畜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较多,常见的病因有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组织结构类型,胎盘未成熟或老化,胎盘受到感染继而引发炎症,子宫异常强力收缩导致胎盘充血或水肿等。

3 临床症状

牛、羊发生胎衣不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努责、拱背,严重时可导致子宫脱出。当母畜处于卧位时从阴道口排出大量深红色液体,这是由于胎衣在子宫腔内存留时间超过12 h后变性分解造成的。

猪多发胎衣部分不下。临床表现体温最高可上升至40℃,采食量下降,大量饮水,相反泌乳量有所降低,典型症状为从阴门流出含有胎衣碎片的黑红色液体。

4 诊治病例

4.1 2012年8月,静海区西翟庄镇的一位奶牛养殖户所饲养的一头荷斯坦奶牛产下犊牛后,饮食、饮水情况不佳,12 h内未见胎衣排出体外,经询问养殖户得知偶见母牛有拱背努责情形。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发现子宫颈口已缩小,伴有少量污浊深红色液体排出。结合临诊症状,判定此病为产后胎衣不下。

为将治疗风险最小化,结合奶牛临床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保守药物治疗方法。由于母牛子宫颈口已经缩小,为促进子宫内腐败物排出,首先向肌内注射稀释的苯甲酸雌二醇溶液,然后向子宫腔内注射四环素,以达到防止胎衣腐败、延缓胎衣溶解的作用。四环素注射需隔天进行1次,共计注射2次,治疗后第四天母牛排出剩余胎衣,饮食饮水状况良好。

4.2 2012年10月,静海区良王庄乡一户村民饲养的一头黄母牛产后饮水、饮食状况良好,体温38.5℃,未见胎衣排出,对其进行子宫腔检查,触摸到胎衣,确诊为胎衣不下。鉴于分娩尚未超过24 h,医疗人员决定首先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0 mg,1 h后皮下注射催产素60 IU。约1 h后仍不见胎衣排出,经与黄牛主人沟通协商,同意待产后36 h采取手术剥离胎衣,向子宫腔内投放20 g土霉素,以便防止胎衣在子宫内腐败、溶解,被母牛吸收继而引发子宫炎。产后第3 d,母牛体温正常,未发现子宫内膜炎,符合手术剥离胎衣条件。术前1 h向子宫内灌注10%氯化钠溶液1 500 ml,手术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阴门,15 min剥离胎衣,未损伤子宫内膜,最后对子宫、产道、阴门进行消毒冲洗。

5 治疗本病的经验总结

治疗胎衣不下宜早不宜迟,如果延长治疗时间会造成胎衣腐败被吸收,进而引发家畜全身症状。治疗方法可采取手术剥离和药物治疗。手术剥离需要结合患畜临床表现情况,如体温是否正常,子宫内膜是否有炎症等,手术时要做到快速、无菌、剥净、轻柔。

药物疗法可采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中医认为产后胎衣不下是由于体质虚弱,体内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加之临产时遇寒导致气滞血凝。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经下衣为原则,以当归补血汤为基础结合患畜临诊情况,适当加减。西医治疗可使用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药物作用于子宫腔内,配合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防止子宫感染。若于早期发现胎衣不下,则可使用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加快胎衣及腐败物排出。

6 预防措施

胎衣不下重在预防,围产期给母畜补充硒和维生素E,合理搭配饲料,产前减少饲喂精细饲料,适当加强运动,提供良好的动物福利,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产后尽早让仔畜吸食母乳,给母畜饮用温热开水,做好产房保暖和卫生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母畜胎衣家畜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仔畜性别人为可控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