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渔综合种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2019-01-06叶庆娟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稻虾种养小龙虾

叶庆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分田单干、生产责任制、土地确权、适度流转、规模化经营等几个阶段。现阶段,随着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入城务工,加之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很多农产品质量下降,出现了大量土地抛荒,农民农业增收缓慢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农民就业的保障。本人结合我县渔业生产实际,认为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是实施我县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方式

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模式为:利用冬季水源充足的稻田,开挖稻田面积10%以内环形沟,田面条形种植水草,四月份投放虾苗,五月份捕捞销售成虾至六月中旬栽插水稻,虾稻共生,生产优质大米,并自繁小龙虾苗种,循环养殖。同时也可根据市场变化,适度发展稻鳖、稻鳅、稻鳝等多种共生养殖模式。

二、产业优势

1.稳定水稻种植。控制环沟面积为10%,加宽加固堤坝,改善水稻田保水性能,人工栽插,确保栽插植株数,增强稻田通风能力,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安全。

2.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单一水稻种植为虾—稻—虾生产模式,每亩投虾苗25kg,产成虾75kg,亩增收1000元以上。

3.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施用有机肥种植水草,利用小龙虾排泄物,逐年积累稻田有机物质,增加肥力,减少化肥使用60%以上;利用诱虫灯、性诱剂或生物制剂等综合防控技术,禁用菊酯类农药,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或基本不用,亩减少化肥、农药和用工投入100元以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安全。

4.优质米生产。选用米质二级以上,生长期138天以内的优良水稻品种,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减少化学物质残留,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大幅提高优质米溢价。

5.秸秆全部还田。利用稻草腐烂发酵技术使秸杆成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通气性能和有机质含量,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6.产业转型迅速。田间适当的工程建设,可实现鱼、虾、鳖、鳅、鳝等多品种养殖,并推动种苗、农资、种养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因此稻虾综合种养是水稻种植技术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对接和集成,具有稻粮增效、生态循环、降低污染、绿色发展、产品安全的功效,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产融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模式,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鱼双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三、政策依据

稻虾养殖模式获得《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支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期,湖北、安徽为主产区,湖北突破400万亩,安徽达120万亩,市场需求持续扩充,未来十年仍会快速发展,且小龙虾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极大促进加工、运输、餐饮、旅游、文化产业繁荣,同时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养殖效益趋向稳定。

四、我县发展情况

1.已养情况。全县七个畈区乡镇和山区两个乡镇已养57户6466亩,其中千亩片一个、500亩三个、其他为几十亩,符合点、片、面发展规律,有利于学习技术、积累经验、自繁种苗、节约投入、滚动发展。

2.收益情况。第一年亩投入3350元,其中公共投放1000元(含田租400元),水稻成本630元,小龙虾成本1720元,实现收入4560元,亩利润1210元。第二年苗种自繁自给,亩利润2000元以上。

3.养殖实践。我县已养农户中,按亩投苗25kg,至7月底已全部收回养虾投资,亩产成虾达75kg,且留足种虾,养殖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加大投入,今年冬季全县养殖面积可望突破1.5万亩。

五、后续支持

1.科学编制规划。按照县政府《关于推进我县稻虾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实施意见》确定的2018年0.5万亩、2019年1.5万亩、2020年2万亩的发展目标,是符合我县稻田、水利和投资实际的,必须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优化区域布局,整体成片推进,形成规模效益。

2.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和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稻虾养殖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建立日常协调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加快稻渔综合种养各项工作。

3.加大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中优先安排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资金;把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等项目与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投资效益;整合品牌粮食、绿色防控、农业灾害补助资金支持稻渔养殖;在农业保险、产业扶贫项目中加大支持;在物流园区安排水产专营区,支持虾、米品牌创建。

4.加强技术保障。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形式,完善技术服务措施,加大渔政管理力度,切实维护养殖户权益。

猜你喜欢

稻虾种养小龙虾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小龙虾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