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大做强浙东白鹅产业的思考

2019-01-06

浙江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种鹅象山县浙东

(1.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 宁波 315000;2.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3.象山县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

浙东白鹅是我国优秀的地方良种,饲养历史悠久,尤以早期生长速度快、体型美、经济性状优、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而在全国几十个中型肉鹅地方品种中处于领先地位。鹅以食草为主,肉中的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自上世代90年代开始,以象山县为主产区的浙东白鹅通过品种选育、种蛋人工孵化和种草养鹅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形成了“鹅-草”新颖生态牧业体系,使浙东白鹅优势产业重新快速发展,浙东白鹅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保护产品等。至2018年,全市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157.05万只,销售苗鹅500多万只,深加工鹅产品720 t,实现白鹅产值逾2亿元,养殖效益高达历史高位。

1 生产现状

1.1主产区种鹅生产基本稳定,省外基地初步拓展 自2011年以来,全市浙东白鹅受水环境和畜禽污染物治理力度的加大、及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浙东白鹅生产持续下降,至2018年,全市饲养量157.05万只,其中存栏36.48万只,出栏120.57万只,分别比2011年的443.77万只、100.38万只和343.39万只下降了182.57%、175.16%和184.80%。为坚守国内种苗市场,作为主产区的象山县部分养殖企业积极谋划,从2016年起大举在安徽、江西、江苏等地安寨扎营,已建立3万只左右的养殖基地,种蛋回收至象山孵化销售,确保了种苗销售体系的稳定。

1.2种苗外销形势持续见好,2018年养殖效益超历史 浙东白鹅种苗尽管身价很高,最高达到45元/只,可抵国内一只小型鹅种的肉鹅价,但凭借其早期生长快、肉嫩鲜美的优势在国内鹅种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陈文杰等种鹅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销售足迹已遍布海南、广东、福建和江苏等10多个省份,苗鹅外销量占全市500万只产量的90%左右。特别是2018年,种苗销售价位居高不下,养鹅效益普遍比往几年翻倍,预计今年全市种鹅存栏将增加1/3,即10万只以上。

2 存在问题

2.1种鹅繁殖率低下,肉鹅养殖利益机制未建立,本地产肉鹅严重萎缩 浙东白鹅种鹅产蛋性能差,一只母鹅年仅产苗鹅20-25只,导致苗鹅成本持高不下,同时受苗鹅市场波动很大,年均价格跨度在10-45元/只之间,这种现状不仅导致肉鹅养殖户亏损风险加大,制约了肉鹅养殖规模的扩大,反过来也影响种鹅户的利益,2012年底苗鹅价格跌破10元就是最好的佐证。再加上近几年受养殖环境整治和放牧场地减少影响,肉鹅养殖优势不在,慈溪、余姚尚有几家养殖,而作为主产区的象山县已难觅规模肉鹅养殖户的踪影,致使该市肉鹅养殖户大量萎缩,2018年全市肉鹅出栏仅50万羽。

2.2养殖空间日趋压缩,养殖氛围日益低下 畜牧用地紧张已是全市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顽疾,再加上“五水共治”和养殖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作为水禽的浙东白鹅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养殖成本也日趋高涨,部分养殖户只能在江西、江苏等地建立合作基地,采用回收种蛋的方式来确保全市种苗的供应量。再加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因鹅噪音、羽绒随风飘扬等被投拆或恶意举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困惑。同时,部分区(县、市)农业临时用地两年一批审批程序使部分养殖户不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制约了种鹅繁殖调控等技术的推广普及。

2.3鹅肉市场基本被外地鹅垄断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肉鹅年消费量达600万只左右,其中98%都来自外地鹅。其原因一是本地肉鹅饲养量确实少,二是由于本地产肉鹅养殖成本高,销售价高于外地鹅3.0元/kg才能达到养殖户的心理价位。但由于全市除主城区推行家禽杀白上市外,其他区域肉鹅统一屠宰未建立标准化体系,浙东白鹅品牌效应未发挥,优质优价未体现,而大部分经营户追求利益最大化,对本地产鹅最多肯出高于1.0元/kg收购或直接收购外地鹅,导致大部分养殖户弃养。宁波鹅肉市场基本被安微、河南、江西、江苏和山东等地占领的局面已形成。

3 对策与措施

3.1加大种鹅智能选留和繁殖调控技术的研究推广 鉴于浙东白鹅繁殖生理特性,采用传统的群体选育和家系选育两种方法来选留后代,但群体选育缺乏一种能直接评价种鹅产蛋性能的指标,而家系选育虽能记录群体平均产蛋量,但无法精确记录每只种鹅的产蛋数,难以选出真正具有高种用价值的个体,也无法及时淘汰产蛋少或不产蛋的个体,且这两种方式均需花费大量人工用于观察和记录,而且选留的精确程度严重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对提高繁殖性能的选留进展不明显。因此,研究推广人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物联网技术,及时追踪记录每只种鹅产蛋数和体型特征等参数的智能个体选种方法,将大大提高浙东白鹅群体产蛋量,降低种苗生产成本;同时,应加大对浙东白鹅繁殖调控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力度,及早打破全市“七月无小鹅十月无大鹅”的局面,确保种苗常年占领国内市场。

3.2建立产销联合,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种鹅和肉鹅养殖原本应是一条产业链,但由于养殖大户缺乏长远眼光,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不平衡,肉鹅养殖户亏损风险加大,制约了肉鹅养殖规模的壮大,反过来也牵制了苗鹅的定价。为此,建议种业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采用订单形式,建立订单发放苗鹅、肉鹅养殖回收、杀白上市一条龙的产销联合同盟,来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

3.3规范肉鹅屠宰加工,依托品牌抢占上海市场 早在上世代80年代,浙东白鹅曾以冻宁波鹅形式出口港澳地区,上海、广东等地鹅肉消费大市对浙东白鹅肉也情有独钟。为重新占领上海等鹅肉消费市场,一是建议象山等鹅主产区尽快建立家禽集中屠宰场,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和不同来源鹅的等级定价机制;二是发挥种业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培育省内外肉鹅养殖基地,并以订单形式回收肉鹅;三是依托全市现有的肉鹅销售网络主动对接上海市场,建议有关部们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做大做强浙东白鹅产业。

猜你喜欢

种鹅象山县浙东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种鹅的选育和分阶段饲养管理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叫醒太阳公公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