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9-01-06

河南水产 2019年1期
关键词:名优郑州市郑州

(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郑州 450000)

近年来,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GDP突破万亿元“关卡”,人均GDP达到10万元,郑州市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随着郑州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食物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开始转变,渔业产品在食物供给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健康价值将会持续提升。郑州作为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必须树立“大资源、大食物”理念,解决渔业产品供给与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高水产品供给能力,促进郑州渔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实地调研及与相关部门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郑州市渔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郑州市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郑州市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目前,渔业已成为郑州市特别是沿黄县(市、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规模持续增加,产业优势更加突出,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时期,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都市型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沿黄渔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原有养殖用地因农村拆迁退出水产养殖转而向沿黄滩区集中。据调查统计,2018年,郑州市池塘养殖面积7667 ha,沿黄的荥阳市、惠济区、郑东新区、金水区、中牟县、巩义市6县(市、区)的养殖面积7273 ha,占全市的94.87%,产量达11万t,占全市的95.7%;品牌与规模优势逐步确立,是郑州渔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养殖水面以水库为主,池塘很少;其它市辖区无水产养殖池塘。

2.养殖方式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

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郑州都市型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渔业生产向生态养殖、都市渔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渔业生产的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近年来,郑州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植物净水、池塘循环流水和池塘生物多样性4种生态养殖模式示范。在荥阳市王村黄河滩区建立互联网平台,打造“互联网+水产”养殖模式,推进智慧渔业发展。养殖方式的转变既有效改善养殖水环境,又提高了养殖效益,生产方式逐步向生态化、工厂化方式转变。

3.养殖结构多元化、规模化趋势明显

为引导带动名优品种养殖,选择名优品种开展示范推广。郑州市养殖品种除了鲤、草鱼、鲫、鲂鱼、鲢、鳙等大宗淡水品种外,名优品种有斑点叉尾鮰、黄颡鱼、泥鳅、鲈鱼、鲶鱼、青鱼、乌鳢、河蟹、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黄河鳖、大鲵、鲟鱼、赤眼鳟、翘嘴红鮊等20多个品种及观赏鱼。鲤鱼养殖面积已经从80%降低到30%,名优品种养殖相应增加,占到总养殖规模的70%,其中斑点叉尾鮰约占50%,其他名优品种养殖利润较高的泥鳅、鲈鱼、黄颡鱼、河蟹、克氏原螯虾等约占10%,观赏鱼占10%。

4.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据郑州市农委统计,郑州渔业合作组织和企业共有50家。渔业合作组织的形式有以饲料生产带动水产养殖发展的,如郑州邦众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还有以单独发展某一品种而聚集成立的渔业合作组织,如:以专业发展观赏鱼成立的荥阳华正锦鲤专业合作社、郑州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泥鳅养殖而成立的郑州超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有为了抱团获得更好发展而成立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等。

二、郑州市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郑州水产养殖面积、产量、效益大幅度增加,发展现代渔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与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相比,郑州水产养殖仍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现代渔业意识不强

郑州市以养殖大宗淡水鱼起步,沿黄一线90%以上为传统的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设施渔业、生态渔业发展较慢,养殖理念转变跟不上现代渔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大宗淡水鱼供大于求,随着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投入品成本的上涨,养殖成本逐步加大,南方因为水面多,大宗淡水鱼粗养占有成本优势,对郑州水产养殖造成大的冲击,使郑州市池塘精养的产品不具有价格竞争力,养殖效益下滑加快。但大多数渔民为了保证养殖效益盲目追求高产,高产却没有带来高效益,多年的价格低迷使养殖鲤、草鱼、鲂鱼、鲫等大宗淡水鱼的渔民对水产养殖悲观失望。虽然有部分养殖户尝试养殖名优水产品种,但因为本地缺少苗种、名优品种养殖管理要求高、技术不成熟,以及苗种、饲料供应和技术服务、销售体系不成系统,造成名优品种发展缓慢。与江、浙、湘、鄂等省份发展的克氏原螯虾、对虾、河蟹、鲈鱼、泥鳅、黄颡鱼等生态养殖相比,郑州市水产养殖品种、养殖方式、竞争意识和发展现代渔业意识已处于落后跟随状态。

2.技术研发支撑能力不强

郑州市除个别大型鱼用饲料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强、有能力投入技术研发外,大多水产养殖企业均没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弱,对新技术了解不够,掌握不全。养殖企业学习外地经验不深入、不扎实,发展缺少技术支撑。与水产科研院所缺少技术合作,借用水产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发展企业生产能力投入不够,企业管理和发展缺少核心技术、缺少产品开发能力,形不成强大的企业力量,不能在新技术、新产品上更好带动郑州渔业发展。比如:除了黄河鲤以外,黄河鲶鱼、赤眼鳟等黄河鱼类开发较慢,没有像对虾、河蟹、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外省产品占领市场快,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互联网+水产”等现代渔业技术和现代渔业科技装备应用的落后于水产发达省份,甚至落后于个别西部省份。

3.渔业合作组织引领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郑州市除一部分有特色的渔业合作组织外,大部分渔业合作组织注册成立之后,没有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缺少规范管理制度,只是形式上成立了渔业合作组织,没有形成产业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不能切实发挥合作社组织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4.渔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郑州市水产养殖以大宗淡水鱼为主,产品供大于求,养殖效益差,渔民收入下降,加上环保治理力度加大,郑州渔业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调查发现,惠济区部分养殖区域涉及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金水区部分养殖区域影响郑州市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发展水产与黄河湿地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形成矛盾。如:位于惠济区黄河滩区的国营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农牧场有266.7 ha水产养殖用地被列入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金水区兴达路办事处辖区内的养殖池塘可能影响郑州市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下一步面临撤出。

郑州市池塘养殖突出表现为产量高、病害多、大量投入品造成池塘养殖环境差,池塘缺少排水设施和水质净化设施设备,与生态养殖差距较大,与国家环保要求和坚持绿色、和谐、共享发展理念冲突明显。郑州市水产养殖又都集中在沿黄滩区,水产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河水质,有些影响到黄河湿地保护和郑州市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必须改变目前养殖模式,重点发展生态养殖。

三、郑州市水产养殖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为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促进郑州水产养殖转型发展。针对郑州市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郑州市目前水产养殖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推动互联网与渔业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渔业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郑州渔业发展要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原则,转变渔业生产方式、养殖管理方式,引入“互联网+水产”的模式,大力推广智慧渔业,实现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渔业的融合,改变渔业生产管理和销售方式,加快向生态、智能、高效发展,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2.转变养殖模式,实现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结合郑州渔业池塘条件差、养殖产量高、环境压力大的特点,郑州渔业发展重心应由数量型转变到质量型发展上来,转变水产养殖方式,实现区域化大水面生态养殖。根据郑州渔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探索适合郑州的生态养殖方式、生态养殖技术,开发郑州特色品种、引进适宜养殖品种,并加快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发展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渔稻共养、渔莲共养。发展名优养殖品种,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入。支持企业创新和产学研推结合,设立企业创新和产学研推结合项目,对企业创新和构建产学研推平台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给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如“生态养殖攻关项目、节水减排循环水养殖项目、水产名优新品种开发推广项目、水产品加工项目等,通过项目培育壮大企业,加快实现渔业转型升级。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根据郑州市渔业区域合理布局,压缩调整环境污染重的生产方式和产出效益低的养殖品种,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养殖品种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郑州市大宗淡水养殖品种多,养殖技术成熟,产品供大于求,养殖品种处于价值低端,应加大调整力度,引导开发黄河特色水产品种、引进名优养殖品种。划设大宗淡水鱼养殖区、名优品种(如虾、蟹)养殖区、黄河特色鱼类养殖区、观赏鱼养殖区、稻渔、莲渔共养区,不同区域设定养殖不同品种,引导特色养殖发展,形成一区一特色发展格局。

4.打造绿色养殖基地,助推郑州美丽中国示范城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的实施,坚持“治”“建”并举,以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为基本要求,处理好郑州市水产养殖区与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重叠问题。渔业养殖要推广绿色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技术,加强培训,积极引导渔民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逐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使黄河湿地和水产养殖协调共享,发挥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调节和美化作用,助推郑州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中国示范城建设。

5.推进科技集成创新,建立现代渔业示范区

郑州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优势突出,要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和推广机构技术力量,发挥国家重大战略在郑州的制度叠加效应,在沿黄区域建立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代渔业示范区。以规范化的生态渔业养殖模式、现代化的养殖设施与设备、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先进高端的科技支撑为手段,融合都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新理念,集水景观、休闲渔业、生态旅游、渔业生产功能为一体,创新性地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实现郑州渔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名优郑州市郑州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长沙市三种名优虾类池塘养殖研究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小蒜苗成长记
贠红松作品选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富一方百姓,造一片蓝天,创名优品牌
史传文学中的先秦“名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