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诊断防治措施

2019-01-06李妍鋆

新农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湖羊羊舍氏杆菌

李妍鋆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农业农村局,广西 凭祥 5326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肉制品在我们的饮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羊肉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了大众餐桌上肉类食品的首选之一,因而带动了肉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但在羊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湖羊巴氏杆菌病就是在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因其传染性广,危害性大,所以该病的防治在羊养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 流行规律

湖羊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疾病,具有急性、高热性的特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溶血性曼氏杆菌或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羊群养殖密度大,通风不畅容易诱发羊巴氏杆菌病。全部年龄阶段的羊都有患病的风险,但以绵羊尤其是断奶期的小羊更易发生。已患病羊及携带病菌的羊需要及时清理,如果没及时清理很可能成为传染源。湖羊巴氏杆菌病主要通过病羊的消化道以及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病羊的呕吐物、唾液、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和水甚至是外寄生虫进行传播感染,引起健康的羊发病。

2 诊断

2.1 临床症状观察

羊患巴氏杆菌病从病菌感染到发病,依据不同的临床类型病程不一,有时最短为几小时,最长时间可达到1个月有余。根据发病的缓急程度可以分为4种。第一类是最急性类型,该类型在疾病流行初期及最初发病地最容易发生,病羊在发病时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有的病羊常常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呼吸困难,数小时死亡。第二类是急性类型,该类型的病羊主要表现为情绪高度低沉,无精打采,体温升高到41℃以上,没有食欲且行动迟缓,呆立一旁或卧地不起,呼吸频率加快,气喘,腹部疼痛,触诊肺部有疼痛感, 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水泡音。通常死亡原因为虚脱,病程可持续1~5天。第三类是亚急性类型,该类型病羊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弱甚至停止进食,行动迟缓,体温升高,消化功能紊乱。身体消瘦,病程为7~21天。第四类是慢性类型,该类型病羊五官有黏浓液体流出,呼吸不畅且行动不便,食欲减退甚至停止进食,精神沉郁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2.2 实验室诊断

该病在初诊时可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诊断,如进一步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可以以病羊的血液及黏液为样本,制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能看到革兰氏阴性且两端钝圆的杆菌,就可以初步确诊为羊巴氏杆菌病。然后,采集病死羊的心、肝、脾等组织液以8~10倍的量进行稀释制成药剂,给试验动物(如小鼠)注射,注射量为0.2~0.4毫升,如果试验动物死亡,采取死亡动物的脾脏或心血进行制片或分离培养来确诊。

3 防控措施

3.1 接种预防

该病传染性大,疾病发生范围广。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接种的疫苗可选择羊巴氏杆菌病灭活苗,每只羊注射1~1.5毫升。疫苗接种时,需严格按照免疫接种程序进行,防止感染,避免不良损失。

3.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选择使用镇痛、消炎、解热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浓度为10%氟苯尼考、1%恩诺沙星、红霉素等等,同时注射阿尼利定和地塞米松、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中药在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目前使用也较为频繁,因此可以在湖羊饲养的日粮中适量添加中药添加剂,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该病的良好效果。此外,选择金银花30克、紫花地丁30克、黄芩35克、黄檗30克、漏芦35克、蒲公英40克、马齿苋30克、连翘25克,清洗干净后加1000毫升洁净的饮用水,文火煎熬,待温度适宜,对病羊进行灌服,1日2次,连用5天,效果显著。

3.3 日常管理

在羊舍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羊舍的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圈舍的粪尿,保持好圈舍通风,控制羊群密度,保证空气质量。管理人员需严格并定期地对羊舍及使用的器具进行清理与消毒,保证羊群日常生活的环境质量。同时,应该尽量减少外界对羊群的刺激,从而减少羊的应激反应,保持羊情绪的稳定。多饲喂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日粮,提高饲养水平,增加湖羊机体免疫力。此外,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建设一个运动场地,让湖羊经常进行晒太阳,增加一定的运动量,提高湖羊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对湖羊巴氏杆菌病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湖羊羊舍氏杆菌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阿尔梅勒羊舍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湖羊巴氏杆菌病诊治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