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2019-01-06栾凤舞

吉林农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发展

栾凤舞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大庆163311)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长动力转换的公关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一定程度上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客观要求,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1 进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极大提升,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1.2万亿斤,肉蛋奶、果菜渔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裕,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但部分粮食品种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库存压力较大,绿色、有机、安全等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形势所迫,发展所需。

1.1 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导致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严重。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万亿斤,实现“十五连丰”。与此同时,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密不可分。土地长期高强度使用、大量消耗的水资源以及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农业土壤面临退化、沙化、板结、营养失衡以及部分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和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1.2 满足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要求有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已经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健康、营养转型。但是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很多农产品还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亟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1.3 建设农业强国的需要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实现“十五连丰”,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大而不强的现实依然存在。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等问题逐渐显现。这种情况表明农业发展存在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引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业在经济、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深度延伸,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2 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渐显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是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尽管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仍然较高。种植业过度集中,会降低农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种植成本上升,使得农产品每亩净利润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种粮食作物影响最大,农产品赢利能力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大量同质农产品无法体现特色化和差异性,存在低质农产品供过于求与高质量农产品供不应求并存的情况,亟需在供给端加大优质供给、缩减低端供给,减少化肥使用、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

2.2 农业附加值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目前,农业发展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农产品处于产业链上游,初级农产品多,深加工少的问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比值,农产品加工企业中70%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业,玉米加工转化率只有18%,水稻加工转化率54%。农业增值空间和经济效益小,农产品处于一等原料、二等产品、三等包装、四等价钱的阶段。

2.3 农业劳动力素质待提升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更需要人力、管理、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的投入,但是所有这些因素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农业高质量发展最终要依靠高素质、高质量的人,需要一批爱农业农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来完成。但是在我国农业从业者中,35~50岁以上农民占比较大,农业从业者年龄偏大,这部分人群小学和初中毕业居多,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较小,掌握新技术能力较弱。

3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3.1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

传统农业以满足总量需求为目标,缺乏特色化和差异化,无法满足高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阶层个性化、多样化和品质化的追求。大量同质化的生产模式使很多农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造成农产品赢利缺乏动力,农民增收困难。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是一种高效益的农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农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向不平衡不充分,意味着农产品供应也要从解决吃饱向提高品质,满足健康、营养、特色化、差异化方向转变。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地处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核心区域,开发时间较晚,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农业优势,要在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优势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和优质农产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都市型精品农业,发展高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群。同时减少低端供给,扩大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供给。

3.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但是受“两板挤压”、黄红“双灯限行”影响,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突破原有思路,按照大农业思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使农业走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社会化发展道路。一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主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二要培育扶持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组织成为农业社会化经营主体;三要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的培育力度,重点培育扶持家庭农场,发挥其对小农户的带动示范作用。

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这种素质不仅仅指年龄、身体健康程度,更指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民已经变成不同于传统农业中被动赋予的一种身份而是一种新的职业。受国内外宏观环境以及农业发展规律的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正进入瓶颈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农产品受到价格因素和农产品成本上升因素的“双重挤压”;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受世贸组织规则限制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在提高质和量方面与国外一些廉价的农产品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门槛被进一步提高,同时,现代农业的实践主体也同样面临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实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逐渐暴露出老龄化严重、男性劳动力减少、受教育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且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渴望提升生产技能的人员。重点是农业大户、家庭农产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返乡涉农创业者,以及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人员;在农业从业者后备军选择上,可以选择中等、高等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农业院校学生、退役士兵等作为产业后备军的人选;在培训主体方面要注重发挥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机推广机构的积极作用;在培训经费方面,要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市场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金融机构的力量积极参与。

3.4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科技进步是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制约的途径。同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一是引导社会资金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加强农业技术研发,重点在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追踪农业科技前沿技术,重点培育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农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引进高端农业科研人才,发挥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组建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和认证。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