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水产白乌鱼养殖技术

2019-01-05蒋明健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乌鳢乌鱼鱼种

蒋明健

白乌鳢书名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俗称白乌鱼、白乌棒,鳢科鳢属。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白乌鱼药膳可催乳,生肌活血,营养丰富,是产妇及老幼的滋补珍品。可制作多种名菜,如生炒白乌鱼片,白菊乌鱼丝,白乌棒炖鸡、蛇汤等;还可以深加工成保健滋补药品。

一、鱼体特征

白乌鳢体色白,身体呈棒形,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较细,背鳍条47,臀鳍条38,侧线鳞63,鳃耙数13,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7.8~8.2倍。

二、生活习性

白乌鳢生存适温0~39℃。最佳生长水温25~28℃,12℃以下基本不摄食。具有鳃呼吸和皮肤呼吸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陆地潮湿地带生存较长时间,生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强,适宜pH值为6.0~9.0的水域生活,喜集群,善跳跃,易钻泥,夏季增重最快,日增重率可达3%。

三、生长特性

白乌鳢口端位牙齿分布上颚两侧,下颚前部,主肉食性,鱼苗阶段要互相残杀、吞食,可驯化吃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白乌鳢两年可达性成熟,其性腺发育周期2-3月份多数鱼卵为Ⅳ期,3-4月份进入Ⅲ期,5-7月份为Ⅴ期,即产卵期,8月份又逐渐回到Ⅲ期,体长为30~35cm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每g鱼卵为8粒,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ogW=3.032 logL-1.9433,个体繁殖力Y(千粒鱼卵)与体长关系式为Y=2.68532-79.08513。超级耐低氧,可以高密度养殖,产量高,只要尾水治理过关能达标排放,养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亩产可超过3000kg以上。

四、养殖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家对白乌鳢药用及营养价值的认识,需求量越开越大,有需求就有市场,现在白乌鳢的养殖数量和产量较少,难以满足需要,多数地区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市场价格相对较高。重庆的荣昌、永川、合川、璧山等区县从上世纪末就开始尝试小规模白乌鳢养殖,养殖效果、效益都比较理想,现在已逐渐形成规模养殖并向其他区县辐射。目前白乌鳢一般市场价格80~120元/kg,有部分地区还延续传统的以尾出售,价格为:500g/尾左右60元/条、750g/尾左右80元/条,远远高于一般黑乌鳢的价格,白乌鳢养殖成本除苗种成本较高以外,其他方面相差不大,养殖技术也大体相当,一般标准池塘白乌鳢养殖产量在1500kg/亩左右,纯利润15000元/亩以上,是一般常规水产养殖品种效益的五倍以上,比较效益可观,是乡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的好项目之一。

五、养殖技术要点

(一)池塘条件

遵照当地水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禁养、限养、养殖”的相关规定,选择水源方便,水质优良,交通方便,水深1.5~2.0m,池深2.0~2.5m土池、石砌鱼池均可,池塘面积在3~5亩为宜,池子进排水要方便,进排水口及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做好池塘消毒和清整工作,一般用生石灰,按每亩泼洒100~150kg生石灰浆水,做到泼洒不留死角,消毒晒池1周后,用筛绢布过滤进新水,施有机底肥10天左右待浮游生物生长有天然饵料后,水温15℃以上,就可以投放规格鱼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鱼种投放

放养规格尽量整齐一致、25cm以上品质优良的健康白乌鳢鱼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后再下池。根据水源及养殖条件设计产量来确定放养数量,一般按6~8尾/ m2放养,即4500尾/亩左右,按当年养成个体500g/尾以上,除去死亡率,单产在2000kg/亩以上,这样养殖风险小,环保压力不大,效益相对较高。

(三)饲料投喂

饵料的投喂种类:一是鲜活动物饵料,如小杂鱼、小鲫鱼、麦穗鱼、餐条、鳑鲏鱼等,白乌鱼最爱吃鳑鲏鱼,可在池中适当投放一些河蚌,让其自然繁殖鳑鲏鱼,以供其需要;二是鲜鱼肉糜与粉状配合饵料,拌鳗鱼饲料投喂;三是提前驯化投喂白乌鳢专用膨化饲料或者鳗鱼饲料,有利于控制水质污染,减少鱼病发生,个体生长整齐一致。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10%,随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6%左右,喂到八成饱为宜。投喂时可见到集群抢食,有的会跳出水面撒欢的热闹场面。

(四)巡塘及水质管理

在整个饲养阶段,要坚持巡塘,一是看防逃措施是否得当,二是观察鱼的活动是否正常,三是看水质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的变化频繁,易发黑发臭,这时应勤交换池水,做到3天一小换,换去三分之一的池水,10~15天一大换,换去三分之二的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相对升高,使之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实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池塘的溶氧需要,注意天气及水质恶化可能出现的泛池死鱼发生。

(五)白乌鱼的疫病防治措施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及早治病的原则。

1. 增强鱼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合理密养,适时分养,加强管理,做到四定。保证投喂饲料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符合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捕捞、清池、转运等操作要谨慎,防止鱼体受伤,投喂药饵预防和控制鱼病。

2. 消除病原,彻底清塘。苗种入池前消毒,水体进行定期消毒,投喂活饵,如蚯蚓、杂鱼时用食盐水消毒处理后进行投喂。

3. 调节水质。鱼塘适当种植水生植物自行净化水体,定期换水,清除多余的淤泥,改善池塘环境,使用益生菌、EM菌、芽孢杆菌等调节鱼塘水质。

4. 小瓜虫病。白乌鳢容易寄生鱼苗鱼种,造成活动缓慢,影响生长,危害很大。瓜虫净按说明使用,全池泼洒,连续三天,有良好的效果。

5. 车轮虫病。有多种车轮虫都会致病,主要寄生在白乌鳢的体表、鳃丝,破坏肌体组织,影响呼吸导致死亡。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水质清新,按0.7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进行全池泼洒可以清除。

6. 水霉病。病原体是一种水霉菌。发病时体表生绒毛团处肌肉僵硬,鱼活动缓慢,靠池边水面漂浮不下沉,逐渐死亡。操作时尽量避免弄伤鱼体,尤其是低温时节。用高水霉净30~50mg/L全池泼洒,还可用35%~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7. 肠炎病。由于白乌鳢抢食快,食量大,容易患肠炎病,定期用肠炎灵、大蒜素按说明拌饲料投喂,防治效果较好。

九、注意事项

(一)养殖场选择

由于白乌鳢养殖产量高,需要的水量大,好水才能养出好鱼,所以养殖场一定要选择长期有水源保障,水质优良,周边无污染的养殖渔场。现代设施化的微流水养殖槽或者循环水集装箱养殖效果更好。

(二)鱼苗鱼种选择

白乌鳢属于高品质鱼类,苗种价格高昂,品种选择尤为重要,一定要选择有国家资质证书正规苗种场的优良品种,这样生产出来的白乌鳢质量才有保障,生长快、疫病少、销售畅、效益高。

(三)防止相互残杀

白乌鳢养殖期间个体不能相差过大,否则大吃小,养殖初期每半月至一月要筛选一次,对不同规格进行分开养殖。同时注意投食时间不能造成白乌鳢的过度饥饿,以免个体间的撕咬受伤。

(四)市场调查

白乌鳢属于名特优水产品种,市场销售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投资养殖前,一定要做市场调查和摸底,最好是订单生产养殖,市场销售工作做在前面,有了销售渠道才好确定养殖规模,打有把握之战。

(五)产业发展

白乌鳢的营养价值要加以普遍的宣传,深入人心,除了销售鲜鱼产品外,还可以开连锁餐饮店的形式专营白乌鳢系列品牌产品,同时对白乌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开发、加工、生产白乌鳢系列滋补保健制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促进渔业兴旺,造福百姓。

白乌鳢特色养殖正当遇上渔业发展供给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利时期,水产养殖者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将白乌鳢纳入近期特色水产养殖项目进行考虑。

猜你喜欢

乌鳢乌鱼鱼种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鱼绣的历史传承与技艺风格
乌鳢池塘网箱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乌鳢和金黄色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地区乌鳢和白化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内江市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白乌鱼产业发展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示教
冬放鱼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