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9-01-05杨跃仙唐宗勇黑华亮刘勇张兰仙董丽孙永玉钟彪

中国果菜 2019年3期
关键词:樱桃苗木云南

杨跃仙 ,唐宗勇 ,黑华亮 ,刘勇 ,张兰仙 ,董丽 ,孙永玉 ,钟彪

(1.楚雄技师学院,云南楚雄675000;2.楚雄州林业局,云南楚雄675000;3.牟定县科协,云南牟定675500;4.牟定彝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牟定675500;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4;6.牟定县农业局,云南牟定675500)

甜樱桃(Prunus avium)属于蔷薇科李属樱亚属乔木类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甜樱桃又称欧洲甜樱桃、西洋樱桃,因为果实比中国原产樱桃大,又称大樱桃,商品名为车厘子。美国农民称甜樱桃为“宝石水果”,甜樱桃种植为“黄金种植业”[2]。目前我国主要栽培中国樱桃、甜樱桃、毛樱桃三个种[3]。甜樱桃果实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品质佳、口感好,被誉为“果中珍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甜樱桃原产西亚及欧洲东南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国[4],2016年我国甜樱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8万hm2和70万t。2005年左右甜樱桃引入云南栽培,目前云南省甜樱桃种植面积1300 hm2左右,主要集中在曲靖、昭通、大理、丽江、昆明、玉溪、楚雄等地。根据全球甜樱桃种植情况和时间、空间分析,北美甜樱桃主产区成熟期在5~8月,而南半球智利和澳大利亚等品种成熟期在12月至次年2月,云南甜樱桃成熟期在4~6月,正好弥补了进口甜樱桃供应期的空白。云南发展甜樱桃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云南高原的特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对云南省甜樱桃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优势,对今后云南甜樱桃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 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盲目建园,盲目引种

甜樱桃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有些投资者在较高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未做引种试验,不了解甜樱桃生长发育习性和品种特性,更不懂种植栽培和采后流通加工技术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建园,扩大种植面积。重种轻管,后期的投入、管理不到位,导致按常规应进入盛果期的甜樱桃座果率低。即便座果率高的果园,常出现果实口感差或裂果、病害严重等诸多问题,严重挫伤了种植者的信心。

1.2 苗木市场混乱

目前,苗木繁育管理体系不健全,致使云南甜樱桃苗木市场混乱。云南的甜樱桃苗主要来自山东,有部分云南种植者也在自繁。苗木繁育群体复杂,既有科研院所,也有企业、果农,最终导致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品种混乱、产地混乱、标准不一。

1.3 忽视栽培的基础条件

甜樱桃属喜温不耐寒的树种,不耐涝,适宜在土层厚、通透性良好、pH值6.5~7.5的壤土或沙壤土生长。但是种植者在建园时,普遍忽视甜樱桃对土壤及气候条件的要求。栽植之前,对质地、结构差的土壤没有进行改良。据调查,云南省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一般在1.4%~2%,对甜樱桃的生产非常不利。通过对云南部分地区樱桃园土壤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云南多数甜樱桃种植地土壤有机质与氮、钙、锌、硼含量较低,磷较为缺乏,钾偏高。种植者只重视大量元素肥的供给,忽视中微量元素肥的补充,导致大樱桃树体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出现发育迟缓、早衰、抗逆性差、低产等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露地栽培栽植甜樱桃,缺乏对干旱、低温、霜冻及降雨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冻害、干旱、涝灾、高温等使果实发育停滞,降雨造成裂果等现象也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设施栽培条件下,棚室的牢固性、保温性、光能性、降温性能差,温度、湿度、光照等不能实现合理调控;不能抵御风、雪及冬季低温等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致使设施甜樱桃的产量和品质得不到保障[5]。

1.4 栽培管理技术不到位

甜樱桃栽培管理技术的落实是在了解甜樱桃生物学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一系列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各环节缺一不可。云南甜樱桃种植技术管理不到位的具体表现为重视地上忽视地下、重视产前忽视产后、重视结果树忽视幼树培养、重视产量忽视质量等片面做法,盲目修剪、盲目拉枝、盲目施肥,导致树势衰老早、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低、产量不稳定,且优质果率,效益不稳定等系列问题。生产者通过简单的看树势,叶形、叶色是否正常,开花、结果多寡来判断是否采取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措施,忽视了土壤也是影响甜樱桃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因素;甜樱桃从发芽到收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收获后则放任甜樱桃树自长。不了解甜樱桃各器官的特性,导致甜樱桃修剪、拉枝、施肥等方式、方法、时间、数量不得当,出现树早衰、落花落果严重等情况。

1.5 盲目使用激素,忽视食品安全

甜樱桃生产中,为了控制树势或打破休眠,大剂量使用生长调节剂,导致甜樱桃树体不发枝、叶片衰老快、根系发育不良、树势早衰,病毒病、根癌病、红蜘蛛等危害严重。近年来各类座果剂在甜樱桃栽培上被广泛应用,不仅对树体产生伤害,而且残留在果实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人们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甜樱桃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但很多生产者为了追求暂时的利益,而忽视了果品的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市场风险。

2 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2.1 选择适宜的地域作为种植地

云南甜樱桃建议选择具备以下条件的种植地:海拔1800~3000 m,冬季极端低温在-15℃以上,年均温11~15℃,冬季0~7℃的低温在500~1100 h,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天数150~200 d。种植地尽量选在避风、排灌方便、土壤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气良好的砂质土、壤土或砾质土上。

2.2 适地适品种

目前全世界已登记的甜樱桃品种2000多个,在生产中广泛栽培的品种有600多个,我国收集到的品种资源约150个,但在生产中广泛栽培的效益较好的仅有30余个[6]。适宜云南地区种植的品种相对更少。品种选择本着“适地适品种”的原则,一是选择抗逆性、适应性强的品种,因云南某些自然条件(如:冬春干旱、倒春寒、雨涝、多风等)不利于甜樱桃生长发育,所以,应发展对恶劣因子抗性强、适应性强的甜樱桃品种;二是选择风味好、外观美的品种,果品的外观和口感直接影响其市场价位和销量,因此,要选择果型美、果个大、风味好、果色鲜艳亮丽的甜樱桃品种;三是选择丰产性好、产量高的品种,这是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四是选择早熟、短低温的品种,对一个栽培区来说,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作为我国甜樱桃特早熟栽培区,云南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以5:3:2为宜。通过对云南甜樱桃生产基地调研,深入了解甜樱桃市场发现,目前适宜云南发展的早熟品种有红灯、早大果、罗亚李、罗亚敏等;中熟品种有美早、布鲁克斯、萨米脱、先锋、拉宾斯、桑堤娜、黑珍珠、俄罗斯八号等;晚熟品种有雷尼、艳阳等。

2.3 管控外来苗木,建立苗木自繁基地

相关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合作探索甜樱桃苗木繁育管理体系。建立甜樱桃苗木自繁基地,繁育适宜云南栽培的短低温品种,如罗亚里、罗亚敏等。管控外来苗木,防止甜樱桃苗木良莠不齐,以次充好,鱼目混珠。

2.4 选择矮化早丰产的栽培模式,强化树体控制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已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甜樱桃矮化早丰产的栽培技术并进行了多地试栽,得出的结论是国外矮化砧木适合我国的生态条件[7]。在这一模式下,栽培密度由过去的1 hm2约300株增加到825~1245株,结果期由过去的4~5年缩短为3年,丰产期由7~8年缩短为5~6年,树高由10 m以下降为3~4 m。矮化可控制树体,促进早结果、多结果、提高产量。加强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措施可控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结果丰产。减少修剪、拉枝、采收、农药施用和其他田间作业的人力、财力,降低了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现大多数甜樱桃种植者通过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甜樱桃的座果率,为甜樱桃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建议采用人工授粉及蜜蜂授粉提高甜樱桃座果率,保证食用安全。由于云南是甜樱桃栽培新区,建议采用较为先进的矮化早丰产技术。

2.5 选择适宜砧木,做好病虫害防治

云南冬春季干燥、夏季多雨,病害主要是根癌病、溃疡病、根腐病和褐斑病等。采用健康苗木是预防的关键,砧木的选择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建议选用3种砧木,一是从美国引进的吉塞拉6号,其上嫁接的甜樱桃表现早果、丰产,2~3年即可开花结果,抗病、耐涝、树体矮化、土壤适应性广、根系发达;二是欧美各国广泛采用的马哈利砧木,其嫁接的甜樱桃表现根系发达、抗旱、亲合力强、抗病能力强;三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通过远缘杂交培育的兰丁2号,其上嫁接的甜樱桃表现根系发达、亲合力强,综合抗性强,抗根癌病,耐褐斑病[4]。

2.6 加强品种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

云南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多样,大多地方适宜甜樱桃种植,甜樱桃品种也较多,但由于甜樱桃品种所需的短低温长短不一,盲目引种,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新的甜樱桃品种能否适应当地环境,需要经过相关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并且要经过3年以上的试栽,看它在不同年份对不同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方能确定是否是适宜的品种。建议相关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结合云南的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加强开展甜樱桃品种引种试验及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为云南的甜樱桃产业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7 选择适宜的主栽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树

甜樱桃品种大多数自花结实率低或自花不实,种植时需合理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品种与主栽品种需具有很好的亲合力、花期相遇、丰产性好、果实商品价值高、花粉量大等特点。露地栽培的授粉品种需与云南自然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设施栽培的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有相近的低温需求量。选择授粉品种时不少于3个,数量是主栽品种的20%~30%[7]。选择主栽品种时,应根据栽培目的和立地条件选择2~3个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露地种植甜樱桃,授粉树一般是单独成行栽植,每隔3~4行栽一行。授粉树多,会使整个种植地的经济价值下降,生产上一般不配置纯粹的授粉树,通常选择几种果实经济性状好、花粉量大、授粉好的品种混栽,互为授粉树,尤其是自花授粉较好的品种,如雷尼、先锋、拉宾斯、斯坦勒、艳阳、甜心、美早等[8]。自花结实品种不必配置授粉品种,可以大大减轻花期不良气候影响,做到丰产、稳产。云南花期多风,可尽量选用自花结实品种如拉宾斯,解决授粉坐果难的问题。设施栽培,建议采用高接结果枝的办法配置授粉枝,即每个主栽品种树上,高接2个授粉品种,每个授粉品种嫁接3~5个结果枝条即能解决授粉问题。

2.8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微量肥

云南的土壤较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中严重缺磷,培肥土壤是实现丰产优质的基础。可采取行间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合理施用化肥等措施,以及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时,注意硼、铁、锌、镁、钙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能够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产出,补充甜樱桃所需营养,促进甜樱桃优质高产。

2.9 增加设施栽培比例,促进甜樱桃经济效益提升

目前云南甜樱桃的栽培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约占80%。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部分环境条件不可控等因素导致甜樱桃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据统计,设施栽培甜樱桃单位面积产值是露地栽培的10倍左右[6],虽投入增加,但产出也大幅增加。在云南甜樱桃产业发展中增加设施栽培的比例可提高甜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

2.10 推行餐饮、旅游观光、采摘三结合模式

甜樱桃成熟早、成熟期短、不耐贮运,但色艳味美、营养丰富,可将种植基地与农家乐餐饮、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消费者到基地观光旅游、品尝餐饮、体验采摘甜樱桃的乐趣,以赏、品、采带销的营销模式发展云南甜樱桃产业[9]。

3 小结

不同的纬度、海拔及多样化的地形,形成了云南多样化的气候类型。在海拔1800~3000 m的地方能找到适合甜樱桃生长发育的环境,曲靖、大丽、丽江、昭通、昆明、楚雄等地引种的甜樱桃已开花结果,说明云南完全可以栽培甜樱桃。此外,在云南还能找到从特早熟到特晚熟的不同成熟期的栽培带,尤其是特早熟栽培能获得高效益,特晚熟期则可延长市场销售期。云南的春天,高质量的光照、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是培育优质甜樱桃的先决条件,也是我国北方甜樱桃栽培区所没有的,所以云南适宜种植甜樱桃。一般保护地栽培的单位面积产值远高于露地栽培产值,在生产中应尽量地增加保护地栽培的比例,以促进整体产业效益的提高。此外,贮藏、运输、加工是甜樱桃生产的后续工作,加强贮运加工技术培训和设施建设和完善,可有效地减少产后损失,提高产业效益。

猜你喜欢

樱桃苗木云南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苗木供求信息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一树樱桃带雨红
最新苗木行情
吃不到的樱桃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