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9-01-05田兴顺

新农业 2019年1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监管

田兴顺

(贵州省水土保持技术咨询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0)

1 新时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蓬勃发展。就水利工作,党和国家要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地推进发展,为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的创造力,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原有的政府职能,做到简政放权,并对中介服务进行规范。

为了贯彻落实新战略,全国各级各地水利部门积极响应中央就放管服的具体要求,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服务、简政放权的具体行业措施和政策。依照水利工程强监督、补短板的工作基调,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地运用放管服的新政策,全面履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职责,与新时代的工作要求相适应。这也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 新时期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分析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者是水利水保行业的主要基础,在工作的过程中既是水保的监督员,也是水保的服务员。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在快速变化,也给水土保持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要积极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践行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总方针、遵循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工程强监管”总基调。

2.1 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过程中强监督的主要措施

2.1.1 创新工作思路,以监管促发展。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已经出现了变化,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人为水土流失逐步成为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建国以来长期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产生变革,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大规模开发以及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会导致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出现,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从本质上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方式予以支撑;转变水土保持工作者的工作思想,转变原有的工作重心,从以治理为主转变到以监督为主。在监督的过程中,要合理强化监督方法,在治理过程中补齐短板,全面履行水土保持责任,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1.2 认真履行职责,促进齐抓共管。在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整改;以问责为主要手段,积极从机制体制法制方面进行建设,建立完善高效的监督体制,从本质上将原有水利工程不敢管、不会管,管不好、管不了等问题有效解决。通过法制入手,对水利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落实,对监管工作的相关责任处理方法、监管人员等进行明确,让水利监管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体制入手,对水利监管过程中的人员编制职责机构进行明确,统一化管理,协调联动,加强机制完善,合理进行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相关人员能够顺利展开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各地还需要将治水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变化进行针对性处理,因地制宜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做到信息共享、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形成齐心协力的监管局面。

2.1.3 建立问题清单,以考核促落实。常言道问责千遍,不如追责一遍。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在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单位自主验收之后,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水土流失问题控制清单,形成有效的追责办法;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在查处的过程中,要合理设置相关的依据,做到责任有担当。行政主管部门要形成完善的责任考核机制,加大问责力度,落实相关责任。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实现水土保持过程中“三同时”制度。

2.1.4 强化联合惩戒,靠自律树诚信。重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有效建立社会诚信评价机制。在此过程中,将施工、设计、监测等相关单位的水土保持信用信息与水利建筑工程信息平台相结合,将其列入诚信档案,如果出现问题进行联合惩戒。对于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恶劣行为严厉打击,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惩处,逐步建立自觉自律的水土保持建设市场。

2.2 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过程中放管服的主要措施

2.2.1 规范工作程序,依规章办实事。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放管服的相关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进行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并且全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公布于众,让管理者能够有规可依,让办事人员能够有章可循,形成一种相互监督、内外结合的局面,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2.2.2 转变工作作风,以改革促转型。在放管服、强监管的过程中,要精简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复杂环节和审批流程,将该放的权放掉,将该管的事做好。“有效的管促进积极的放”,这也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要从政治高度放权并转变职能,将权力下放给公众,把管理的权力作为一种服务的手段,将公务员的身份转变为服务员的身份;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乡,听取汇报变为现场指导,加强谋划,增强责任心,提升自身的鉴别力和掌控力,全方位进行跟踪服务,获得第一手情况。

2.2.3 完善信息网络,以技术提效率。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是重要的趋势。我国信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提升,在水土保持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现代化、科学化,以信息化管理替代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在此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智能网信息库,有效收集水土保持项目中的规划资料、监督监测内容,并与办公自动化结合,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流通,实现监管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2.2.4 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在开发区进行水土保持区域的评估,开发区管理机构需要在五通一平前,形成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报请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中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的主体和任务。在开发区落实水土保持项目过程中,需要履行相关备案管理制度,同时开发区管理机构需要督促入驻的生产建筑单位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3 结束语

通过有机地将放管服和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协调一致、高度统一的管理体系。水土保持工作者要依照中央放管服的要求,合理管理,落实水利部强监督的总基调。不能因强监管而削弱放管服的改革力度,也不能因落实放管服而使水土保持监管有所放松。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操作,确保政令畅通,从根本上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杜绝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开拓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水利监管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