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机收玉米品种志合411

2019-01-05马宝新王俊强高安邦

中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斑病父本亲本

马宝新 王俊强 高安邦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齐齐哈尔161006;2哈尔滨天合农作物技术开发研究所,哈尔滨150000)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农民进城务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业种植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玉米更适于机械化发展之路。据统计,2015年黑龙江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比率已达到80%以上[1]。但目前推广的许多玉米品种与机械化收获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凸显,要求玉米新品种选育不仅在高产、优质、耐密、多抗、广适方面有所突破,更要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所以选育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是当前玉米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向[2]。除了要考虑产量外,一般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应具有株高、穗位适中,植株清秀、整齐,叶片窄短,叶间距大,通风透光性好,适宜密植且抗倒伏,果穗苞叶松、层数少、不能过长,穗长、轴细,收获时穗轴、籽粒脱水快,籽粒含水量低,出籽率高等特征[3]。志合411是以高产、耐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及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为目标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于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玉2017021,具有增产潜力较大,稳产性好,抗病、抗倒伏、耐密植,果穗均匀,活秆成熟,籽粒成熟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特性。

1 亲本来源

1.1 父本MJ455 来源于V022×合344二环系,南北穿梭自交7代选育,株高190cm,穗位高85cm,花药、花丝粉色,籽粒黄色、中齿型,轴粉色,叶色浓绿,株型半收敛;雄穗分枝数4~7个,自身花期协调,花粉量大;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等病害。

1.2 母本MJ343 来源于K10×美国杂交种选系,南北穿梭自交8代选育,株高165cm,穗位高65cm,花丝、花药黄色,籽粒黄色、硬质型,轴白色,叶色浓绿,株型半收敛;雄穗分枝数5~8个,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等病害,自身花期协调。

2 选育过程

志合411是哈尔滨天合农作物技术开发研究所于2009年以MJ343为母本、以MJ45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育成。2011-2012年进行小区品种观察、鉴定,在相同积温、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次品种产量比较试验。2013年参加全省品比试验,2014-2015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2014-2016年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统一进行抗病鉴定。2015-201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

3 特征特性

幼苗生长势强,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茎绿色。株高290cm,穗位高110cm,成株可见叶16片。雄穗分枝数少,颖壳绿色,花药、花丝均为黄色,花粉量充足。果穗圆锥型,穗轴红色,穗长20.1cm、穗粗5.2cm,穗行数14~18行,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9.5g。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天数为120d,需≥10℃活动积温2400℃。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发病率 10.0%~14.3%。容重 756~758g/L,粗淀粉 71.67%~74.15%,粗蛋白 10.07%~11.23%,粗脂肪 4.74%~4.79%。

4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进行小区品种观察、鉴定及在相同积温、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次品种产量比较试验,2年试验每 hm2平均产量 11085.7kg,较对照品种垦单10增产14.3%。2014-2015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1775.6kg,较对照品种垦单10增产12.3%。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3029.63kg,较对照品种丰禾 7 增产 18.17%。2017-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1.3万hm2,每hm2平均产量9942.42kg,较对照品种垦单 10 增产 4.3% ;商品粮按照1.5元/kg计算,农民可增收617.2元。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 该品种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区域种植,生育天数为120d,需≥10℃活动积温2400℃。在适宜区于有效积温稳定在10℃以上的4月末至5月初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在有条件的生产区可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和收获。

5.2 合理密植 2018年以筛选适合的种植密度为目的,分别在勃利县、桦南县、鸡西市、宁安市4地进行 5 个不同密度(6.00 万株 /hm2、6.75 万株 /hm2、7.50 万株 /hm2、8.25 万株 /hm2、9.00 万株 /hm2)的多点位种植试验。经产量对比,7.5万株/hm2密度处理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组,故确定7.5万株/hm2为推荐种植密度。

5.3 科学施肥 播种前每hm2施底肥磷酸二铵250kg、硫酸钾 75kg;在拔节期追施尿素 200~250kg。5叶期进行深松、定苗,去除病苗和畸形苗;8~9片叶时结合追肥耥地2遍。

5.4 适时收获 该品种为中熟品种,高抗倒伏,抗青枯病,活秆成熟,吐丝期早,灌浆期长,可适时晚收,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6 制种技术要点

6.1 亲本扩繁 选择地力较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隔离距离不小于500m。亲本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母本 8.25 万株 /hm2、父本 9 万株 /hm2,严格去除亲本杂株,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选择整齐一致植株,适时扒皮晾晒,及时收获。

6.2 制种技术 严格依据国家玉米杂交种制种规程,可以采用自然、时间或空间隔离等保证制种区的安全隔离。在甘肃地区适于4月上旬播种,父母本行比为1 ∶6或2 ∶6,父本早播5d。多次田间检查去除亲本杂株,保留性状一致的植株。母本及时去雄并花检,父本在散粉结束后及时砍除并移出制种田,确保亲本种子的高纯度。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及时收获晾晒,脱水降至安全水分,如水分未达到标准时,应进行烘干,然后选取通风、干燥的地方妥善存放。

7 小结

玉米种子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玉米增产增收的基础,也是产业增长的根本。经过多年的系统选育研究和示范推广,志合411的表现均比较突出,是一个高产、优质、耐密、多抗、广适且适合机收的优良品种。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优良的品种,还需要适宜的栽培环境、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科学的田间管理,研究提升玉米产量的良种良法并加以推广是我国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4]。下一步工作,将在适宜的密度下,筛选出合理的肥料施用量,确定田间管理办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促进广大种植户增产、增收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依据。

猜你喜欢

斑病父本亲本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