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精华2号及栽培技术

2019-01-05樊青峰

中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稻区精华抗性

樊青峰 张 华

(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276012;2临沂郯城县精华种业有限公司,临沂271600)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优质、高产、广适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应用对水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临沂市是山东省第一大稻区,但由于原有水稻主栽品种抗性退化、品质下降、稳产性差,部分地块因品种原因而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降低了临沂优质稻米产区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米供不应求,普通稻米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近年来已把水稻品质育种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和创造,使高产与优质两者统一协调好,是水稻高产优质育种的最好方法。针对这种情况,从培育优质稻米品种、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提高稻区地位、丰富城乡人民生活角度出发,从2006开始着手培育优质水稻新品种,精华2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育成的。经过3年的多地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精华2号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适宜在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

1 选育过程

2007年以临稻12号为母本、临稻4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2007年获得35粒F0种子,2008年种植F1,2009年在郯城县种苗研究所试验田种植F22100株,各种性状均出现较理想的变异类型,根据育种目标,从中选出21个优良单株,经室内综合考种,筛选优异单株10株。2010年在郯城县种苗研究所试验田继续种植F3单株并选出优异单株5株。2010年在海南进行南繁加代种植F4,2011年继续种植F5单株并进一步择优选择2个稳定优良单株,并编号出圃。2012年进行株系内部比较鉴定,2013-2014年以津原45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2015-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稻区区试,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稻区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079。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精华2号在京津唐地区全生育期175d,有效穗数 381 万穗 /hm2,株高 116.5cm,茎秆坚韧,抗倒性强,主茎叶片数17片,叶色为绿色,叶片直立,光能利用率高,穗长16.9cm,穗伸出度抽出较好,二次枝梗较多,穗中间型;每穗总粒数141.4粒,结实率88.4%,落粒性中,护颖长度中,护颖色秆黄色,颖壳色秆黄色;谷粒椭圆形,千粒重25.9g。糙米长度中,糙米宽度中,糙米椭圆形,种皮浅黄色。

2.2 综合抗性 2015年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对精华2号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2016年又对参加区试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包括苗瘟、叶瘟和穗颈瘟抗性的再次鉴定,结果表明:精华2号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4.1和3.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达到中抗水平。2016年国家北方水稻区试组委托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对参试品种精华2号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条纹叶枯病最高级5级。

2.3 品质 优质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米质差已成为制约杂交水稻市场价值及其产业化的主要因素[1]。2015-2016年国家北方稻区水稻品种试验站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精华2号的米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为:出糙率83.4%,整精米率 65.2%,粒长 4.8mm,长宽比为 1.7,垩白米率24%,垩白度4.4%,直链淀粉含量16.6%,胶稠度73mm,碱消值7.0,透明度为1,理化指标达国标3级优质稻米标准。

3 产量表现

2015年参加国家北方稻区区域试验,7处试点每hm2平均产量为10590kg,比对照津稻45增产10.9%,增产点比例达100%;2016年续试,7处试点平均产量为10689.6kg,比对照津稻45增产11.53%,较产量组平均值增加3.98%。综合2年区试结果,精华2号每hm2平均产量10639.8kg,比对照津稻45增产11.22%。2016年进入国家北方稻区生产试验,4处试点每hm2平均产量10323kg,比对照津原45增产12.1%,增产点比例100%。

从2017年起逐步在天津,山东济宁、东营,河北唐山、秦皇岛等地区建立了精华2号高产示范区,并进行大规模推广,累积推广面积达6.8万hm2,每hm2平均产量为10650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800kg;在山东省临沂市水稻种植区精华2号推广面积累积达6000hm2,平均产量为10710kg,比对照品种临稻16增产780kg。精华2号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早育秧、早插秧,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争取获得理想的有效穗数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3-4]。4月上中旬播种,一般每hm2育秧田播种量为2400~2700kg;旱直播和机械化育插秧播种量为75~90kg。播种前晒种1~2d以提高种子活性,再使用25%使百克2g兑水10kg浸种3~4d,是防止种子带菌,防治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及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的最有效方法;浸种捞出控水以种子不粘连即可播种。

4.2 合理栽插 精华2号秧龄期为40d左右,最适插秧时间应在5月中旬左右,最晚不要晚于5月底。插秧基本苗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一般行距30cm,穴距15cm,插秧每穴4~5苗[5]。在插秧前5~7d,每 hm2秧田喷生根粉 250mg;插秧前 2~3d,秧田喷硫酸锌 6.0~7.5kg 和氯化钾 6.0kg,利于缓苗,预防缩苗,提早分蘖。

4.3 合理施肥 大田施肥一般掌握前重后轻原则,有些饱水田也可采用“一炮轰”施肥。整个大田每hm2纯氮施用量225~300kg,大田中后期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氮肥过多,以免造成贪青晚熟。早施分蘖肥,在中期稳健的基础上,适时施好穗肥[6]。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6 ∶3 ∶1,同时配合施用磷钾锌肥,有利于壮秆,促进籽粒灌浆。

4.4 科学灌水,构建协调高产群体 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栽植,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机插水稻栽时浅水机插,栽后及时灌1~2cm浅水护苗活棵,湿润立苗,浅水早发。分蘖期间歇灌溉,以保持3cm水层至湿润无水层为宜。达到预期穗数80%适时烤田,控水控肥,抑制无效分蘖,实现水稻秆壮根壮。收获前1周左右断水[7]。

4.5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等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重点做好稻飞虱、卷叶螟及条纹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水稻正常生长。秧田稻飞虱的防治 每hm2用吡蚜酮300~360g或15%吡虫啉300g兑水600~750kg在小麦收获前后和起苗前各进行1次药剂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根据虫情用康宽75~150mL或稻腾225~450mL兑水喷雾,兼治稻苞虫;大田杂草 用25%苄·丁乳油1200~1500g兑水均匀喷雾封闭除草。

4.6 适时收获 10月中旬左右,90%谷粒达到蜡熟中后期,稻田通体金黄时节,选择晴天适时收获。注意加强收割质量,及时摊晒处理。

猜你喜欢

稻区精华抗性
不忘初心,回归经典!养虾至暗时刻,海茂坚定高抗苗,携抗性更强“普利茂”回来了
不同的茶第几泡是精华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精华”之说欠妥
MEAM1烟粉虱隐种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交互抗性及交互现实遗传力的分析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