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四十年春秋三十载 创新探索路“种”在我心中
——中国种业改革40周年感怀

2019-01-05

中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种子公司真金种业

张 钧

(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01700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纪念我国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作为中国种业改革的亲历者、实践者和探索者,回首过去感慨万千。既有看到中国种业成长的心喜,也有背负着民族种业混乱格局的心痛!无径之林,充满艰辛,一路走来,唯有勤勉上心,兢兢业业!同时也相信改革不会停下脚步,吾等种业人亦不改初心!

我打小便不喜欢农村,那种填不饱肚子、蚊虫叮咬、黑灯瞎火的时光,实在难熬,无时无刻不鞭策着自己刻苦学习。就业和生存的本能,让我与农学、种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大专毕业我被分配到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种子公司工作,成为了一名技术员。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捧到了铁饭碗,吃上了财政饭,却未能高枕无忧,深知只有身怀一技之长,才能不怕社会变革;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本领,才能走遍天下也不怕。有压力就有动力,从业几十年,从技术员到副经理、经理、高级农艺师、推广硕士、推广研究员一路攀升,付出就有回报。1998年9月18日,上级通知我主持种子公司工作,机遇垂青,给了我得以施展理想和抱负的平台。

改革文件始于1997年,国家要求种子公司与种子站分设,分设后的种子公司必须在3年内脱钩。好不容易捧到的铁饭碗要丢,那次的改革让人纠结,好在对业务驾轻就熟,主持公司工作以来,改革的成效显现,公司焕发生机。补发欠薪,启动育种研发工作,南繁北育,添置设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商标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走出去、引进来,代繁代育;修库房、建基地、拓市场,公司步入了一个科学发展、奋发有为的轨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改革结出了硕果,终于在鄂尔多斯市开拓了一个种子产业,铸造了一个“真金”品牌。

但好景不长,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不约而至,不改革就注销生产经营许可证,又一次心力交瘁的改革历程。在举国援汶川、迎奥运的2008年,地方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了达拉特旗种子公司改制方案,结束了我一个非党技术干部10年经理的使命。原种子公司的员工一个不落地分到农口各站办,公司由国有事业单位转为民营企业,至此改制之后的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诞生,并于2008年8月8日拿到了50年产权的土地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虽然此时的我尚不知这样的改革是福是祸,但依旧决定踏上征程,权当是心喜!改革再次为我铺就了一条逐梦的道路。

国发〔201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如春雷炸响!“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种业的春天来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第一次给予种业如此高,如此精准,如此鼓舞斗志、激发豪情的定位。

按照对“育繁推一体化”道路的理解,真金种业选择了爬坡上坎补短板的道路。在达拉特旗建设了20hm2和17hm2的2个育种基地,在海南三亚建设南繁基地 1.3hm2,建专家公寓 3000m2;招兵买马加大科研力度,育种加区试,诞生了10多个品种。增加新建检验室360m2,增购加工流水线20t/h,新建种子加工厂 1000m2、库房 4000m2、晒场 1.8 万 m2,果穗烘干塔1500t,300t金属暂存仓12个。在软硬件配齐的情况下,于2014年将材料上报相关机构,但由于经营量未达全国1%,流水线差1条,而未通过审核,“育繁推一体化”的神圣目标,与真金种业断了缘分。时至今日细细想来,“育繁推一体化”仅是个技术模式,面对市场难以形成闭环效应,得不到也未必是祸事。

中国种业发展的改革实践迂回曲折,种业人付出了巨大心血,消耗了许多资源,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当下中国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个是国外种业与国内民族种业的矛盾,即航空母舰与众多小舢板的矛盾;另一个是国内种业“弱、小、散、乱、多”的矛盾,即众多小舢板消耗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种业发展举步维艰的矛盾。

种业除了主要矛盾,其发展依赖的3个主要要素又是不确定的,因此业绩不可控,发展屡屡受挫。第1个要素 种子是遗传产品,要想获得优秀的品种是极小概率事件,只能加大研发通量,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等资源。第2个要素 种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极其巨大,种子集成的技术往往是在过往的气候条件下产生。现在极端异常的气候几乎常态化,对这一要素的依赖造成种业风险难控。第3个要素 由于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短,成熟度低,种业看似有严苛的前置许可证,实质上门槛并不高。无专业技术人员的种子公司比比皆是,散种子、套包种子,同质品种市场占比越来越大,监管难或不受监管;而投资巨大、技术团队庞大的种子公司,在面对这样的市场时往往也是一筹莫展。

国外种业40多年前的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形成航空母舰级的格局,他们走过的路,值得我们借鉴。中国众多产业整合发展的道路,也值得种业借鉴参考。从早年的纺织业限产压锭,到近年的煤炭、钢铁等行业的治理整顿,无不都是大破大立的结果。烟草业并非核心产业,却在享受专卖红利,为什么种业这一国家核心产业,不能释放举国体制红利?国家的改革大政方针,目标方向明确,号角振聋发聩,但种业的探索之路依然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根本矛盾的解决仍未现曙光。将种业置于大农业产业链中,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整合资源,加大通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准入门槛,唯有如此,中国种业方可走上健康强大的道路。

十年弹指一挥间。真金种业改革后目标更加宏大,梦想却似乎更加遥远。痛定思痛,重新梳理,原来战略是错的。

毛主席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国内过去30年排名前100位的优秀种子企业起伏不定的发展历程研究分析,多数企业过度依赖对不确定要素的努力。既然种业是农业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是服务于农业的一项核心技术,那从农业的角度看种业,显然定位“育繁推一体化”的圈子过小。多年来,我们对品种审定情有独钟,将其视作工作重心,而对主要矛盾鲜有认知。中国种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本来新品种是企业或国家投入巨资、育种家千辛万苦选育、农民反复试种出来的,但他们却决定不了品种的命运。结果使品种从匮乏而至泛滥,优秀者却寥寥。

企业的方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2013年始,经过几番心历挣扎,真金种业将“种粮一体化”商业模式确定为发展战略。种业为粮业提供科技支撑,粮业为种业及农资提供市场拉动,走专用品种、专用商品粮的发展路线。

在巩固种业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开辟了关切农民核心利益的服务项目“真金共享粮行”。解决农民“卖粮难、售价低”的现实问题,消除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地位不对等的增收瓶颈。开展了农技服务队、农技大讲堂、测土配方定制肥的服务项目。育种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真金308实现了大面积吨粮田和籽粒直收两大技术突破。通过农业部专家组高聚林教授领衔的实地测产鉴定,2017年10月19日,百亩籽粒直收测产水分 23.7%,产量 1157.6kg,折合 14% 水分干粮1027.4kg。差异化新品种选育陆续有了突破性进展,诸多创新成果让人不禁对未来有了更多希冀。

真金人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改革政策创造的机遇。和众多种业人一样,多年的诚实守信、废寝忘食、厉兵秣马、开拓进取,常常成为抓住机遇的本钱。2013年真金种业有幸得到荣廷昭院士的信任,建立了内蒙古生物工程育种院士专家工作站;2014年接受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各位专家的指导,成为成员企业。公司被誉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度创新发展优秀企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作为企业创始人,我也先后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2016年当选鄂尔多斯市唯一一位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出席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讲话;2017年继获得内蒙古草原英才奖、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奖等奖项后,又被中央人才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科技创业创新“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而我时常想,中国的种子如果端在别人手里,饭碗是否还能端在自己手里?为此,真金人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确定“助民族种业振兴,圆亿万农民梦想”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指出:“核心技术,乃国之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兴事件后,国人反思,芯片等国家核心技术领域已利剑出鞘;种业这一核心技术,如何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所有种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为国育种,选好国家安全可控的“种”,乃种业人之初心。以下几个探索议题,欲与同仁同道参详。

一是设立300亿元或更巨大的国家种业发展基金,用于整合发展、提高门槛,一次性完成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彻底解决种业服务现代农业不平衡、不充分的瓶颈问题。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作为,让种业率先实现现代化,迈入新时代!

二是将几十年审定制度下建立起来的、系统完善的区域试验网络改革服务方向,改服务品种审定,为测试平台网。为全国科学家、农民、企业提供真实、免费、公平、公正、公开的品种测试服务。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和初心。

三是在设立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同时,尽快立项,并对内源基因进行保护挖掘,将其研究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像支持转基因技术研发一样,以同等力度支持内源基因挖掘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争取战略主动。事实上,转基因可以解决的问题,内源基因均可以解决,只不过我们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挖掘,有转基因专项同等资金的支持,内源基因的挖掘利用定会大有作为。内源基因不存在安全验证问题,无需浪费时间反复争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改革浪潮中,种业工作的这30余年,走的是一条艰辛路。受益于改革,受困于改革,快乐与烦恼均来自改革,改革伴随了我的职业生涯。种业服务国家、服务农业、服务农民,融入这个伟大的事业,人生就很精彩!唯此不忘初心,因为“种”在我心中!

猜你喜欢

种子公司真金种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基于HIROSE模型的种子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农民培训花样新 创业创新取真金
挺为劲草 淬就真金
种子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该谁还钱?
产研一体化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