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调剂管理在中药房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分析

2019-01-05刘艳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处方

刘艳

(共和县中医院 青海 海南州 813099)

祖国中医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药方确定后中药调剂质量达不到预期临床效果的现象。要确保中药临床疗效,就必须保证其调剂质量满足规定要求[1]。中药调剂管理是医师为患者开具治疗处方后、由中药房为其调配中药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审核处方、药品调剂、核对、包装、发放等几个环节,其调剂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也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服务信任度和满意度[2]。我院在中药房内实施中药调剂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详细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择2017年中药房收到的9256张中药处方及2018年中药房收到的3515张中药处方作为实施前、后的研究资料进行研究,实施前9256张中药处方涉及患者中男性4818例,女性4438例;年龄6~72岁,平均(40.8±0.2)岁。实施后3515张中药处方涉及患者中男性1698例,女性1817例;年龄5~70岁,平均(40.2±0.5)岁。两组处方所对应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药调剂管理

①建立相关管理方法:建立中药调剂质量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7名中药调剂人员、1名临床医生、1名护士长为组员,负责监管院内中药房的所有中药调剂,监管范围覆盖全院所有中药调剂区域。质量监管小组主要任务是对中药调剂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中药调剂质量监管,要求中药调剂师在依据中药房内相关制度、药品调剂规范不断完善药品调剂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对已开出的处方严格审核,对不规范处方及不规范调剂人员追究责任,对中药房卫生每天检查,对药物应用不合理或不良反应进行登记和处理、改进。②加强处方审查:处方作为中药调剂工作的基础及起始,严格审核处方是提高中药调剂质量的关键。开具处方时要求统一规范使用中文通用名称和正名书写药物名称、规格、剂量、用量、用法等,前记、后记要完整,无配伍禁忌,药物剂量及用量要合理,所选药物种类要符合诊断结果,不允许重复开具处方。特殊药品要严格管理并开具专用处方。③加强医师与调剂人员沟通,提高大家对药品的认识,并及时发现一些存在药物用量错误、配伍不合理的情况。④规范药品称重:中药饮片的准确称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不规范的称量操作、称量仪器误差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服用疗效,尤其是毒性药品需要严格控制误差。⑤提高药材临方炮制能力:某些特殊药材(小籽实类、矿物类、芳香类)需使用之前临时加工,调剂人员要在处方需求下临方炮制,才能确保饮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⑥加强饮片质量管理:药品质量直接关系临床疗效,中药房内中药饮片品种很多、成分复杂,在保存、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变色、发霉、潮解、风化、变质等现象,调剂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其质量,变质饮片严禁调配,已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中药调剂管理实施前后药房发放的中药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

2.结果

实施中药调剂管理措施之后中药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发生率0.06%(2/3515)低于实施前中药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发生率0.23%(21/9256),差异显著(χ2=4.0945,P<0.05)。

3.讨论

现阶段我国各级医院中药房质量管理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中药调剂管理要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中药质量,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中药房工作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中药知识、药品质量鉴别能力,确保在中药调剂各个环节都能准确识别中药的质量情况[3]。对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均要分类储存,按照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进行区分,保证其储存的环境条件符合规范要求。对日常中药调剂操作均要先审核处方符合用药要求、无配伍禁忌后方可调配,并严格按照中药调剂流程和规范实施操作,准确称量和炮制、准确分装[4]。通过实施中药调剂管理措施后,我院中药房中药用药不良事件率为0.06%,明显低于实施管理措施之前的不良事件率0.23%。所以说,在中药质量管理中加强中药调剂管理非常必要,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用药不良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中药房调剂处方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人间处方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处方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
试述中药调剂发药交待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