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放疗的癌症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安全性比较

2019-01-05金明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全身硬膜外芬太尼

金明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北 仙桃 433000)

目前,术前放疗在不同类型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十分常[1]。但术前放疗容易对患者的一些脏器产生损害,进而对后期的手术麻醉造成影响。相应的麻醉方案选用,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案应用于术前放疗癌症患者临床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癌症患者实施观察,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男42例,女38例,年龄33~69岁,平均(57.88±1.37)岁。其中40例术前未接受放疗,设为术前未放疗组,并继续划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1组,20例)、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1组,20例)。其余40例接受术前放疗,并设为术前放疗组,并继续划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2组,20例)、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2组,20例)。组间对比术前未放疗组与术前放疗组的平均年龄、癌症类型等,均P>0.05。

1.2 方法

按照各组分组情况,实施相应的麻醉。其中,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均予以面罩吸氧,并实施常规麻醉诱导,使用的药物包括顺阿曲库铵、丙泊酚、枸橼酸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对患者实施辅助呼吸,并保持3min,并实施机械通气。手术实施过程中,于切皮前5min对患者实施枸橼酸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0μg。术中对患者持续泵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药物剂量分别为0.1μg/(kg·min)、100μg/(kg·min)。并对患者实施吸入麻醉以维持麻醉,使用的药物为七氟烷。如果应用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前对患者实施扩容处理,使用的液体为胶液和乳酸钠林格氏液。调整患者体位,使其保持左侧卧状态,实施硬膜外穿刺,并固定置管。以3ml 2%利多卡因为实验剂量进行观察,如果5min后患者未出现脊神经阻滞情况,则对患者注射0.75%罗哌卡因10ml,注射15min对麻醉效果予以观察,并在获得理想麻醉效果后开始实施手术操作。

1.3 观察指标

检验两组术前WBC、PLT水平,并记录两组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尿量和出血量等),并按照麻醉方式实施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实验数据并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对比,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术前接收放疗组的WBC、PLT水平低于术前未接受放疗组。全身麻醉2组水平低于全身麻醉1组,硬膜外麻醉2组水平低于硬膜外麻醉1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术中尿量、输液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全身麻醉2组为(405.33±20.15)ml,高于全身麻醉1组(390.33±15.85)ml,硬膜外麻醉2组(305.33±16.25)ml高于硬膜外麻醉1组(295.12±12.29)ml,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放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式[2]。但对于术前放疗患者,还需要考虑到放疗对患者健康组织产生的损害,以及可能会对麻醉产生的影响等。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麻醉方案应用于术前放疗癌症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安全性,并观察到术前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的WBC、PLT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未接受放疗的患者,全身麻醉2组水平低于全身麻醉1组,硬膜外麻醉2组水平低于硬膜外麻醉1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术中出血量全身麻醉2组高于全身麻醉1组,硬膜外麻醉2组高于硬膜外麻醉1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体现出,术前化疗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手术麻醉风险,具体的术前放疗中,在应用安全性方面,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基本相当[3]。但是,临床在选用麻醉方案的时候,还需要做好对患者口咽等的检查,以保证麻醉的安全性,避免插管所导致窒息等情况的出现。同时,做好术中监护工作,有效控制麻醉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性[4]。

综上,经此次分组对比可以发现,术前化疗会导致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上升。术前放疗麻醉方案的选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基本相当。

猜你喜欢

全身硬膜外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