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与干预效果观察

2019-01-05徐陈云孙云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西药房不合理处方

徐陈云 孙云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 安徽 蚌埠 233100)

药房处方属于医师为患者所开具的后续用药凭证,该处方是否具备科学性及安全性对患者疾病治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密切关联[1]。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会加重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身体康复进程具有一定影响。故而药师在工作过程中需与医师有效沟通,降低用药不合理性。本研究主要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与干预效果,现将具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5月实施用药处方干预后的500例用药处方资料为研究组,再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500例用药处方资料为参照组。两组处方均由其对应时间段随机挑选而出,且经过临床比较显示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予以调查干预,(1)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以我国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及《新编药物学》、相关药物使用说明为主要依据对2018年1月—5月我院门诊西药房用药处方进行调查,主要从药物用药方式、实际剂量、药物规格、药物配备方式、联合用药、抗菌药使用、处方金额及重复用药等方面实施调查与研究。对部分联合应用降低疗效、不适应药物、滥用抗菌药物等误差进行统计,逼格同步对医师、患者性别及其所属科室相关资料进行几率。(2)干预方式:①构建组织制度。医院成立由相关领导及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小组,并由其完后医院所有处方点评工作,若在点评过程中发现药物使用方式不合格、用量不合理等情况需及时向医院进行反馈,从根本上减少用药不合理发生率[2]。②对医务人员开展有效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有用药规定、用药知识等,并向其明确医院相关奖惩制度,使其进一步对处方的开具医务及责任进行明确,并同步对各医务工作者不合理用药处方危害认知程度进行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医院可在医疗服务体系中适加入药学管理人员,并嘱咐其注重与各医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大程度上发挥药学管理职能,保障临床用药处方最优化。③奖惩制度及反馈制度的制定。小组成员每月底将点评结果以电子档或书面形式下发到纪检部门、具体科室等,保障每位医师都可翻阅查看,并定期在医院信息公示栏中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点评结果纳入各科室工作考评价中,作为优秀工作者及晋升等基本指标。就部分用药相对不严谨的医师而言,可适当劝诫,若情节严重可予以相应处罚。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临床治疗中若发现发病原因不明、感染原因不明的患者,医师需做好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频率,并有效避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于门诊西药房实施有效调查与干预前后误差率情况,其中主要包含选药不合理、用药方式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重复用药以及溶媒不合理等。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调查与干预前后误差情况对比

研究组(n=500),选药不合理12例、用药方式不合理8例、用药剂量不合理9例、重复用药13例、溶媒不合理17例,总误差例数59例,占比11.8%;参照组(n=500),选药不合理14例、用溶药媒方不式合不理合23理例1,6总例误、差用例药数剂8量2不例合,占理比1 11例6.、40重%;复(用χ药2=4 1.83例68、,P=0.037)两组经过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误差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用药处方的安全性、质量与患者后续治疗及时性与有效性存在密切关联,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在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为其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通过对门诊西药房用药的有效评价,可发现其潜在风险及不良因素,并同步予以相应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几率。本研究通过调查显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药物联用方面,若药物联用不合理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故而各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3]。就如红霉素及阿司匹林等药物均存在一定毒性,若将其联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画着耳鸣及听力衰减等负性反应,不合理用药对药物药效正常发挥具有严重影响,故而医务人员在药物处方开具时需明确药物的实际使用方式,及其联合使用疗效等。如双歧杆菌胶囊不宜与头孢克洛胶囊联合服用,其主要原因是头孢克洛胶囊具有微生物活菌灭活作用,对双歧杆菌胶囊临床疗效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医师在开具此类药物时应注明药物服用时应隔开至少三小时。

临床用药较为繁杂,药物种类较多,使得不合理用药时常发生。如支原体肺炎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时,医师长忽略支原体细胞不存在细胞壁等特点,对此类药物具有一定抗药性,不利于患者及时治疗,延长患者恢复时间[4]。同时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同品名但实际为同一种药物同时使用被称为重复用药,此种不合理处方的开具在影响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同时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浪费。如维C银翘片与乙酰氨基酚同步服用,主要由于维C银翘片含有大量乙酰氨基酚成分,上述两种药物的重复使用会对患者机体正常造造血功能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引发肾毒性。则用药剂量不合理的应用,可降低患者治疗效率,同时用药剂量若过小则治疗效果不显著。就慢性前列腺炎使用诺氟沙星治疗,其合理剂量400mg/次,若医师开具剂量为300mg/次,则会进一步致使抗菌药物血液浓度不足,会产生一定耐药性,而用药剂量过大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我院成立针对性专家、领导点评小组,对医院医务工作者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培训,并构建具备合理性及科学性的奖惩制度,将医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素养进行有效提升,同步将处方用药点评作用,进一步减少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几率[5]。实施干预措施后我院各科室用药误差率显著降低,但依旧存在不合理现象,这就要求各医师不断结合自身从业经验、汲取新知识,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进一步保障门诊西药房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本研究中研究组用药处方相较于参照组用药处方误差率更低,且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用药干预措施应用于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中可有效提升用药合理性及科学性,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值得广泛应用于医院门诊西药房用药中。

猜你喜欢

西药房不合理处方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