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已完成1.17万公里公路标志改造

2019-01-04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中国公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国省道指路电子地图

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截至2018年9月底,江苏普通国道交通标志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家高速公路调整工作施工图设计已完成80%,累计完成约1.17万公里公路标志改造。

确保基础数据更新准确真实共享

在本次调整工作中,江苏对国省道的线形、桥梁、隧道、养护工区、超限检测站、交通量观测站、加油站等沿线设施全部重新采集调查,对国省道指路标志重新规划设置,对里程桩号以新采集数据为基准,重新测定埋设所有里程碑、百米桩。

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实现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主题数据,省级层面集中管理,同步开发规划及在建路段图层,实现对道路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并编制了数据更新维护考核办法,保证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江苏普通国省道路网调整电子地图采集工作按照先采集属性数据、再采集实景地图的方式进行,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变化大等困难,目前已如期完成全部国省道电子地图的采集、处理和校核工作,实际采集里程达22878公里。

推进指路标志里程碑设置全省统一

为统一指导全省指路标志和里程碑等设置工作,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江苏省普通国省道规划线路指路标志改造办法》,统一明确了全省指路标志调整工作的组织管理、调整定位和深度、施工图设计要求、改造界面划分、项目经费渠道、时序进度安排,全面部署江苏普通国省道指路标志调整工作;下发《普通国省道规划线路控制性目的地、基准点(地区)、基准线路(距离)设置意见》,研究并编制了全省192条规划线路控制性目的地及基准点(距离)设置意见;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公路指路标志设置技术手册》,明确了指路信息设置的依据、范围、对象、原则,确定了标志设计、信息涉及、建设维护的要求,建立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特殊地点和区域引导等典型模型,细化了指路信息规范化、版面标准化设置要点,为全省指路标志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此基础上,江苏集中组织全省指路信息调整方案的设计审查,以交叉口分类、共线路段、穿城段、火车站(高铁站)、机场、港口、码头等重要节点、著名景区、高速公路、行政区界、重要服务设施信息指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指路信息设计。同时,要求各地充分运用电子地图成果,发挥电子地图直观、便捷、准确的优势,开展图上作业,进行图上复核,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减少实施误差。

截至2018年9月底,江苏普通国道交通标志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里程桩号传递方案的通知》下达的国道桩号传递方案,江苏同步开展了普通国省道里程碑、百米桩调整工作,并根据实际统一了设置标准:一级公路里程碑、里程牌设于公路两侧,二级公路里程碑、里程牌设于公路桩号递增方向的右侧,全省以采用里程碑为主,条件受限时考虑采用里程牌。在安装实施阶段,全省统一按照电子地图测算坐标放样、交桩,由各市为实施主体组织预制、采购和安装。

同步调整在建高速公路命名编号

在做好运营道路采集调整工作的同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对在建高速公路的命名编号进行调整。G1516盐洛高速公路盐城至大丰港段和泗洪至安徽省界段原编号分别为S18和S8,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协调建设单位对此类高速公路命名编号相关标志进行了调整,并在建成通车前实施完成。

突破传统工作方式与方法

本次国家公路网及省道网调整工作,江苏与省地理测绘中心的“江苏省陆路交通地理国情检测项目”合作开展,利用测绘部门先进设备并结合公路行业实际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传统公路电子地图有两大缺点:采用“桩号体系”定位,如果遇到路网调整,调整后地图需要全部重新采集;人工现场测距埋设里程碑,存在误差传导,制成电子地图精度较低。

本次采集,江苏使用了测绘行业先进的全景采集车进行地图采集,采集处理后的电子地图大胆创新——与主流地图接轨,使用“大地坐标体系”,只要道路不改线,地图就不改变;改变传统里程碑埋设方式,采用预先在电子地图上计算桩号经纬度位置,工作人员实地放样,埋桩人员完全根据坐标测算放样地点进行里程碑埋设,消灭传导误差,提高电子地图精度,确保1公里误差在1米以内;新版电子地图同时结合三维技术,立体展示公路信息,所覆盖的内容除公路本身外,还包括沿线附属设施、监控设施、管养节点等,堪称行业内最全。

开展城乡道路指路信息一体化建设

通过对指路标志调整调研的不断深入,随着道路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公路交通特别是安全和快速通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特别是指路标志及其信息的依赖越来越重。为此,江苏省根据四部委《关于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结合江苏道路路网结构和道路使用者交通出行需求,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住建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城乡道路指路信息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采取先局地试点、后全面推开的方式开展了城乡道路指路信息一体化建设工作,选取省会南京、“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连云港、新设立的县级所辖区泰州姜堰区三个地区作为试点,围绕现有道路、新改建道路指路标志特别是引导信息改造,重点对指路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信息设置技术、老路改造和新路建设进行研究探索,研究编制了城乡道路指路信息一体化建设试点技术指导意见和设计要点。

省市合力做好路网调整工作保障

首先,加强技术支持。江苏组织专门力量,从规划、统计、路政、养护管理等方面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并做好示范工程实施的技术支持工作。各市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和实施水平。

其次,做好资金保障。为做好本次路网调整工作,江苏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保障,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安排总计约1.65亿元对普通公路指路指示标志重新规划更新及里程碑百米桩更换调整。

最后,加强安全保障。江苏国道交通流量大,此次命名编号调整工作的外业范围广、工作时间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要求采集车队或作业现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采用有带警示灯的路政车、防撞车等进行全程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猜你喜欢

国省道指路电子地图
提灯指路的人
山东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灵活编组的互联互通车载电子地图设计及动态加载
浅谈电子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国省道干线公路软地基处理的要点分析
梦想是用来指路的
基于GIS平台的江西省公路基础数据与电子地图综合展示系统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提升普通国省道路面大中修设计质量
Tell the Way(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