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河南省审定品种(续前)

2019-01-04

种业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汇总亩产纹枯病

小 麦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2

品种名称:洛丰168

申 请 者:洛阳秋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洛阳秋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6/神麦2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8.9~232.8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0.7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66.8~75.3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旗叶宽,穗层整齐,熟相一般。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28.8万~31.1万,穗粒数34.1~37.8粒,千粒重43.8~48.0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3.8%、13.7%,容重768克/升、788克/升,湿面筋含量29.5%、28.3%,吸水量61.6毫升/100克、52.4毫升/100克,稳定时间4.0分钟、1.7分钟,拉伸面积35平方厘米、28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59EU、118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12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407.7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5.1%;2016 — 2017年度续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79.6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5.8%;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59.3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6.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3

品种名称:豫农803

申 请 者:河南农业大学、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河南农业大学、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周麦18/新旱1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2~232.8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0.7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势壮,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一般,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70.0~76.2厘米,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熟相一般。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0.5万~31.8万,穗粒数32.8~34.3粒,千粒重43.9~50.0克。

抗病鉴定: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2.47%、16.0%,容重790克/升、795克/升,湿面筋含量26.8%、32.4%,吸水量57.8毫升/100克、58.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6分钟、2.9分钟,拉伸面积27平方厘米、26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14EU、121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12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403.7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4.1%;2016 — 2017年度续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88.9%,平均亩产370.3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3.2%;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54.0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5.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4

品种名称:华育166

申 请 者:河南省华棉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省华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百农64/周麦16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7~233.0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晚熟0.3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苗势较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65.2~71.6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旗叶较宽,穗层整齐,熟相一般。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0.1万~31.3万,穗粒数31.9~36.7粒,千粒重42.8~48.5克。

抗病鉴定: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和叶锈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2.72%、15.4%,容重809克/升、816克/升,湿面筋含量29.1%、34.8%,吸水量58.8毫升/100克、53.9毫升/100克,稳定时间6.6分钟、3.0分钟,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35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368EU、160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12点汇总,达标点率91.7%,平均亩产398.7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2.8%;2016 — 2017年度续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72.0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3.7%;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60.0%,平均亩产338.5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0.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5

品种名称:宛麦632

申 请 者: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西农953/新麦18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8.5~232.6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1.2天。幼苗匍匐,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晚。株高69.8~79.0厘米,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长,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4.7万~35.4万,穗粒数30.0~31.2粒,千粒重40.4~45.5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17%、15.0%,容重800克/升、829克/升,湿面筋含量31.6%、26.4%,吸水量64.4毫升/100克、58.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8.4分钟、16.1分钟,拉伸面积73平方厘米、57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350EU、482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12点汇总,达标点率91.7%,平均亩产397.8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2.6%;2016 — 2017年度续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75.9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4.7%;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90.0%,平均亩产348.4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3.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6

品种名称:鑫地丰168

申 请 者: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地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地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豫农9901/周麦16//周98165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8.9~232.1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0.6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70.6~77.6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29.2万~31.6万,穗粒数34.4~38.4粒,千粒重42.2~44.6克。

抗病鉴定: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7年、2018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5.5%、15.5%,容重808克/升、775克/升,湿面筋含量31.3%、32.5%,吸水量56.0毫升/100克、56.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9分钟、2.2分钟,拉伸面积40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78EU、84EU。

产量表现:2016 — 2017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87.0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7.9%;2017 — 2018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87.5%,平均亩产339.5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6.5%;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64.8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8.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7

品种名称:偃亳1886

申 请 者: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杰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杰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洛麦21/洛旱6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0~231.9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0.9天。幼苗匍匐,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71.1~76.3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旗叶较长,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1.1万~32.0万,穗粒数31.3~35.3粒,千粒重43.4~43.8克。

抗病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7年、2018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5.9%、16.1%,容重790克/升、752克/升,湿面筋含量32.2%、33.7%,吸水量56.7毫升/100克、58.1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9分钟、2.0分钟,拉伸面积40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82EU、121EU。

产量表现:2016 — 2017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93.9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9.8%;2017 — 2018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46.1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8.6%;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63.4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8.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8

品种名称:财源2号

申 请 者:济源市财源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济源市财源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商都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矮抗58/07-141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9.0~232.8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0.2天。幼苗匍匐,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株高72.9~85.4厘米,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外展,穗层不整齐,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2.0万~33.9万,穗粒数29.4~32.0粒,千粒重43.5~48.6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32%、16.1%,容重786克/升、816克/升,湿面筋含量29.9%、35.2%,吸水量61.8毫升/100克、64.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7.4分钟、6.9分钟,拉伸面积64平方厘米、58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259EU、303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旱地组区试,12点汇总,达标点率83.3%,平均亩产387.2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减产0.1%,不显著;2016 — 2017年度续试,9点汇总,达标点率88.9%,平均亩产361.3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0.7%;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3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43.7公斤,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5.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49

品种名称:先麦19

申 请 者: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育 种 者: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西农979/宛麦369//百农AK58

特征特性:弱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3.9~215.4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早熟0.2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苗势弱,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弱。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株高68.9~74.1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一般。旗叶下披,穗层整齐。耐渍性一般,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4.8万~37.0万,穗粒数30.3~33.3粒,千粒重40.6~47.8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高感白粉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2.32%、13.2%,容重775克/升、774克/升,湿面筋含量26.5%、28.7%,吸水量54.9毫升/100克、58.5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9分钟、3.9分钟,拉伸面积34平方厘米、37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41EU、153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南部组区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415.8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0.6%;2016 — 2017年度续试,7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65.4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0.3%;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80.0%,平均亩产346.9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5.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50

品种名称:泛麦536

申 请 者: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百农AK58/郑麦9023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194.6~203.2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熟0.8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势较壮,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2.0~75.9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宽大,穗层整齐。耐渍性一般,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31.9万~35.5万,穗粒数30.7~33.3粒,千粒重39.3~42.6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7年、2018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2%、14.1%,容重778克/升、724克/升,湿面筋含量26.8%、29.3%,吸水量59.7毫升/100克、57.0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2分钟、1.6分钟,拉伸面积22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16EU、88EU。

产量表现:2016 — 2017年度河南省南部组区试,7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68.6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1.3%;2017 — 2018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00.2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8%;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52.0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51

品种名称:农麦18

申 请 者:河南三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三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8/科丰5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195.6~203.4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熟1.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71.0~73.7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一般。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耐渍性一般,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2.8万~35.4万,穗粒数30.5~33.5粒,千粒重36.2~41.1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高感白粉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7年、2018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1.9%、13.0%,容重784克/升、728克/升,湿面筋含量26.1%、25.9%,吸水量56.7毫升/100克、55.5毫升/100克,稳定时间5.8分钟、1.6分钟,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208EU、59EU。

产量表现:2016 — 2017年度河南省南部组区试,7点汇总,达标点率85.7%,平均亩产360.3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8.8%;2017 — 2018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03.5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8.0%;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80.0%,平均亩产345.4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4.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52

品种名称:鹤麦1310

申 请 者: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周91177/安麦1号//新麦11/淮阴9628

特征特性:弱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3.9~201.8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早熟0.2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高67.9~75.4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一般。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耐渍性一般,熟相较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2.6万~34.5万,穗粒数31.2~33.6粒,千粒重36.2~39.8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7年、2018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1.6%、13.7%,容重766克/升、694克/升,湿面筋含量24.2%、25.7%,吸水量55.8毫升/100克、55.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4.9分钟、2.0分钟,拉伸面积34平方厘米、19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175EU、80EU。

产量表现:2016 — 2017年度河南省南部组区试,7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64.4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0.0%;2017 — 2018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87.5%,平均亩产300.3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9%;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90.0%,平均亩产348.7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5.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53

品种名称:绵麦51

申 请 者: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1275-1/99-1522

特征特性:弱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90.7~217.0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熟0.3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势壮,分蘖力弱,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株高76.3~80.6厘米,株型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窄长,穗层整齐。耐渍性一般,熟相一般。穗近长方形,长芒,红壳,红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差。亩穗数31.7万~32.9万,穗粒数34.2~38.8粒,千粒重38.0~39.7克。

抗病鉴定: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年、2017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2.56%、11.3%,容重800克/升、744克/升,湿面筋含量27.1%、20.6%,吸水量58.3毫升/100克、49.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7.1分钟、1.0分钟,拉伸面积90平方厘米、69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391EU、397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南部组区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87.5%,平均亩产368.7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减产1.9%,不显著;2016 — 2017年度续试,7点汇总,达标点率85.7%,平均亩产335.1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2%;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10点汇总,达标点率80.0%,平均亩产401.7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7.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54

品种名称:宛麦66

申 请 者: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大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大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育12/百农AK58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00.0~215.4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早熟0.3天。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苗势较弱,分蘖力弱,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慢,两极分化慢。株高67.8~73.1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一般。旗叶窄短,穗下节长。耐渍性一般,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2.4万~35.3万,穗粒数32.7~36.6粒,千粒重35.8~42.6克。

抗病鉴定:中抗白粉病,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6、2018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3.71%、13.9%,容重800克/升、655克/升,湿面筋含量26.0%、24.0%,吸水量60.8毫升/100克、55.4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1分钟、1.1分钟,拉伸面积60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407EU、46EU。

产量表现:2015 — 2016年度河南省南部组区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87.5%,平均亩产394.2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4.9%;2017 — 2018年度续试,8点汇总,达标点率75.0%,平均亩产291.0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3.6%;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9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362.0公斤,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8.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汇总亩产纹枯病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常用缩略语汇总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系统抽样的非常规题汇总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