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动态

2019-01-04

科学种养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口蹄疫中药材新品种

“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首获国家认证

近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特聘教授陈勤及其团队培育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紫玫瑰2号”“红玫瑰3号”“黑玫瑰4号”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这在该校历史上实现了马铃薯新品种培育的零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生产面临着专用加工型品种缺乏的困境。陈勤教授自2012年应聘至西农大以来,带领马铃薯遗传育种及功能开发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围绕中国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马铃薯种质资源原始创新为核心,开展全方位的马铃薯遗传育种和主食加工新品种筛选培育工作。

经多年田间筛选鉴定,团队选育出系列适合主食加工型高营养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这些品种由常规杂交育种途径培育而成,其产量和品质均优于现有的彩色马铃薯品种。

此次获得新品种权并完成新品种登记的3个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具有营养价值、产量和附加值“三高”特点。这三个新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一般亩产2000千克,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亩产可以达到4000千克以上,平均产量高于一般品种30%。其商品薯率能达到85%以上。在品质方面,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淀粉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花青素和多酚类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其花青素含量达到或接近价格昂贵的蓝莓水平,其抗氧化活性物质每100克中含有1000~1700毫克,是一般品种的5~10倍。这些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不仅营养丰富,薯肉颜色艳丽,有红紫黑等不同颜色,而且加工品质优良,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加工成全粉后,可长期保存;加工成彩色薯片或彩色马铃薯锅巴后可作为具有独特风味的休闲食品,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仍可保持原有的天然色彩。

陈勤教授介绍,他和团队成员近年来一直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进行马铃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由于彩色马铃薯的市场价格高于普通马铃薯品种,而种植条件、栽培技术等与普通马铃薯没有差别,在国家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玫瑰系列三个新品种得到国家认证,将有力推动西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形成特色马铃薯全产业链,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出应有贡献。

江西樟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9万亩

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江西省樟树市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的基础工程,是生态产业、富民产业。2017年,自出台《樟树市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试行办法(2017—2020年)》以来,樟树市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适生品种不断涌现、品质品牌逐渐提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全市共引进龙头企业23家,组建三皇中药材、江枳壳等30多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市可种植的16个乡镇(街道)、3个场全面铺开中药材种植,已建成中药材良种种苗基地3个、面积300余亩,育苗500余万株。

截至2019年7月,樟树市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39万亩,其中百亩以上基地134个、千亩以上基地达24个、万亩基地1个,种植道地药材“三子一壳”(樟树吴茱萸、樟树黄栀子、樟树车前子、清江枳壳)、金银花、银杏、黄檗、厚朴、玉竹、太子参、丹参、元胡、菊花等40余个品种。其中“清江枳壳”“樟树吴茱萸”和“樟树黄栀子”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市场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益。

我国又一首创口蹄疫标记疫苗通过注册

记者近日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联合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创制的“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rV-1株+A/rV-2株)”通过了新兽药注册。这是继2017年10月“猪口蹄疫O型病毒3A3B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rV-1株)”获批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后,又一在国际上首创的口蹄疫标记疫苗获准上市。该类疫苗的特点是应用后能精准鉴别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克服了常规灭活疫苗应用后干扰鉴别诊断的缺陷,将为口蹄疫防控净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阻碍活畜和畜产品国际贸易,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规定为必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在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规划提出采取疫苗免疫逐步推进口蹄疫无疫区建设,达到国际认可的免疫无疫状态。目前,口蹄疫O型和A型病毒在我国分布广泛,周边国家疫情频繁发生,外疫传入风险居高不下,给畜牧业及连带产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区分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剔除感染者,是免疫无疫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感染和免疫动物区分的金标准是检测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或3ABC)抗体,该抗体的指标是国际上评判免疫无疫状态的主要依据。广泛使用的常规灭活疫苗,在口蹄疫有效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疫苗受限于纯化工艺,不能确保完全清除与灭活病毒大小相同的非结构蛋白复合物,多次免疫动物后,仍可检测到口蹄疫病毒3AB或3ABC非结构蛋白抗体,干扰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动物的鉴别诊断,妨碍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净化,给无疫区建设造成极大障碍。

面对现用疫苗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需求,在兰州兽医所口蹄疫研究室主任刘在新博士带领下,宿主抗病毒感染和免疫生物学团队采用反向遗传学技术,缺失和改造了病毒的非结构蛋白优势表位基因,成功研制出口蹄疫O型和A型二价标记疫苗。该疫苗能实现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的精准区分,解决了常规灭活疫苗干扰鉴别诊断的问题。“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rV-1株+A/rV-2株)”批准注册,符合我国口蹄疫防控的技术需求,将有力支撑我国口蹄疫无疫区的全面建设。

北京引进叶用甘薯品种补充市民“菜篮子”

日前,笔者在北京市通州区永通昌盛农业园的蔬菜大棚里看到一种新型甘薯品种,绿油油的叶片鲜嫩无毛,嫩叶入口细腻无涩味。据了解,这是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新引进推广的一批叶用甘薯品种,专门采摘其嫩芽食用,可以有效补充京郊叶类蔬菜的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毛思帅介绍,传统的红薯叶干涩带茸毛,虽然营养价值高却口感不好。叶用甘薯区别于传统的甘薯,其茎尖鲜嫩,口感嫩滑,且营养丰富,可以用于蒜炒、火锅、沙拉、包子馅等多重吃法,而且茎叶富含钙、铁、磷、胡萝卜素以及18种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活性、保持心血管健康等多种医药保健功能,保健作用突出。

叶用甘薯是近年来一个新的方向,在南方已有大面积种植,并有甘薯茎尖蔬菜消费的习惯,但是北方种植面积较小。该站从2017年开始从南方引进10余个品种,筛选出3个主推品种在通州、大兴、昌平、顺义、密云等地推广种植百余大棚,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已达60余亩,预计亩采收量可达到2500~3500千克,年采收量可达18万千克以上。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在京郊推广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推动北方叶用甘薯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引进开发蔬菜潮汐式育苗技术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小汤山特菜基地的一座蔬菜育苗日光温室大棚里看到了一种新的育苗灌溉技术,与常见的顶部喷灌不同,这里采用的是一种称之为“潮汐式”的灌溉方式,它将水和营养液输送到育苗床上,让幼苗通过穴盘底部得到灌溉。由于这种灌溉方式全程由智能设备精准操控,可一键设定供水时长、保水时长和回水时长,像潮汐一样,故得名“蔬菜潮汐式育苗技术”。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田亚楠介绍,该站早在2017年就引进开发了这项技术,其优点集中体现为两点:减少育苗期间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实现节水节肥。具体来说,目前,北京地区蔬菜穴盘育苗普遍采用顶部喷灌系统,灌溉水或肥液先经幼苗茎叶再进入根部基质,在蔬菜育苗后期,随着幼苗叶片的增多,肥水很难灌溉至植物根部,易导致灌溉不均匀,并造成水、肥的浪费。

“潮汐灌溉技术由于底部供液,基质水肥供给均匀、快速、精准、高效,可以降低设施环境的空气湿度,从而减少作物病害的发生,且便于自动化控制以节省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是穴盘育苗发展的必然趋势。”田亚楠告诉记者。目前,小汤山特菜基地的潮汐式育苗温室共有1栋,有苗床16张,年育苗量达35万株以上。目前,20万株韭菜苗郁郁葱葱,生长势强,可进行定植,也可连续采收或以活体蔬菜形式销售。

据了解,相比京郊传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蔬菜潮汐式育苗水肥一体化更为精准。“通过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循环管路系统的配套使用,与顶部洒水灌溉相比,潮汐灌溉处理的植株生长势强,壮苗指数高,节水24%~33.72%,且灌溉效率高,可节约用工27.95%;同时,控制苗床的上水和回水速度,使营养液快进快排,减少基质的吸水量,可使幼苗受病原菌侵害的概率减少,减少农药的使用。”田亚楠总结后认为,这种灌溉技术践行了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一节双减”。

猜你喜欢

口蹄疫中药材新品种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青菜新品种介绍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中药材促农增收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口蹄疫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