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2019-01-04王素芳

关键词:麻木例数肢体

王素芳

(晋城市职业病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0)

本文中对我院2017年~2018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以及感觉神经,以下是本次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者是我院2017年~2018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人数为11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原则,对照组:女性患者有21例,男性患者有34例,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3.8±1.6)年,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为(60.9±3.5)岁,观察组:女性患者有22例,男性患者有33例,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7±1.2)年,年龄在41~75岁,平均年龄为(61.2±3.1)岁,纳入标准:经诊断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本次治疗药物无禁忌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意识模糊、严重心肝肾疾病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两组间病程、年龄以及性别无差异,P>0.05,组间可以比较。

1.2 方法

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选取三阴交、足三里、曲池、承山、合谷、太冲、太溪为主穴,阳池、阿是穴、腕骨、二间、阳溪为上肢配穴,解溪、阿是穴、昆仑、足临泣、内庭为下肢配穴,给每个穴位注射250 μg弥可保,但是每次选取穴位数量为4~5个,间隔1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为10次,治疗2个疗程。在此基础上加上针灸治疗的是观察组,仰卧位取患者三阴交、关元、丰隆以及气海,俯卧位取患者肾俞、脾俞、飞扬、环跳,若患者伴有显著痰浊附加增加地机、阴陵泉,若患者淤血严重增加肝俞、血海,若患者大腿部疼痛严重增加风市、伏兔,若小腿部疼痛严重增加中都、足三里,若患者足部麻木严重增加太溪、太冲,按照姿势不同进行穴位交替针刺,对针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进针得气后留针时间为30 min,2天1次,一个疗程为10次,治疗2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痊愈指的是患者疼痛感、麻木感全部消失,无肌肉萎缩现象,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无溃疡、感染以及其他病变发生;好转为患者疼痛感、麻木感有所改善,轻微肌肉萎缩,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基本正常,存在轻度溃疡、感染等病变;无效为以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是出现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上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在软件SPSS 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和(±s)表示,进行t或者x2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对照组中痊愈、好转以及无效的例数依次为13例、27例、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中痊愈、好转以及无效的例数依次为26例、23例、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P<0.05,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该病发病较为隐匿,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阶段认为该病发病原因是血管神经障碍、血液成分改变以及代谢障碍,病理原因为周围神经的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等,该病症状有肢体对称性运动以及感觉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下肢。患者早期症状主要是肢端的刺痛感、麻木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累及全身皮肤以及四肢,存在烧灼样或者是撕裂样疼痛,严重者出现坏疽、溃疡甚至是需要截肢治疗,目前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加以重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性的伤害。临床上应用各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大大减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几率,但是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式,只是控制血糖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但是该病治疗药物价格昂贵[1],疗效不一,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造成病情的加重,直至死亡。近年来中医下临床上有深入性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针灸治疗方式,具有快捷、方便、成本低、疗效佳等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

中医学上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痹症”范畴,其病机在于肝肾阴亏、气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血虚则不仁”,肢体失养后出现疼痛,肝肾阴亏,精气不足会出现麻木痉挛情况。《针灸甲乙经》中记载针灸治疗糖尿病主要有六穴,这表示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已有了认识。现代中医学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原则是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以及理气活血,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对胰岛素以及血糖水平的调节较为突出,可对微血管病变、血脂水平以及神经阻滞有一定的效果。

糖尿病本为阴虚,标为燥热,久病气阴两虚、津伤气损,这也是下肢软弱无力、麻木疼痛的原因。糖尿病患者的消渴症状是因为长期阴虚,阴损及阳,或者是长期阴虚导致脏腑功能不足,影响血液运行或者循环[2],引起淤阻脉道。血淤影响气行,长时间消渴,使患者正气不足、寒湿侵袭,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患者肾阳不足、阳不达四肢引起四肢厥冷不温,肢体缺少温养,会出现疼痛麻木。淤血属于离经之血,蓄积在体内会引起血液运行不畅,经脉阻滞,脉道不畅,引起肢体麻木疼痛、头痛等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一种发病原因是血液成分的改变,指的是血液呈现凝、粘、淤、稠的状态。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主要是痰淤,可贯穿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血行无力、元气亏虚、阴损及阳,导致患者出现痰淤互结、经脉阻滞、血脉失和、经脉不通等[3],最终引起患者肢体疼痛、麻木。本文中主要对我院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针灸以及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对照组中痊愈、好转以及无效的例数依次为13例、27例、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中痊愈、好转以及无效的例数依次为26例、23例、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P<0.05,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中可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改善患者肢体状况,使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进而使患者的身体及早康复。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其疼痛感,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麻木例数肢体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肢体语言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
浮生一记
肢体写作漫谈
麻木先生
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