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大光:笔画心景 墨香逸心

2019-01-03陶彬葛阿婧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张大画室美术家

陶彬 葛阿婧

多年来,张大光的美术研究与创作并驾齐驱,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文物鉴赏也颇有造诣。

来到著名画家张大光的画室,书香和墨香扑面而来。他的画室不大,却堆满了各式画笔和书籍。张大光为画室取名为“逸心斋”,他说,“逸”是飘逸、洒脱,“心”表示专一。

从西到中,从研究到创作

张大光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吉林艺术学院本科生,他学习版画专业,受到了系统、严格的西画训练,是著名画家英若识的关门弟子。经过几年的学习为张大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参加了吉林省及全国美术展,还获了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吉林省博物馆,从事设计、书画研究、艺术创作等工作。省博物馆除历史文物外还藏有大量的古代及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其质量和数量全国闻名,特别是明清扇面绘画及近现代张大千等画家的作品。张大光每天生活在这样的艺术世界里,和大师作品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深受熏陶,不自觉地拿起毛笔开始学习中国画。他从临摹入手,一点一点积累,用心揣摩,多方面请教,一步步走到今天。

张大光说,在博物馆工作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古代的名人字画,都是中国画的精品。看画就是在跟古人对话,细品作品,往深了体会,然后去比较你比古人差在什么地方。张大光家里的整个客厅都被用来当了画室,书架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各类画册和美术方面的书籍。

多年来,张大光的美术研究与创作并驾齐驱,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文物鉴赏也颇有造诣。

墨韵求刚健,笔端出逸心

如果对美术的热爱、长于领悟的艺术天赋是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的先決条件,勤奋就是张大光艺术人生的基石。他说,他多年来运用写意画的笔墨语言和艺术理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将对生活的感受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紧密结合。其中当代著名写意画家李世南的画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李世南曾到家乡(通化)讲学,他被李世南那种豪放博大的艺术气度深深感染,曾一度认真摹写学习。张大光向齐白石再传弟子李巍学画三十几年,对老师敬佩有加,也了解至深,曾发表过论文《笔精墨妙续画意——谈李巍写意花鸟画》。

张大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其版画《为了明天》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国画《暮村》等十三幅作品参加全国及吉林省美术展并获大奖;国画《寒江独钓图》等十幅作品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国画《一唱报晓图》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画展,作品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收藏。

对于张大光的艺术风格,他的老师英若识谈到,大光作画很早就显露出较强的视觉张力和内蕴的气度。究其原因,除了“画如其人”率真、豁达的性格使然,还与他学画接触很多推崇、讲求“刚健分明”与“力之美”的版画有关。版画艺术最忌“萎靡”、“孱弱”、“琐屑”等通病,而大光的早期版画就彰显出磅礴大气、追求强烈对比的艺术气质。他汲取了很多版画的营养,形成了后来国画人物(包括花鸟)小品纵情宣泄的特征和灵动、酣畅的画风。

张大光说,自己虽已过耳顺之年,却依然在路上,仍要不断精进,超越自己,找到自己,向艺术的至高之境攀登。

张大光

民革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张大画室美术家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藏在画室里的声音
张大勤
创意画室
科学画室体验记
超级健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