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洪声:二十五年艰苦寻石

2019-01-03李瑾历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专业书籍松花江源

李瑾历

他不僅是一名牙科医生,还是一位喜欢收藏奇石的爱好者。从他跋山涉水地寻石,到今天成为社会公认的奇石鉴赏家,他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编织着一个奇石梦。父亲引领他走向艺术之路

土生土长在江源县的刘洪声,从小就有一个奇异的爱好——收集奇怪的石头。

刘洪声收集奇石的缘由和他的父亲有着很大的关系。刘洪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了解大自然的一些奥秘,不过由于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算太好,所以很难找到像他那个年龄的孩子所喜欢看的书,家里倒是有许许多多与地质勘查相关的专业书籍,这使他养成了平时在家的时候就翻看父亲的一些书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也就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地质矿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探究奇石艺术,刘洪声靠着行医积攒下来的积蓄,购买了许多奇石鉴赏艺术方面的专业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又走南闯北向专家请教,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我们采石头,冬天山上有雪我们要去,夏季无论是刮风下雨或者是酷暑我们也要坚持去,更像是我们心里的一种感应,像是在呼唤着,不去不行,必须要去。”刘洪声说。

专心研究奇石

刘洪声从1993年就开始收集奇石,至今收集奇石已有26年之久。2008年参与编写了《中国松花石》一书。他收集的奇石以松花石居多,大的重达几百斤,小的可以随时握于手掌之中,这些大自然造化的奇石,到了刘洪声手中不仅都有了富有寓意的名字,而且每一件石头刘洪声都亲自做了诗。2000年至今,藏品多次在全国大展赛获一等奖、金奖。

后来,刘洪声便遇到了与他为伴的石友刘芳之。刘芳之是名退休的教师,同时也是刘洪声的启蒙老师。刘芳之的知识渊博,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刘洪声就会向他请教,并一同去山上采石头。

刘洪声每月都有那么几天身背皮兜,手拿尖铁锤悠然悠哉地来往于山水之间,敲敲砸砸。每发现一块带有远古遗迹的化石都使他惊喜万分,小块的化石就用兜背,遇到大块的化石就不遗余力地放肩上扛,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压弯了本就不直的腰,扛几步歇一歇,像蚂蚁搬家一样运回了家。

刘洪声寻石的经历,充满了苦辣和艰辛。深山里的毒蛇神出鬼没,牛蜢、毒蜂、蚊子更是热情好客,刘洪声一一克服了。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方圆百里的山山水水,悬崖峭壁上有他的身影,深谷山涧里有他的锤击声,寒来暑往,多少次他迎着朝阳进山,几多回他又乘着月色满载而归。

牙医的华丽转身

变幻莫测的人生之路使刘洪声没有当上地质科学家,命运之神却让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牙科医生,但是从小的志向并没有改变,他的业余爱好圆了他当地质科学家的梦。

刘洪声为人心地善良,对生活充满热情。育林孤儿院是由当地人自行筹建的,那里居住着不少没有亲人的孩子,他们当中小的才一两岁,大的不过十几岁,刘洪声得知孤儿院里有的孩子牙齿不太好,但因为缺少医疗费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考虑到自己有这个经济能力和有治牙的技术,于是刘洪声就花了一万多元钱买了一套治牙的专业器材放在孤儿院,专门在每周日给孩子们检查牙齿、治疗牙病,并且耐心地跟孩子们聊天,让他们看牙的时候不再害怕。刘洪声说,他自己也有女儿,并且每天与她谈心,他觉得这些孩子也跟自己的孩子一样。

有人说:人到中年有梦也有盼,而刘洪声就是在用他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编织着一个奇石梦。

刘洪声

刘洪声牙所院长,白山市政协委员会委员,民革江源总支副主委,人大江源区常务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长白山松花石研究会副会长,白山市松花石协会会长,白山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专业书籍松花江源
乌江源百里画廊
大学生二手专业书籍校内流转网络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基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风景园林专业书目整理与思考
八吉集团
履职尽责:为松花石鼓与呼
老公“奔溃”的风波
老公遭遇滑铁卢以后
凯里学院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谁下的
情愿为你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