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忱:愿一生倾情红色文化

2019-01-03董宇宁曹雪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倾情专题片吉林省

董宇宁 曹雪

“我愿一生倾情于传播红色文化,传播时代的正能量,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2017年深冬的一个午后,与傅忱面对面。傅忱从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聊到他20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经历,从退休后的悠闲时光聊到6年里完成了文化部《红色记忆》专题片的采访及制作。迄今,傅忱已拍摄制作《人民作家张笑天》等党员教育专题片、《红色记忆》记录片共163部,他的作品也在2003年、2008年、2010年吉林省党员电教片评比中先后获得二等奖。

    忆峥嵘岁月

坐在傅忱的对面,能感受到他眼神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那里面承载着许多的故事。

1969年,傅忱到吉林省农安县插队,之后于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北京当兵20年,这期间,经历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时任电子侦察连副连长的傅忱带领小分队奔赴到中越边境战争前线,在云南和广西一线实施电子侦察,冒着越军炮火袭击的危险转运设备,过程异常危险艰苦。在枪林弹雨中,傅忱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荣立三等功。1979年3月5日我国宣布撤军,傅忱成为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幸存者。

那段战火纷飞的生死经历,磨练出傅忱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我不是英雄,但我赞美英雄,我会尽我的心创作出更多讴歌英雄的作品。”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又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传递着民族精神、激发着人们奋发有为的力量。

    用真情实意传播平凡

1990年9月,傅忱转业回到家乡吉林省。回家乡后,他在机关从事了两年纪律检查工作,之后做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创建了电教室,他先后独立撰写、拍摄、配乐、编辑了20余部党员教育专题片,其中有3部专题片获奖。就这样傅忱勤勤恳恳一干就是20年。

这20年里,傅忱有三个体会,那就是平凡中出感动;品质来源于修养;真情是永远不朽的。傅忱拍摄的党员教育专题片都是自导自拍,独立完成各种幕后编辑。

看过傅忱作品的人不难发现,他的作品真情浓浓让人落泪。傅忱说:“写片、拍片、编辑、配音、配乐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很多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很多画面是烙印在心上的。”

傅忱说,传承,不能只是嘴上说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投身到其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愿一生倾情于传播红色文化,传播时代的正能量,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不忘初心

退休后,傅忱投入到寻访老革命的制片工作中,《红色记忆》是国家文化部抢救性工程。为此工程,6年来,傅忱带领《红色记忆》栏目组采访了300多位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开车跑遍了吉林省大部分市县,制作了150部专题片。

谈及拍摄《红色记忆》的初衷,傅忱显得很激动,“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每一个人都用他們朴素的青春和生命点亮红色的理想,而后又用鲜活的生命将这理想再度淬染。我们要为他们发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

“为了那些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为了那些不应该被丢弃的信念,我们要唤起内心尘封已久的鲜活的记忆。老一代人把这段历史的真实交付给我们,我们有责任用真实去还原,代代传承,把那段红色的激昂岁月融入现代年轻人的脉络,使他们眼中的历史变得立体、真实,让红色历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这就是傅忱的初心。

傅忱

1972年12月应征入伍,1987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87年被授予空军中校,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三等功,1990年转业,到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工作。

猜你喜欢

倾情专题片吉林省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奔跑的小浪花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那一片花海
一年内的第三部反腐专题片
反腐
爱过才知是梦
课堂笔记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