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树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特征分析

2019-01-03

四川地质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沙河三角洲梨树

于 雷

梨树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特征分析

于 雷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春 130062)

梨树断陷历经了多旋回多期次的沉积构造发展,构造和沉积样式复杂多样,经历了断陷、坳陷两期发展,断陷期分为火石岭期与沙河子—营城期两期断陷盆地,其中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沉积时期为主断陷期,沙河子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相沉积。

梨树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特征

自海西运动兴蒙地块与中朝及西伯利亚地块拼合后,松辽盆地长期处于隆升状态,中生代早期,伴有较强烈的岩浆活动。进入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加剧,松辽盆地深部地质发生强烈变化,莫霍面隆升,上部地壳产生强烈的伸展环境。随着板块的俯冲的强弱及间歇,加之郯庐断层的走滑作用的影响,在本区形成了火石岭期与沙河子—营城期两期断陷盆地。登娄库期为断坳转换期。泉头—明水期表现为坳陷沉积。明水末期,板块俯冲间歇,莫霍面回返,加之郯庐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在本区产生压扭作用,产生系列反转构造,尤其本区东缘产生左行反转背斜带,本区构造最后定型[1]。

1 区域地质背景

梨树断陷是松辽盆地南部印支—燕山运动时期形成,在北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北北西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本区及其邻区历经了多旋回多期次的沉积构造发展,早白垩世,本区经历了两期断陷发展,其中沙河子—营城主断陷期对本区的沉积构造发展乃至油气藏的分布影响深远,该期形成的沉积与构造对后期构造的变形变位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2]。

沙河子组沉积时期是梨树断陷发育的鼎盛期,半深湖—深湖相沉积范围广,代表了盆地断陷层最大水进期。纵向上主要发育沙一段、沙二下、沙二上三套沉积单元,受古地形及构造运动的影响,沙一段、沙二下及沙二上呈现出不同的沉积面貌,砂体的展布也各不相同。

图1 沙一段沉积相图

2 沙一段沉积特征

沙一段沉积时期梨树断陷整体上以湖相沉积为主,在桑树台深洼、双龙次洼以泥岩沉积为主,盆地其他地区砂岩较发育。泥岩以深灰色、灰黑色、黑色为主,仅在盆地边缘苏2、梨2、十屋333、十屋22、SN144、SN48及DB32井钻遇棕褐色泥岩。整个断陷在沙一段沉积时期有三个湖盆中心(图1),大的沉积在靠近桑树台断裂附近,其次为双龙次洼和苏家屯次洼。

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北向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3],扇主体分别位于梨3井和十屋22附近,梨3井附近的扇体相对较小,十屋22扇体延伸较远,向南与太平庄凸起带的冲积扇体交汇,在十屋22、SN144井钻遇棕褐色泥岩,为扇三角洲平原相带沉积;北坡东段及双龙地区沙一段为湖相沉积为主,仅在湖盆南侧发育短轴的冲积扇沉积。东南斜坡带沙一段沉积时期在金山和小城子地区发育两个规模较大的扇三角洲沉积,扇体向前延伸较远,并在梨602等井钻遇棕褐色泥岩,为扇三角洲平原相带。在秦家屯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向的冲积扇沉积,规模较小。苏家屯地区沙一段时期砂体发育,主要发育南北两个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并在苏2、梨2、十屋333井钻遇棕褐色泥岩的扇三角洲平原相带,在苏家屯深洼带向北逐渐变为湖相。另外,在桑树台断裂下降盘发育一些近岸水下扇沉积,规模较小。

图2 沙二下沉积相图

图3 沙二上沉积相图

3 沙二下沉积特征

沙二下沉积时期湖盆水体较深,桑树台、双龙及苏家屯地区均以浅湖—深湖沉积为主,泥岩颜色为深灰色、灰黑色和黑色为主,仅在十屋22、SN48、梨602等井钻遇褐色泥岩。

沙二下主要为湖相沉积,在北部斜坡带和东南斜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图2)。北部斜坡带继承沙一段沉积,在梨3井及十屋22发育两个北向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但规模相对于沙一段减小,向南迅速相变为湖相沉积。北坡东段主要发育南向的冲积扇沉积,东西向展布较远(太平庄—十屋21井),南北向轴向较短,向北迅速相变为浅湖相。双龙地区地层为大套暗色泥岩夹薄细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为浅湖—深湖沉积,扇体不发育。东南斜坡带沉积与沙一段基本一致,在金山和小城子地区发育多个规模较大的扇三角洲沉积,扇体向前延伸较远,并在梨602等井钻遇棕褐色泥岩,为扇三角洲平原相带。

4 沙二上沉积特征

沙二上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进一步扩大,湖盆中心向北进行了迁移。该期主要为湖相沉积,盆地边部主要发育南向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图3)。

该期主要有桑树台、双龙及苏家屯三个湖盆中心,桑树台断裂北段—十屋地区地层为厚层泥岩夹薄砂岩沉积,泥岩颜色为灰黑色、黑色为主,为湖相的半深湖—深湖沉积[4];双龙地区沙二上为厚层暗色泥岩夹薄砂岩,并在沙二上中下部发育一套白云岩沉积,为半深湖—湖相沉积。北部斜坡带物源欠发育,主要在十屋22附近发育一继承性的短轴扇三角洲沉积,在十屋22、SN144、SN48井钻遇棕褐色泥岩,地层以厚层砂砾岩夹薄层泥岩为主,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向南迅速相变为泥岩夹薄砂岩的湖相沉积。东南斜坡带在该期物源十分发育,金山、小城子及秦家屯地区发育的南向、东南向扇三角洲扇体向前已经推至后五家户及十屋地区,在后五家户和十屋地区沉积厚度大于20m的水下河道砂岩;扇三角洲平原相带主要发育在盆地边缘,仅在梨602、河山8及SN148井钻遇棕褐色泥岩,扇三角洲平原相带范围较小[5]。苏家屯也是以湖相沉积为主,在苏2、苏4井区发育西向的短轴近岸水下扇沉积,在十屋338附近发育北向的短轴扇三角洲沉积。

5 结论

梨树断陷沙河子组时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其中沙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北部斜坡和东南斜坡带发育大型扇三角洲沉积,在苏家屯地区发育南北两个方向的扇三角洲沉积;在桑树台深洼带—后五家户地区以及北坡东段—双龙地区主要发育湖相沉积。沙二下沉积时期断陷湖盆范围变大,水体变深。该时期桑树台深洼带—四五家子地区—七棵树地区、北坡东段—双龙地区以及苏家屯大部均为湖相沉积;东南斜坡带发育东南向的大型扇三角洲,北坡斜坡带西段—十屋地区以及苏家屯地区发育规模相对小的扇三角洲,另外在北坡东段南侧发育小型的冲积扇沉积。沙二上沉积时期湖盆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水体变浅,湖盆中心向北进行了迁移。该时期东南斜坡发育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扇前缘延伸后五家户—四五家子地区;盆地北部主体为湖相沉积,仅在苏家屯、十屋地区发育小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以上对沙河子组沉积特征的分析对后续储层特征的总结、有利砂体的预测、低渗储层的改造等科研、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也为梨树断陷下一步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撑。

[1] 张玉明.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北部深层油气成藏条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6(3) : 53-56

[2]王果寿,邱岐,张欣国,等.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十屋油田区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成岩作用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 5) : 474-480.

[3]周卓明,沈忠民,张玺,等.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次洼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3,35(3) :263-268

[4]俞凯,侯洪斌,郭念发,等.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系石油天然气地质[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赵勇刚,张树林.松南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J]. 海洋石油,2009,29(1) : 21 -25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the Shahezi Formation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YU L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Northeast Oil and Gas Branch, Sinopec, Changchun 130062)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underwent polycycle and multistag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 The structural and sedimentary style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Its development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such as fault depression and depression. The Huoshiling and Shahezi-Yingcheng fault basins were developed in the fault depression stage.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Shahezi Formation and the Yingcheng Formation were deposited during the main fault depression perio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fan delta and lacustrine facies.

Lishu fault depression; Shahezi Formation; sedimentary feature

2018-03-28

于雷(1985-),男,吉林省通化市人,工程师,长期从事地震地质研究工作

P536;P618.13

A

1006-0995(2018)04-0566-03

10.3969/j.issn.1006-0995.2018.04.008

猜你喜欢

沙河三角洲梨树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白沙河
黄河下游的三角洲特性及未来治理思路
白沙河
小气的梨树
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湿地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壮丽的河口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