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腹带蒂皮瓣与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2019-01-03刘会英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手部皮瓣创面

刘会英

(郑州仁济创伤显微外科骨科医院 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创伤外科常见疾病,若不及时规范治疗,可导致其手部功能恢复差,从而对日后工作及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1,2]。目前临床通常采用皮瓣修复术治疗,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功能及外形,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但临床上皮瓣修复术种类较多,对于选用何种手术治疗仍是手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3,4]。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胸腹带蒂皮瓣与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84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 16例;年龄21~63岁,平均(41.87±5.64)岁。致伤原因:电锯致伤10例,机器压轧伤8例,刀切伤11例,绞扎伤8例,其他伤5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41.83±5.60)岁。致伤原因:电锯伤11例,机器压轧伤9例,刀切伤10例,绞扎伤8例,其他伤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⑴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致伤原因,且意识清楚;⑵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无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排除标准:⑴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⑵有严重精神疾病,存在沟通障碍;⑶妊娠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快速评估其伤情,并及时清洗消毒创面,对皮肤及软组织活力情况进行检查,在保留尚有生机的组织基础上将坏死组织清除后,创面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创口采用新洁尔灭溶液消毒。⑴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术在臂丛联合硬脊膜外麻醉下完成,皮瓣大小根据患者创面缺损情况在其腹部设计后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于深筋膜浅层游离皮瓣,并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剪,对蒂部皮下组织最大程度保留,与受区缝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⑵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术在臂丛联合腰硬麻醉下完成,首先明确穿支点,以其为中心对皮瓣进行设计,沿一侧切开皮瓣,并于深筋膜浅层掀起,确定穿支动脉位置后,并对皮瓣边缘进行调整,然后沿各缘将皮瓣切开并掀起,逆行探查选择的穿支,并对沿途无用的分支进行结扎,且在游离皮瓣时保留皮神经、皮瓣的血管蒂并根据所需长度进行结扎切断。间断缝合固定皮瓣于受区后,于显微镜下吻接皮瓣与受区的动静脉及皮神经,直接缝合供区,皮瓣血运恢复后缝合创面。术后两组患肢均使用胶布固定,并对皮瓣适当加压包扎,预防皮瓣出现折叠,确保皮瓣蒂部无扭转、无张力。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每日及时更换敷料。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周后拆线,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改善其微循环,避免肌肉痉挛。

1.4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术后1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修补皮瓣质地良好,与周围正常部位无差异,手部功能基本正常为优;修补皮瓣质地较好,与周围正常部位稍有差异,且皮瓣存在轻度臃肿,手部功能基本恢复为良;皮瓣质地尚可,与周围正常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中;皮瓣质地较差且外形不合格,手部功能无明显改善为差。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炎症因子:分别于术前、术后两周采取两组患者清晨静脉空腹血,离心取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 -8(interleukin-8,IL-8)及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

并发症:观察记录两组术后出现感染、皮瓣边缘坏死及严重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5.71%(36/42),其中优25例,良11例,中4例,差2例;对照组总优良率为66.67%(28/42),其中优15例,良13例,中8例,差6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

2.2 治疗相关指标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对比(±s,d)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对比(±s,d)

组别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42) 11.03±2.64 23.21±2.03 8.16±1.03观察组(n=42) 6.37±2.15 16.54±1.87 7.84±1.11 t值 8.870 15.662 1.370 P值 0.000 0.000 0.175

2.3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TNF-α,IL-6及IL-8水平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2.4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其中感染2例、皮瓣边缘坏死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10/42),其中感染5例、皮瓣边缘坏死3例,皮瓣严重肿胀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手外伤发病率逐渐增加,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此外,患者受伤后易出现伤口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导致手部功能永久性丧失,降低其生活质量[5,6]。既往临床通常采用直接植皮治疗,但治疗后易出现皮片挛缩,从而导致手部功能障碍,不利于患者预后。故临床选用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7]。

临床治疗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时,医师需快速对病情作出判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对于需要植皮的创面首先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制定修复方案[8,9]。皮瓣修复可Ⅰ期覆盖创面,且皮瓣组织带有神经血管蒂,成活率较高,利于术后手功能的恢复[10,11]。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穿支皮瓣修复术是临床常用的两种修复方法,其中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但其修复面积较大,术后患肢处于长期制动中,影响微循环,导致皮瓣组织肿胀、坏死,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穿支皮瓣修复术具有选择性强、供区范围广泛等特点,主要用于主干血管分支,将皮瓣精细化、薄型化、微创化,从而减少供区损失,提高受区修复效果[12]。临床在切取皮瓣过程中可选择携带皮神经组织,将其置于受区后,在显微镜下行神经接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手部感觉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白细胞介素在增殖分化炎症因子、激活免疫细胞和传递信息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TNF-α,IL-8,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可有效地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可作为判定病情转归的指标,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结果提示,穿支皮瓣修复术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相较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穿支皮瓣修复术可提高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ng/mL)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ng/mL)

?

猜你喜欢

手部皮瓣创面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