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砥砺奋进六十载 不忘初心再起航

2019-01-03

中国蜂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蜂业养蜂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养蜂事业十分重视。1957年,农业部和农垦部联合召开了全国首次养蜂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方针,提出了开展养蜂科研、教育的规划和措施。1958年9月22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58)科字第278号《关于农业科学院建议1958年准备新建专业研究所(室)》批复:本委原则同意在1958年准备新建大豆、油菜、草原、麻类、家禽、养蜂、农田灌溉等二十二个专业研究所和蔬菜研究室。根据这个批复,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于10月初成立。1959年12月24日和1960年2月24月,朱德委员长两次来养蜂所视察,对我国新兴养蜂事业高度重视。1960年2月27日为养蜂所写下了“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的题词。1961年5月徐特立同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秘书长林山陪同来养蜂所视察工作并题了词。中央领导同志对养蜂事业的关心,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和鞭策了全所职工,而且对推动和激励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蜜蜂研究所在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从1958年10月开始经历了研究所初建阶段(1958年10月至1959年初)、创业阶段(1959-1966年)、文革浩劫阶段(1966-1977年)、恢复建制(1978-1979年)、二次创业(1980-1985年)、改革探索(1986-1993年)、深化改革(1994-2002年)、稳步发展(2003-2013年)到现今的创新发展阶段(2014年-),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蜂业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性研究所。作为国家级蜂业研究所,其研究方向和任务是:以提高我国养蜂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蜂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探索高新技术在蜂业科学上的应用。

研究所现设职能管理机构4个,包括综合办公室、人事处(党委办公室)、科技管理处、财务处;服务机构3个,包括服务中心、仪器共享中心、蜂业经济信息中心;以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蜂种质资源与育种、蜜蜂蛋白质组学、蜜蜂病虫害生物学、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蜜粉源植物产地环境识别与控制、蜜蜂遗传与育种、蜜蜂生态与环境协同等方向组建了九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自建所以来,承担国家蜂业科学的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863”、“948”及国际合作等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作为牵头单位,主持全国性的蜂业科技攻关计划,引领国内蜂业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自2008年开始主持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8年启动国家蜂业提质工程项目、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将通过重大科技任务牵引、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集聚全国农业科研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同促进我国蜂产品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

截止2018年,共取得科研成果104项,其中获奖成果76项(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奖37项);获授权专利197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编写出版科学专著和科普书180余部,为推动中国蜂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在《PNAS》、《Current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volum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2015年以来,我所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为我所时隔25年来再次获奖,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18篇、授权专利119项、出版著作40部;全国首个通过国审的抗螨高产蜜蜂配套系“中蜜一号” 列入农业部2016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国家蜜蜂基因库投入建设。

截止 2018年年底,研究所在职职工 117 人,其中研究员20人,副研究员 25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56人,硕士学位的 27人。近年来,研究所强化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新制定《“香山人才”培养暂行规定》,以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领军人才。同时,将科研、管理、支撑不同系列的人才培养与研究所发展结合起来,多举措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力度。截止2018年,我所院所两级人才共12人,其中领军人才3人,青年英才5人(引进3人,培育2人),青年英才A类候选人1人,香山人才3人(英才2人、俊才1人)。

研究所拥有农业农村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蜂产业技术体系)、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蜂产品加工分中心、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国家外国专家局引进智力成果示范基地“蜜蜂健康养殖技术基地”和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另设有中国蜂业杂志社,面向全国发行《中国蜂业》杂志。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国养蜂学会挂靠蜜蜂所。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蜂业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研科技有限公司为所属公司。

展望未来,蜜蜂所将按照“三个面向”和“两个一流”的总体要求,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神聚力,研究所将以国家蜂业重大需求为目标、国际蜂学科技前沿为方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聚集和培养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建设设备一流,装备齐全的设施平台。推动蜂业和蜂学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影响重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一流研究所,为农业科学发展和国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蜂业养蜂研究所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睡眠研究所·Arch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