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2019-01-03王虎明王龙龙

关键词:单侧放射性甲状腺癌

李 腾,王虎明,王龙龙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包头市肿瘤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3.包头市肿瘤医院头颈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转变[1],甲状腺疾病的患病几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常发于女性群体,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了滤泡状甲状腺癌、乳头状甲状腺癌、髓样甲状腺癌,属于低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但多数资料显示,可能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放射性物质有联系,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预后效果较好,但还是有部分患者预后效果欠佳。因此,选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具体如下。

1 手术治疗

1.1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和切除的范围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恶化程度较低,肿瘤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细胞分化情况良好,比较接近于良性肿瘤的发展期[2],通常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后患者治愈程度较高,可远期生存。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主要有次全切除手术、甲状腺切除手术和患侧腺叶切除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纠其原因是由于该手术的术后复发率低,出现肺部转移的情况小,并且有利于后续的放射性治疗。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发现,患者行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单测腺体的癌发生率较小,若是又发生,可再次进行切除,并且对患者的远期生存影响小,与全切术和次切术相比的远期生存无较大差异,但在并发症上全切术和次切术高于单侧腺体切除。因此,临床上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治疗分期和切除范围进行判断和选择。

1.2 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指甲状腺癌的直径不超过10 mm,近几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彩超和超声引导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之下,对与甲状腺微小癌的检查准确率越来越高。对于单发的甲状腺微小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现象的患者,可采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在术中需要探查患者的颈部和对侧叶的淋巴结,若患者是双侧多发性甲状腺微小结节,可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手术,若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则给予淋巴结清扫。甲状腺良性疾病术后如果仍存在微小癌患者,若是已经过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手术,则不需要再次进行手术,但需要定期进行观察和随访。

2 放射性治疗

放射性治疗主要分为外放射和内放射方式,是辅助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外放射敏感度较低,只有当外放射剂量达到50Gy时才能对患者有效果[3],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外放射剂量太高会使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失去甲状腺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外放射治疗仅在患者术后需要补充放射治疗、原发性肿瘤无法完全切除、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可采用手术治疗情况下适用。

内放射治疗也就是放射性碘治疗,在患者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清除存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性,同时有利于患者后续全身性碘扫描和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以此来检查甲状腺癌的转移和复发情况。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患者主要针对以下情况:①淋巴结出现转移和肿瘤病症多发的Ⅰ期患者,分化型甲状腺患者为Ⅲ和Ⅳ期。②年龄超过45岁的Ⅱ期患者,并且在之前将甲状腺激素停用,TSH在患者体内的浓度超过30 mU/L,需要持续低碘饮食1周左右。

3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主要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TSH,而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表面主要为TSH受体,当TSH和TSH受体相结合情况下,会促使甲状腺的特异蛋白合成,使细胞生长速度加快。分化型甲状腺患者给予超过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够起到抑制垂体TSH分泌[4],以此达到降低甲状腺癌转移和复发的效果。但若长期使用超过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房颤动、心室肥厚等风险,同时还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严格控制剂量,需要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同时减少不良发应的发生。

4 结束语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若是不够规范,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因此,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和身体状况等,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治疗方案,达到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单侧放射性甲状腺癌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