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2019-01-03杨明伟

党课参考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亿万人民人民性特性

杨明伟

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特性密不可分。进入新时代,在回答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我们党既是这一事业的领导者,更是人民事业的服务者,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事业中,始终居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位置。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阐述了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人民性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既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特性,也点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同时还点明了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关系的根本特性,即人民性、统一性、主体性。

观察和思考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及其经验,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所贯穿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这一理论判断也适用于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是中国十几亿人民自己的事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愿望和追求。改革开放的发生和发展,从来都不是别国、别人强加或外加给我们的,而是中国人民、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可以说,人民性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人民的自身要求,反映了人民自己的愿望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就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建立在亿万人民自身发展事业基础上的。早在党的一大上,我们党就提出,要想改变旧制度,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就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而不能强迫他们进行革命。从那时起,党就抱定了“人类的解放者万岁”的信念。就像《国际歌》中所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人类的解放事业、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人民自身的追求。

正因为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的事业并顺应了人民的追求,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才具备了取得成功的根本条件。这一点早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就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例如,1946年3月,当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来到延安时,他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人民性,是他亲身体会到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与其他党派的根本区别。这是他分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得以兴旺的诸多原因之一。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检验了他们的全部理论并使之适用于原始的中国农村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感到在人民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无忧无虑。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其根本原因是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心声、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工作是人民自己的工作,力量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内生动力,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进一步号召,“永远摆脱帝国主义羁绊和异民族的压迫,站起来”的各族人民要“在伟大祖国大家庭中,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继续为“人民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革命成功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如此,改革开放成功亦然。革命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和人民自己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抓住了这个事业的人民特性,把住了时代的脉搏,特别是人民的脉搏。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步子之所以能够迈得出去、走得稳当,关键是反映了人民自己的愿望:人心思定、人心思富、人心思改。人民内心的这三种思虑,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年走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困境时,人民群众普遍希望安定团结,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人民群众的这种强烈愿望和内生动力,促使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同时,党和政府在拿出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时,特别强调要经过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前提和标准。正因为把改革开放作为人民的事业,人民才会真心拥护。我们党所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在社会实践领域,也首先是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这条路线的根本,就是一切从人民自身的利益出发,紧紧依靠人民,反映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处理好做群众先生和做群众学生的关系

既然是人民自己的事业,自然要考虑在这一事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人民自身的觉悟程度,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引导人民、教育人民的方法。在领导人民事业时,首先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要学会做群众的学生;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正如毛泽东在讲到“我们是人民事业中的代表”时指出的:“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讲到在人民事业中如何教育人民时,毛泽东还深刻指出:“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

对于在改革开放这一人民事业中当“学生”和当“先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也专门作过阐述。他特别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提醒我们,在实现人民自己的梦想这个重大问题上,党的干部要处理好做群众先生和做群众学生的关系。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总之,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历来都告诉自己,要把群众当作真正的英雄,不做“高踞于”人民群众头上的“贵族”,在领导人民自己的事业时,要先做群众学生,再做群众引领者。只有真正把自己放到“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去,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亿万人民人民性特性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灯塔颂歌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号角吹响
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诋毁与批驳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