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民间器乐发展现状调查

2018-12-29门峣峣

艺术评鉴 2018年16期

门峣峣

摘要:邹城“平派”鼓吹乐是流传于山东省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鼓吹乐”形式,它历经百年传承,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改革开放以来,“平派”鼓吹乐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为了迎合观众,也曾吸纳过不少现代元素,变成了一种不伦不类的鼓吹乐形式,传统技艺的丢失直接造成了“平派”鼓吹乐的传承危机。为了更好的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如何有效的进行保护、发展成了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邹城 “平派”鼓吹乐 铜管唢呐 鼓吹乐班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019-03

一、“平派”鼓吹乐发展历程

(一)“平派”鼓吹乐的文化背景

邹城“平派”鼓吹乐是流传于山东省邹城民间的一种地方器乐表演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折射出邹城当地淳朴的民风,彰显出齐鲁大地“孔孟”文化融入人民生活的痕跡。将邹城“平派”鼓吹乐所发祥、成长、发展的这块土地做深入的了解,是研究邹城“平派”鼓吹必须做的功课,它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平派”鼓吹乐。

“搭高台不忘养育恩,唱大戏难报父子情”从这句流传的民间谚语中就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在丧葬礼仪上对礼乐意识的重视,它不仅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追思,而且增加了丧礼的仪式感和肃穆感。从丧礼上繁琐且复杂的仪式程序上就可以看出,在丧葬礼仪上尚且如此,在婚庆礼仪上就更加讲究。鼓吹乐在婚庆仪式当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穿在婚庆礼仪的每一个环节,如,在婚庆典礼开始之前新郎需要“上喜坟”(上喜坟是指新郎在婚礼前去往祖坟、宗祠行祭祀活动,告知列祖列宗这个喜讯)的时候需要它在宗庙吹打来告知列祖列宗子孙的婚事,迎亲时、拜堂成亲时、闹洞房时更需要它来烘托喜庆的气氛……鼓吹乐已然渗透到礼仪活动的各个方面,渐渐的成为当地人在举行各种仪式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邹城地区对于礼仪仪式的格外重视,才使得“平派”鼓吹乐艺术可以不断的发展传承,延续至今。时至今日,各式各样的礼俗仪式依然为“平派”鼓吹乐提供了有效的生存保障和发展空间。

(二)“平派”鼓吹乐的历史发展

邹城“平派”鼓吹乐最主要的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流行于西北边疆少数民族中,后来被吸收并加以创造发展而用于边疆军乐,以壮声威,后传入宫廷。在东汉时期“鼓吹乐”就已经成为了汉代宫廷的一种气势隆重的仪式音乐,随着宫廷乐师“告老还乡”,自然的把其带到了民间。明朝洪武年间,随山西迁徙的移民把“鼓吹乐”带到了邹城,根据当地人的审美和需要,逐渐加入“笙”“笛子”“唢呐”(大、中、小)“飞星子”等乐器形成“平派”鼓吹乐的最终形式,后渐渐被当地人接受,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下来。

“平派”鼓吹乐从清朝道光年间一直流传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封建社会,吹鼓手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都属于“贱口”,同修脚师、剃头匠都属于被人瞧不起的行当,身怀技艺的乐手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委曲求全。为了生计他们会走街串巷,穿梭于当地的红白大事当中,成为当地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由于地位低下,收入不高,因而传艺方式上形成了父教子、子传孙的传承模式,当地把这一阶层的人一律称为“门里”出身。为了顺应发展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平派”鼓吹乐的艺人们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铜杆唢呐,到清朝嘉庆年间,已形成“平派”鼓吹乐所独有的艺术特色。

二、“平派”鼓吹乐艺术特征

(一)邹城“平派”鼓吹乐的特点

关于邹城“平派”鼓吹乐的称谓,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平派”鼓吹乐的主奏乐器为铜杆唢呐,这也是“平派”鼓吹乐的一大创新。相比其他木杆唢呐为主奏乐器的鼓吹乐而言,铜杆唢呐的音色明亮清脆,有较强的穿透力。铜杆唢呐的外形酷似广州福建等地的“海笛”,杆长25厘米左右,铜碗的直径6厘米左右,杆下端的圆筒直径为2厘米左右,使用的哨片也是乐手自己亲手制作(用秋天收割的未发出苇缨的苇子制成)。这种哨片具有低音区结实浑厚,高音区刚柔并济、刚中带柔的特点,由于它制作工艺的特殊,其演奏难度大于一般的唢呐。另一种说法是,“平派”鼓吹乐队中所使用的笙很有特点,乐手们称之为“平笙”,也叫“尖笙”。三是艺人们把平调定为铜杆唢呐正把,初学者都是从平调学起。四是其演奏的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鲁西南的中间位置,当地“平”字包含中间的意思。综合上述几点,即是为何称“平派”的由来。较其他鼓吹班不同的是,“平派”鼓吹乐从不去“抢”活儿,而是等事主登门邀请才去“上差”,行话叫干“平”活,显示了它在同行中的地位。

(二)“平派”鼓吹乐的演奏技巧及主要曲目

一种民间艺术的风格往往需要多年的反复锤炼,才能够逐渐形成。“平派”鼓吹乐也不例外,其演奏技巧和风格所具有的地方性、独特性,体现在它能分别演奏五字调、越调、雅调、平调、凡调这五个调,能够在一首曲子中进行多次变化。除传统唢呐常用的吐音、滑音等技巧外,还有舌冲音、气拱音、白弹音等其独有的一些技法。使用严格变奏板腔式变奏、移调指法变奏等手法。演奏风格刚柔相济、细腻婉转,有着“平如行云流水、稳似泰山青松”之美。因其“演奏风格平中见奇、稳中善变、刚柔相济,表演情境扣人心弦。”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近年来,“平派”鼓吹乐也在走发展和创新之路,凸显柔、美、细、含、温的特色,这也正是“平派”鼓吹乐能够独树一帜,又别于其他各派的基本特征。

经过多年积淀和创作,“平派”鼓吹乐形成了十分的丰富而宝贵的曲目,题材丰富多样,从选材上也彰显出其广泛性,曲目体现了当地人丰富的生活情趣,曲调风格上有鲜明的地方曲艺特征。其代表曲目有:《采茶歌》《十样景》《集贤宾》《庆贺令》《一江风》《五六五》《火烧葡萄架》等近百首作品。

三、“平派”鼓吹乐现状调查及发展

(一)“平派”鼓吹乐现状概述及原因

邹城地区的“平派”鼓吹乐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与其它传统文化所面对同样的困难。新时期的婚礼更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的“主战场”。原来仪式中仅为了烘托气氛的“奏乐”的部分越来越花哨:逐渐流行起来的流行乐班、军乐队、甚至舞龙舞狮队等,使得鼓吹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鼓吹乐班为了生存不得不对原有的演出形式、曲目进行颠覆性的改革来迎合大众的审美。例如,很多乐班在婚庆仪式前一天晚上的演奏中,放弃了原来传统曲目的演奏,改成了百姓平时最熟悉的流行音乐,这时鼓吹乐手就会放下手中的乐器,拿起话筒演唱流行歌曲,或者整个乐班转换为一个流行小乐队,为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伴奏。因为流行音乐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因此即使在庆典举办的当天也会更多的演奏流行音乐。这种演出形式,虽然提高了娱乐性,但它淡化了其庄严性,对传统礼仪也是一个很大的破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平派”流传下来的曲目的继承了解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的少年儿童已經不知道“平派”鼓吹乐为何物了。其次年轻的继承者对传统的“平派”曲牌的继承和了解也知之甚少,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吹奏难度较大炫技型的唢呐独奏曲和流行音乐,其学习目的并非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更多地是为了所谓的“升学”“考级”等。传统乐曲讲究的是在平稳的乐曲中不断演绎出多变的风格,这正是传统“平派”鼓吹乐的魅力所在,它将民间所原有的自然、淳朴的自然韵味完整的保存下来。

(二)邹城“平派”鼓吹乐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地方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对传统文化产业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也开始行动起来,给邹城“平派”鼓吹乐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邹城“平派”鼓吹乐在2007年1月9日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邹城“平派”鼓吹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平派”鼓吹乐代表山东省参加的巡游表演活动更是大放异彩。同年9月,在曲阜文博会上再次登场献艺。2010年10月,“平派”鼓吹乐参加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演出,并获“演出纪念奖”。如何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到最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如何能让自己的艺术适合当代人的口味,既有符合时代的创新,又能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特点,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邹城“平派”鼓吹乐的传承发展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艰辛且周期漫长的一个过程,对我们当代艺术工作者而言,对各种濒临失传的宝贵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是,如何将邹城“平派”鼓吹乐进行发展和传承,以何种方式将其发扬光大,对于“平派”鼓吹乐而言又是机遇也是新挑战。

“平派”鼓吹乐是从邹城民间的“婚庆”和“丧葬”仪式上发展而来的,它因仪式中繁琐的礼仪而得以生存下去,但在当今社会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和简化婚庆礼仪严禁大操大办的政策下,那些鼓吹乐手又要靠什么去生存下去呢?在这样的发展前景下又有多少的年轻人原意去学习“平派”鼓吹乐呢?如果单纯的只是按照非遗保护计划上所叙述的方法运作,这样在保护传承“平派”鼓吹乐的道路将荆棘密布,还会面对许多未知的问题,因为那并没有解决“平派”鼓吹乐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根本问题。

“将民间乐手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这种所谓的培训就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平派”艺术的任何一位代表性传承人他们都不懂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也不懂曲式、和声等,他们的音乐知识来源于师父的口传心授,依靠的是长时间从业所积累的经验,绝非是“纸上谈兵”,他们都是“平派”鼓吹乐艺术的创作者、演绎者。他们没有固定的乐谱,演奏手法看起来有些“业余范儿”,甚至会出现个别音不“准”,然而,这些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演奏效果。其实,他们用心在诠释音乐,表达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热爱。

如何把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成为我们当今艺术教学的一个难题,如何掌握合理的尺度,使其既能保持传统风格,又能“批量生产”,是“平派”鼓吹乐艺术发展的关键所在,尽快找出适合其发展的正确出路,使它所特有的“乡土”气息在今后的传承中保持活力。“平派”鼓吹乐之所以珍贵,便在于它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所以对于“平派”鼓吹乐的传承与保护还是应当遵循传承、保护、创新的原则。

参考文献:

[1][2][3]山东省邹城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邹城市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平派鼓吹乐申报书[Z].2008.

[5]段文.路家乐班的兴衰与反思[J].德州学院学报,2005,(05):12-15.

[6]孙云.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王新民.鲁南鼓吹乐的“铜杆唢呐”[J].枣庄学院学报,2009,(01).

[8]孔繁明.山东鼓吹乐[M].济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10]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11]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1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

[1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

[14]李卫.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15]王东涛.鲁中南峄城及台儿庄两鼓乐班调查[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